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在针刺大脑平衡区长时间留针并同时结合智能平衡仪进行趣味平衡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方法选取农垦总院康复科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国内主流康复技术中西医结合等康复治疗手段,实验组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使用针刺大脑平衡区,并长时间留针,在留针过程中结合智能平衡仪训练。治疗后应用步行Hoffer量表与Holden量表进行步行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组Hoffer量表与Holden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实验组评分优于治疗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大脑平衡区长时间留针并同时结合智能平衡仪进行趣味平衡训练对患者步行能力的改善存在意义,可以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脑卒中 平衡仪 大脑平衡区 留针
  • 简介:目的: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耐药突变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双脱氧链终止(Sanger测序,简称Sanger)检测试剂进行临床比对,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研制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测试剂检测415份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及30例对照血清样本,并与Sanger测试剂比对,计算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总符合率,计算Kappa值,比较2种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经典的Sanger测试剂比对,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9.82%,一致率为99.8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94,两者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适合于临床对HBV样本进行耐药性诊断,其特异度、灵敏度与Sanger测序一致性较强,且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测序成本低等优点,能更快地对临床乙肝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建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焦磷酸测序法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乙型肝炎病者耐药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ET(SlingExerciseTherapy,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48例,均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SET,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BB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MA评分、BBS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患者Ba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SET可改善平衡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SET 脑卒中 偏瘫患者 平衡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平衡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肩关节周围炎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平衡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100例,痊愈47例,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93.0%;对照组100例,痊愈30例,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7例,治疗有效率73.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平衡针灸 肩关节周围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衡膳食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对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前期人群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平衡膳食组,各40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平衡膳食组进行具体的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宣教以及上门随访。2组干预期均为6个月,记录干预前及干预后1、3、6个月时血压变化情况。结果2组不同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在干预后1、3、6个月,2组SBP、DBP与基线水平比较,对照组较好的有20例,平衡膳食组较好的有38例。干预6个月后,2组血压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前期人群,采用平衡膳食进行干预能够明显降低血压,并且其效果优于传统的低盐低脂饮食健康宣教,平衡膳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膳食疗法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肩腰腿痛采用平衡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的方式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给予传统的针灸治疗方式,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给予平衡针灸治疗方式,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其效果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绳带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将120例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和神经生理学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佩戴弹力绳带,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以及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10米最大步行速度(10mMWS),进而得出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FMA-L、BBS、FAC评分及10mMWS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辅助弹力绳带环绕捆绑能够有效的提高平衡功能,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加快步行速度。

  • 标签: 偏瘫 弹力绳带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拟头痛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62例顽固性头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拟头痛中药方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头痛症状与体征评分分布均衡(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用药后头痛程度、伴随症状、头痛次数以及头痛持续时间评分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1年复发率为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所用拟头痛中药方治疗顽固性头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与体征,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顽固性头痛 自拟中药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1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前46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对其采取常规针灸治疗,后4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其采取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及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传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9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21±1.25)分,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关节活动度评分为(35.22±5.66),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操作简便,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疼痛情况,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

  • 标签: 肩痛穴平衡针灸 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如不良反应等,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5%高于对照组80%,且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0%,但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疾病可考虑将自拟养胃汤加减方作为首选方式进行选择,其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胃炎 自拟养胃汤加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R检验及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与观察。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具有典型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作为试验研究,检验时分别予以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等检验办法。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检出结果。结果PCR检验的检出率与细菌培养法相比显著偏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实施PCR,其检出率比较高,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噬蛋白LC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C3在声带息肉及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LC3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3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参与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自噬 LC3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拟抗癌汤辅助治疗老年胃癌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晚期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拟抗癌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为8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情感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拟抗癌汤辅助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以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胃癌,晚期 自拟抗癌汤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噬是溶酶体参与的降解细胞代谢物质、细胞质蛋白质和细胞器的主要途径。噬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受损的细胞器或细胞质蛋白质被包裹进单独的膜结构内,并逐步成熟为双层膜小泡即噬泡。噬泡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

  • 标签: 自噬 调节通路 肿瘤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用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齿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其种植方式分组为对照组常规种植,观察组即刻种植,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修复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修复时选择即刻种植的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性高,患者修复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即刻种植法 常规种植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平衡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间治疗的10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均为5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措施,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平衡功能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步长和步速相比于对照组的步长和步速明显提高,而步宽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平衡功能,进而使患儿步态稳定。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性瘫痪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偏瘫早期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能力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随机分设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其中,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物理因子及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2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27)则给予老式普通站立床进行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的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治疗2周、4周后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存在,且P<0.05,有统计学差异存在;研究组下肢运功功能、步行功能的改善幅度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的功能、步行的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A1-下肢智能训练系统 老式站立床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与化学发光检测泌乳素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进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B组采用化学发光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泌乳素的异常率。结果A组检测异常率为14.0%(14/100),B组检测异常检测率为25.0%(25/100),A组检测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泌乳素的检测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其异常率低,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 化学发光法 检测 泌乳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检验金标与酶联免疫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0例肺外结核患者、60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四组对象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免疫检验金标和酶联免疫检验和分析。结果免疫检验金标对肺外结核患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81.67%、71.67%、8.33%、3.33%;酶联免疫对以上患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67%、63.33%、5.00%、3.33%;免疫检验金标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P>0.05),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检验金标对痰涂片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2.11%、72.73%均高于酶联免疫的84.21%、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金标与酶联免疫对于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明显,前者准确率稍高,采用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

  • 标签: 免疫检验金标法 酶联免疫法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和微柱凝胶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分析,选取2017年11月-2017年12月以来75例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依照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凝聚胺(对照组)和微柱凝胶(观察组)两组,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结果微柱凝集凝聚胺中,不规则抗体标本显著多于凝聚胺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检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组,值得临床检测血液样本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检测 不规则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