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病机理,提高认知与防治水平。方法 选取 2007年 3月至 2018年 10月我科收治的 1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迟发神经精神障碍的患者,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迟发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6.6%(11/166),多在 中毒后10余天发生,一般预后良好,个别遗留持久后遗症。结论 有机磷中毒迟发性神经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积极心理干预,尽早应用抗精神病药物,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某某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将 9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包括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67.35±1.22)分、自我概念( 68.79±1.09)分、自护责任感( 69.67±1.82)分、自护技能( 69.78±1.23)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 P< 0.05)。观察组 48例患者对照组 47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 3个月健康行为相比较,前者更高, P<0.05。观察组 48例患者对照组 47例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较,前者更高, 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均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糖尿病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往临床中难以发现的疑难杂症也逐渐被发现,并得到了细分与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女性而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其生产后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还会对以后的生活与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说早期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 经会阴超声 (transpe rineal ultrasound,TPUS ) 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进展进行分析与综述。

  • 标签: 经会阴 超声诊断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进展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精神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 2017 年 3月 ~2018年 3月间本院收治的精神科患者 9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后比较两组精神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生活质量、依从性、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0.00%显著低于对照组 13.04%,且护理质量评分、 ADL评分 、治疗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精神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精神科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颈癌细胞生物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实验方法 。方法:选择 67例子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 1组(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观察 2组(开腹手术子宫切除术)各 35例、 32例,选择同期子宫肌瘤手术患者 30例为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结果:观察组 1组术后宫颈癌细胞凋亡率高于术前( P<0.05);观察 1组宫颈癌细胞凋亡诱导基因 Trail、转移抑制基因 NM23水平术后高于术前( P<0.05),凋亡抑制基因 Bcl2、转移促进基因 MAT1水平术后低于术前( P<0.05)。观察 2组、对照组术前术后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颈癌并不增加其细胞的增殖转移能力。

  • 标签: [ ] 腹腔镜手术 子宫切除术 子宫颈癌 生物行为
  • 简介:【摘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与地中海贫血中医同属“血证”、“虚劳”等范畴,辨证之本都在于“肾虚精亏”。“益髓生血颗粒” 是首个被证实为治疗地中海贫血有确切疗效的中药创新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于治疗再障也可显著促进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可调控造血相关细胞因子活性,改善造血微环境,为临床治疗 CAA提供了铺垫可行性。现整理 3例病案以初步探究“益髓生血颗粒”治疗 CAA的临床意义。结论:“益髓生血颗粒”治疗 CAA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升外周血指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益髓生血颗粒,中医药,医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分析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一 2019 年 3 月 48 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作为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40 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5 %,对照组 8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可有效减缓症状,疗效确切,具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咽鼓管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 2017-04至 2018-06期间我院收治的 94例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复发因素进行分析,探究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探究显示, 94例复发患者中,主要由自我控制不佳引起占 30.85%,主要由家庭、社会支持不良引起占 21.28%,主要由疾病认识不足引起占 17.02%,主要由应激意外事件引起占 13.83%,主要由家庭经济条件影响占 9.57%,受服用药物副作用影响者占 5.31%,其他原因不明者占 2.14%。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是多种因素作用影响的结果,临床应根据引起复发的因素采取针对护理,以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可能,临床应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复发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培酮、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比较。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6月在 我院进行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服用奥氮平 ) 对照组( 服用利培酮 )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泌乳、静坐不能、失眠以及头痛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观察组( 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口干、嗜睡以及发胖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通过使用利培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药物 对精神分裂症均具有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有所差异,临床的主治医生要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症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 用药治疗。

  • 标签: 利培酮 奥氮平 首发精神分裂症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疾病认知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方法:将 xx 医院诊断为 青光眼的 62例 眼科患者 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62 例 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临床常规护理方法为 对照组,疾病认知护理方法为 研究组 。护理之后比较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情绪遵医行为 。结果:患者生活质量上升的同时焦虑抑郁度降低且遵医行为依从性较好,对比 差异显著,P< 0.05。 结论:在青光眼患者中,疾病认知护理相对于普通护理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疾病认知护理 青光眼 生活质量 焦虑抑郁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方案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计 112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 n=56 )与采用现实导向训练干预实验组( n=56 ),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 SF-36 生活质量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 SDSS )与生活能力指数( ADL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干预后实验组 SD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 指数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现实导向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现实导向训练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及消化系统症状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 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自我感觉负担及及消化系统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达到 41.5±3.7分, SDS评分达到 50.1±3.3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在面对方面的 MCMQ评分达到 22.4±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回避屈服方面的 MCMQ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为 88.8±1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且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化学性胃炎、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感觉负担的影响确切,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减轻,应对方式有所改善,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几率。

