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应用于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分析其临床检测结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的20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实验组及参照组,测定2组受检者的CD3数值、CD8+数值、Th2数值、CD4+数值、Th1数值、Tc数值、Ts数值、NK数值。结果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CD3数值、CD8+数值、Th2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未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Ts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更高,P<0.05,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实验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CD4+数值、Th1数值、Tc数值、NK数值对比参照组健康体检者更低,P<0.05,展示统计学数据参比意义。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呈现细胞免疫功能相对低的情况。

  • 标签: 梅毒血清固定 细胞免疫功能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血液采集以后储存时间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和临床安全输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主要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7月间符合献血标准的无偿献血的100份标本当作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血液采集后储存时间对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等变化情况对于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两周以后分别和一周以及三周进行比较,RBC-C3b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周和采血当天以及第四周的血液进行比较,IL-8检测和RBC-SOD检测存在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血液离开人体进行保存以后,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红细胞的受损程度会不断的加深,分析这可能和红细胞部分免疫功能减弱存在关联,需要予以重视。

  • 标签: 血液储存时间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临床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单纯肿瘤患者各50例,分别记为合并组和单一组。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统计合并组预后结局。对比合并组和单一组、合并组预后良好者和预后不良者数据差异。结果合并组CD3+和单一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前者CD4+、CD4+/CD8+和NK细胞均远低于后者(P<0.05),而前者CD8+远高于后者(P<0.05);合并组预后良好者和预后不良者CD4+、CD8+、CD4+/CD8+和NK细胞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肿瘤合并HIV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存在明显的紊乱,并且对预后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肿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细胞免疫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当归补血汤结合西药治疗对于大肠癌术后细胞免疫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使用的是当归补血汤与西药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大肠癌术后患者当归补血汤结合西药治疗的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当归补血汤 西药 大肠癌 细胞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腺肽、清热利肺汤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等影响。方法针对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组实施常规治疗,以及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胸腺肽、清热利肺汤,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则为75.0%,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较高;比较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肺功能,可见其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分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较佳;两组均为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胸腺肽、清热利肺汤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及对机体内细胞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影响分析发现,其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胸腺肽 清热利肺汤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8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7.2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45%,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环磷腺苷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炎症反应,保护患儿心肌细胞

  • 标签: 环磷腺苷 维生素C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采用静脉全麻和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27例,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27例,采用静脉全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较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患者,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卵巢肿瘤剥除术 静脉全麻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输血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输血在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贫血症状的同时,对其临床输注效果、疾病进展、疾病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影响。结果及结论目前大量研究大多集中在实体瘤、手术创伤患者输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探索。

  • 标签: 输血 恶性血液病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组化染色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6例胸腹水患者的标本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及HE染色,并选用CK(pan)、CEA、P53、Vimentin、PCNA和Cal等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细胞涂片及免疫组化染色情况。结果本组诊断鳞癌3例(6.5%),腺癌23例(50.0%),增生的间皮细胞20例(43.5%);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染色鲜艳,背景清晰,细胞多而集中,有一定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定位比较准确。结论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细胞块石蜡包埋并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对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的确定。

  • 标签: 胸腹水 免疫组化 石蜡包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尘肺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尘肺宁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汉防己甲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气紧、胸痛、咳嗽积分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气紧、胸痛、咳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上升,CD5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可增强呼吸功能,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疗效显著,还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推广价值高。

  • 标签: 汉防己甲素 尘肺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43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50名小儿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中分别处于急性期与恢复期患儿和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水平、红细胞免疫状态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中急性期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细胞免疫状态水平(除免疫黏附抑制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除CD8+)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患儿的上述指标均较急性期显著升高,但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中急性期患儿的免疫黏附抑制因子及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期显著较急性期降低,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其免疫功能较正常儿童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积极调节免疫状态可有效改善患儿疾病状态。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射与益生菌口服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并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单纯蓝光照射(物理组)和蓝光照射联合益生菌治疗(联合组)。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和有效性。结果治疗后两组CD4+、CD4+/CD8+、IgM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远高于物理组(P<0.05),而CD8+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远低于物理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44%,远高于物理组的84.62%(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联用蓝光照射与益生菌治疗效果理想,并且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蓝光照射 益生菌 高胆红素血症 免疫功能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酪酸梭菌活菌散结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临床诊断并进行治疗的104例患儿自由组合后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腹泻的过程中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并结合蒙脱石散。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则是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添加酪酸梭菌活菌散。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观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治愈率以及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与研究之前,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经过对比后差异并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经过临床专业治疗以及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观察组所采用治疗患儿小儿腹泻的方法在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且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增加较多,这两项比较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结合蒙脱石散对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显著,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甘利欣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个月。将两组患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Beantigen,HBeAg)转阴率、免疫功能辅助性T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CD4+/CD8+指标及HBV-DNA反跳率对比。结果观察组的HBV-DNA、HBeAg转阴率、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HBV-DNA反跳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拉米夫定与干扰素栓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达到抗病的目的。

  • 标签: 拉米夫定 干扰素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提高免疫检验准确性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分别抽取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90例患者血清样本,实施前均为传统的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归为对照组;实施后接受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验样本的平均变异指数,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这些样本平均变异指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各个项目的检验准确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是在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检验科实施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样本变异指数,促进免疫检验准确性提升,意义重大。

  • 标签: 免疫检验质量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对老年胆囊息肉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胆囊息肉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7d,对照组患者CD3+及CD3+CD8+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可有效促进老年胆囊息肉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预后的恢复,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 胆囊息肉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7例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IL-2、TNF-α的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结果①治疗后IL-2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FEV1%、FVC%、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能使AECOPD患者IL-2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L-2 TNF-&alpha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围化疗期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本科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间70例围化疗期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营养方式分为普通组(n=35,常规饮食)和肠外组(n=35,常规饮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干预),分析总结两种营养方式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肠外组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与普通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围化疗期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 标签: 围化疗期 晚期胃肠道肿瘤 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的免疫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2016年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120例新生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一时间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的检测结果。结果通过比较两组儿童的采集血样发现,观察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性率为2.50%,对照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0.00%,两组之间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基础计划免疫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可以有效地将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有效地预防了乙型肝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基础计划免疫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0月接受治疗患者的血清样本100份,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质控处理,观察组则使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二者的检验准确率以及各种变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变异指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样本的检验准确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医学免疫检验 临床医学 免疫检验 准确性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