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发展教育事业就要研究教学的特点和过去、现在及未来发展的方向。长期教学实践使教师熟悉并习惯于过去旧的一套教学程序: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来代替启发引导。这样培养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接受新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很难适应改革后人才需要与跨世纪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实际需要。笔者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尝试了立体式教学模式,运用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训练方法,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立体式教学法 医学检验专业 仿真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择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采取随机数字法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种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运动、生活能力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突出,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明显,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相对于内科保守治疗而言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可以有效的清除血块、降低颅内压,同时可以更好的预防脑组织继发性损伤的现象,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脑出血 立体定向穿刺 内科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肿瘤介入治疗联合三维立体适形放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介入治疗联合三维立体适形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治疗联合三维立体适形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三维立体适行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呼吸窘迫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立体定向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小并且成功率高,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 血肿适形置管引流手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护理人才培养中人文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本文对护理专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及临床实践等手段在护理专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护理 医学人文 立体化
  • 简介:该文介绍了“五维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可改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旨在更好地开展生物化学的教学活动.并为实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提供一些可行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 标签: 立体化教学 生物化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脑胶质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改善评分和2年内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9.63±3.68)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为(29.67±1.1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53.6±1.49)、(39.7±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内的存活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自理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为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信采纳。

  • 标签: 立体定向靶向 微创手术 脑胶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使用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并对治疗使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出现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76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使用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的方式,而治疗组的患者则是使用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安全性以及手术的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使用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组的患者当中,手术治疗成功的患者有35例,其中有3例患者进行中转开颅手术,手术的成功率为92.1%,对照组的患者当中手术成功的患者有38例,手术成功率为100%,对照组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要高于治疗组的患者,但是对照组的患者当中患者平均住院治疗的时间为12.5±1.5d,术后有5例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但是治疗组的患者当中患者平均的住院时间为8.5±1.5d,而且治疗组的患者当中仅1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使用脑立体定向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等多种优势。

  • 标签: 脑立体定向 超早期微创冲水法手术 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接受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对108例接受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术治疗的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实施行为指导、情绪疏理等心理护理,重点加强对术耳负压引流的护理。结果108例耳后延迟皮瓣加自体肋软骨立体支架法外耳再造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满意。结论耳再造手术复杂,术后康复除与术者精湛的操作技巧有关外,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先天性小耳畸形 延迟皮瓣 立体支架 耳再造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盐酸吉西他滨与立体定向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4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分组研究,B组单纯使用吉西他滨化疗治疗,A组联合盐酸吉西他滨与立体定向放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治疗后肿瘤直径与B组相比明显更小(p<0.05);A组临床控制率为77.27%,与B组31.82%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盐酸吉西他滨与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缩小肿瘤直径,提升疾病控制率,直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局部晚期胰腺癌 盐酸吉西他滨 立体定向放疗
  • 作者: 彭素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600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对患者输血前检查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增加。因此,输血前血型评估、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对于增加健康输血治疗安全系数具有着非常的关键的意义,绝不容忽略。输血前检查,其目的是让新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地存活下来,并不是导致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损伤。在检验医学中,并没有几项检查能够像输血前检查那样,临床医生几乎可以全部信赖其成果,在输血前检查的过程中,每一环节均有可能出现偏差,稍有疏漏后果将相当严重。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输血前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阐述意见。

  • 标签: 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全面的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和传统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方式的最终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6名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全面、合理的护理,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安全合理的护理方式。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患者 常见护理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本院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进行诊治的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支原体肺炎以咳嗽起病,热型不规则是支原体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6例患者出现双肺干湿啰音,7例患者出现左肺干湿啰音,9例患者出现右肺干湿啰音,8例患者无啰音,2例患者出现双肺呼吸音低。支原体肺炎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咳嗽。入院3周后复查X线胸片,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肺外症状多,治疗上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还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症状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收住入院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透析前的实验室指标,随访一年后的预后情况。结果临床一般资料方面,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在透析方法、低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值>0.05;老年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非老年组,透析龄少于非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低于非老年组,且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患者透析前的血肌酐、白蛋白、C反应蛋白有显著差异,P值<0.05;两组患者透析前的血红蛋白、胆固醇、尿酸无显著差异,P值>0.05。随访一年的预后结果比较,老年组患者死亡11例,其中7例是由于心血管事件;非老年组患者死亡6例,其中3例是由于感染。结论老年患者透析需重点注意心血管事件,这是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因素。此外,加强老年透析患者的营养,延长透析时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老年患者 临床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现阶段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见的健康问题,为今后的妇女保健提供良好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妇产科300名妇女,对其基本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给予科学的问卷调查,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本次300例研究对象中,自觉学习保健知识的占79.0%,知道有妇产科但对妇产科认识不深的占70.0%,了解一定疾病知识的占33.0%,不了解产后相关康复工作的占33.3%,认为完全不需要妇女保健知识的占4.3%,曾主动咨询妇女保健知识的占8.3%。结论目前仍有少数妇女未能意识到妇女保健的重要性,应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加深妇女对相关保健知识以及妇产科知识的了解,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

  • 标签: 妇女保健 妇产科 健康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内科临床用药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让临床用药安全性得到增强。方法在我院的心内科在2016年3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进行筛选,选择里面的120例,所有患者都达到了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标准。结果在本组的120例患者里面,出现17例临床用药出现问题的情况,所占的比重达到了14.17%。其中8例出现了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占总体的6.67%;4例出现用法用量不合理的情况,所占的比例差不多是3.33%;2例出现配伍不合理的情况,其他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出现了3例,所占比重分别达到了1.67%和2.5%。结论心内科临床用药还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对临床用药管理进行加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心内科 临床 合理用药 问题 措施
  • 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SCT)患者在造血重建前将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时间可持续约2周或更长。在预处理、移植及移植后,HSCT患者可能因贫血、出血而需要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血液成分。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BO血型不合 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留置针在输液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在根据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80例,分析患者置留的用时、穿刺的位置、液体的种类、封管液及封管方式和输液中产生问题的关系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发生7例静脉炎,发生率为(8.75%);本次共发生液体渗漏10例(12.50%),其中前臂发生率居首位为60.00%,其次为肘部20.00%和踝部10.00%;本次共发生留置管导管堵塞6例(7.50%),其中正压式封管发生率最高为66.67%,其次是负压式封管33.33%;氯化钠注射液(0.9%)发生导管堵塞率最高为50.00%,其次为肝素盐水稀释液33.33%、氯化钠注射液(0.9%)+肝素盐水稀释液为16.67%。结论穿刺中选择正确的穿刺位置、娴熟的掌握穿刺的操作技能且应用合理的封管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减低静脉留置针输液中问题发生的几率,亦能促使临床上将该种技术被充分的利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问题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护理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包括不良心理、知识缺乏、饮食不合理以及用药依从性较差等,因此需要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用药护理以及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尿铜含量、治疗依从性显著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缓解其不良情绪。

  • 标签: 成人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护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12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等进行检验,对比分析血液细胞检验在标本采集、保管及其检验过程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血液标本采集、保管与检验等都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及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给予严格控制,才能提高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医学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