  • 标签: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 肺癌患者 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对网织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 20例健康体检者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分别于即时、 4℃冰箱保存一天、两天、三天,共 4次在 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 IPF;另外,随机抽取 20例门诊病人 EDTA-K2抗凝静脉血 2ml,于室温下每隔 2小时检测一次 IPF,观察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 4℃冰箱保存 24小时后, IPF%、 IPF#均值与当天检测均值差异有显著性( P=0.003,0.006)。室温保存标本在 4小时之内结果稳定。结论: EDTA-K2抗凝全血在室温下 4小时之内对网织血小板的检测稳定; 4℃冰箱保存一天后不适于网织血小板的检测。

  • 标签: 网织血小板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钙素原 (PCT)凝血功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 5月至 2018年 5月收治的 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将其分成对照组 (98例,同期住院但无感染的患者 )治疗组,治疗组共计 102例,并根据 美国重症医学会 (SCCM) 与欧洲重症医学会 (ESICM)联合发布脓毒症 3.0定义及诊断标准 患者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一般感染组(无脓 毒症,41例 )、脓毒症组 (35例 )脓毒症休克组 (26例 ),入选患者入院治疗前抽血查 PCT、 CRP、 WBC及 APTT、 PT等 凝血功能指标水平 ,记录体温,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Ⅱ)评分 ,治疗 7天后复查 PCT及 APTT、 PT水平 ,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 APACHE Ⅱ评分,并对比治疗组不同感染程度患者的 PCT、 CRP、 WBC、 APTT、 PT。 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 APTT、 PT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组患者的 PCT、 CRP、 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脓毒症休克组患者的PCT、 CRP、 WBC、 APTT、 PT水平显著高于 脓毒症组、 无脓毒症组,三组间两两 对比均有显著差异 (P<0.05)。 无脓毒症组有40例患者存活, 1例患者死亡,脓毒症组有 30例患者存活, 5例患者死亡,脓毒症休克组有 16例患者存活, 10例患者死亡。 结论:对ICU细菌感染病例采用 降钙素原凝血功能检测,能有效识别感染脓毒症高危人群,从而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降钙素原 凝血功能 脓毒症 预后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胃镜普通胃镜切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措施,并对比无痛胃镜普通胃镜下在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我院接收的胃息肉患者 80例,将其再 作为对象展开探究。采用随机数字法,设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有 40例。对照组为普通胃镜下息肉切除术,观察组为无痛胃镜下息肉切除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无痛胃镜下息肉切除术可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为突出的应用效果价值。

  • 标签: 无痛胃镜 息肉切除术 胃息肉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 2017 年 5 月到 2018年 5 月收治的 200 例 2 型糖尿病 患者,将其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每组各 100 例 ,以及选取 100 例在我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以及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水平 。 结果: 经过 检测之后 , 通过对比三组患者的检测数据来看,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这三 组患者的 IL-6 (白介素)、 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 -α) 、 MDA( 丙二醛 ) 都是逐渐增大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的检测结果在 对照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是逐渐减小的, 差异性十分明显(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体内 IL-6 、 VEGF 、 TNF-α 以及 SOD 都有较高的表达,同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 【 1 】 ,由此可见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CT对穿孔性非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价值及其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2016 年 5 月 -2017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阑尾炎 患者113例,根据手术以及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非穿孔性阑尾炎组( 65例)穿孔性阑尾炎组( 48例)。 结果 在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盆腔炎改变、阑尾周围炎(轻- 中度)以及阑尾周围炎(中 - 重度)的 CT 征象中穿孔阑尾炎与非穿孔阑尾炎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对穿孔性阑尾炎诊断时阑尾腔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阑尾周围脓肿以及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的特异性较高,阑尾周围炎(中 - 重度)的敏感性较高;非穿孔阑尾炎患者 CRP 低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 P < 0.05 )。 结论 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在CT 征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术前诊断时可以采用 CT 诊断对患者是否存在阑尾穿孔进行一定的判断,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阑尾炎是否穿孔诊断。

  • 标签: CT诊断 穿孔性阑尾炎 非穿孔性阑尾炎 临床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