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手部皮肤缺损患者60例,根据其具体的损伤部位,选择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60例患者中皮瓣成活59例,坏死1例,成活率为98.33%。术后随访可见皮瓣外形良好,无瘢痕、挛缩、臃肿现象。对皮瓣行感觉神经测试后发现,两点辨别觉为4-8mm。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结论对手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良好的恢复患者皮瓣感觉,治疗的安全性高,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手部皮肤缺损 显微外科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显微外科手术98例临床效果,以治疗蝶骨嵴脑膜瘤为例分析,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选取来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进行治疗蝶骨嵴脑膜瘤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3~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定期随访患者主观感受,观察患者关节主动活动范围。结果该组内侧型50例患者中30例达SimpsonI~Ⅱ级切除标准,20例达SimpsonlI~IV级切除标准。外侧型48例患者中30例达SimpsonI~Ⅱ级切除标准,10例达SimpsonII~IV级切除标准,其中术后5例患者并发神经功能缺损,3例并发脑梗死,无死亡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临床效果好,肿瘤全切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蝶骨嵴脑膜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间我院接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治疗,观察组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2%,两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77%,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效果要优于血管内治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血管内治疗 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手足显微外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86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优化的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交接时间、血运观察次数、查房巡视次数、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血运观察次数和查房巡视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多,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经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和术后交接时间,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流程优化 手足显微外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37例(37眼)钝挫伤引起的睫状体脱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检查,总结检查结果。结果37例(37眼)患者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均诊断为睫状体脱离,其中26例(26眼)为睫状体上腔与前房完全相通,可明确查到离断口,11例(11眼)为睫状体与巩膜间连续裂隙样脱离。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是目前诊断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最确切、最直观、最安全的检查仪器,是诊断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最客观、最科学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生物显微镜 睫状体脱离 钝挫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加以修复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共需要对303指进行修复治疗;主要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展开,完成修复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7个月~13个月的随访,最终对修复治疗效果加以观察。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250例手部肌腱损伤患者(303指)施以治疗后,最终治疗优秀、良好、尚可以及差分别包括140指、118指、27指以及18指;治疗优良率为85.15%。结论对于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于临床合理选择显微外科技术展开修复治疗,对于患者手部肌腱损伤的恢复可以发挥显著促进作用,使得患者手部屈功能获得显著恢复,从而显著提高手部肌腱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技术 手部肌腱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显微镜结合超声工作器械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根管再治疗的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接受显微镜结合超声工作器械治疗方式,记为研究组,55例接受常规根管再治疗方式,记为参照组。对比不同组别治疗时间、麻醉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出现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比参照组长(P<0.05),麻醉时间明显比参照组短(P<0.05),治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显微镜结合超声工作器械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可缩短麻醉时间、提升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显微镜 超声工作器械 根管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4例进行本次研究,按其接受的护理办法不同均分两组,其中接受我院常规护理的设为常规组,接受我院中西医结合护理办法的设为结合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为期10周的系统治疗后,结合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MA评分数据明显优于仅采用西医护理的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可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患者临床康复

  • 标签: 中西医护理 脑出血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外环口下显微外科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慢性阴囊疼痛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1例伴有慢性阴囊钝性疼痛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临床分级均为II-III级,其治疗方法为经外环口下显微外科治疗精索静脉曲张。随访6~12个月,包括疼痛评估和阴囊检查。结果21例患者中,有20例(95%)患者疼痛完全消退,阴囊检查无明显精索静脉曲张。没有患者出现睾丸萎缩或鞘膜积液形成。结论显微外科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慢性阴囊疼痛安全、有效。

  • 标签: 慢性阴囊疼痛,显微手术,精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手足显微外科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结果每日12-15点、18-20点是患者疼痛最严重的时间段,研究组患者在疼痛评分和疼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参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两组相比,有一定差距,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8.04%比参照组的88.24%要高,两组在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出现疼痛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疼痛程度,还可提升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 手足外科患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50例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将50例患者采取抽签法分成每组25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后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常规护理方式上增加针对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其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人数为20例,满意人数为4例,不满意人数为1例,参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人数为17例,满意人数为1例,不满意人数为7例,观察组患者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6.00%)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72.00%),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差异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产生统计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可以进行明显的改善,帮助患者更快的进行术后恢复,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正常生活,因此对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患者术后 不同时间段 疼痛情况 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BWC)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同时对相同的680例尿液标本。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为阳性者(±~4+)219例,阳性率为32.2%,再用显微镜镜检检出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即大于0~5/HP)者为180例,阳性率占26.5%。剩余461例阴性标本用显微镜镜检发现73例阳性,388例阴性。结论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两种检测手段所检测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尿液分析仪并不能代替显微镜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

  • 标签: 显微镜镜检法 尿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两种方式的效果优劣。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经鼻蝶窦入路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癌的患者共682例。依据辅助工具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而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对照组患者人数为400例,观察组282例。对比两组患者垂体腺瘤切除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于巨大腺瘤及微腺瘤来说,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对于大腺瘤患者,观察组手术切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Knosp分级,在0、1、2、4级两组患者切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3级观察组切除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81.2±40.2)min,(6.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6±88.2)min,住院时间为(8.5±3.4)d,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视力视野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由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能够更好的提升肿瘤切除程度,帮助患者视力与视野恢复,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 垂体腺瘤 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128例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有手术指征的128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入院后经CT/MRI检查后,均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手术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将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GCS评分及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对比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GCS评分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价值。且治疗后7d、1月、3月的颅内血肿体积和水肿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价值。结论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清除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临床效果明显,患者创伤小,后遗症少。

  • 标签: 显微镜下 经侧裂 岛叶 清除 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显微神经外科联合神经介入治疗应用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S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SASH患者7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治疗;后者实施神经介入+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的优劣。结果实验组预后良好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要高,并发症5.7%明显低于常规组31.4%,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后差异性明显,有统计意义。结论临床治疗SASH时给予神经介入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 标签: 显微神经外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 简介:当今免疫领域发展迅猛.临床免疫检验的新项目、新技术和新理论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检验工作者.不仅需要会动手操作.还应具备对现有知识和思维进行更新的动力和能力.以从容应对工作中遇到的新技术、新项目和新理论。同时.21世纪的临床检验工作者必须具备掌握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

  • 标签: 双语教学 临床免疫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肱骨头后外侧压缩性骨折)的受伤机制、治疗现状及典型影像表现。

  • 标签: H ill-Sachs损伤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电子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内镜室对78例电子肠镜检查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护理干预组和普通对照组,两组人数均为39例,观察两组患者肠镜检查时间、疼痛程度、呼吸、血压心率变化及肠道清洁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肠道准备质量高于对照组而检查时间则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较对照组轻。结论护理干预在电子肠镜检查准备可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有助于完善肠道清洁工作并顺利完成电子肠镜检查。

  • 标签: 护理干预 电子肠镜检查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气管结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8至2016.4经电子管镜确诊为气管结核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接受1年治疗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68.8%(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局部治疗气管结核疗效对比常规的全身给药方法效果更优。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局部治疗 气管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