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甲亢并发甲亢危象患者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甲亢并发甲亢危象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SAS、SDS及症状评分及护理结局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可改善妊娠合并甲亢并发甲亢危象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病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妊娠 甲亢 甲亢危象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亢患者异常心理状态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甲亢患者,实验组34例给予综合干预,对照组27例接受常规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异常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综合干预,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甲亢患者 异常心理状态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在甲亢患者的护理中强化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至我院就诊的甲亢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分别为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于此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病患护理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并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SDS及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92.59%亦高于对照组79.63%,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甲亢患者的护理中强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甲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亢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间收治的60例甲亢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分析,随机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抗及甲状腺药物与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应用针对性治疗方法,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甲状腺素水平与血糖水平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甲亢并发糖尿病中,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甲状腺素水平与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实现治疗目的。

  • 标签: 甲亢 糖尿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效果。方法采选于2018年1-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8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探究组,均41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对比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数据水平均有所降低,探究组数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可优化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理想。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复方甲亢片 糖尿病合并甲亢
  • 简介:例1:女,39岁。既往体健,近1a来易感烦躁、头痛不适,并伴低热,T37.3℃左右,体重减轻约10kg,多饮、多尿、多食症状不明显。因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来诊,门诊查空腹血糖17.6mmol/L,以糖尿病收入院。查体:T37.3℃,P110次/min,BP160/80mmHg,意识清,双眼球轻度突出,甲状腺Ⅲ度肿大,无血管杂音。HR110次/min,心律齐,双肺、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尿糖++++,酮体++,血常规无明显异常,FT326.09Pmol/L,FRT4181.51Pmol/L,TSH0.01MIV/L,血白蛋白30.9g/L,诊断糖尿病合并甲亢,糖尿病酮症,入院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同时予丙基硫氧嘧啶和心得安治疗甲亢,因血糖下降不明显,4d后换用正规胰岛素治疗,剂量依据每日血糖调整,病情稳定后带药出院。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Ⅱ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Ⅱ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中选取15例作为研究观察组,给予其全面的优质护理;与此同时,以同期接受常规护理的15例Ⅱ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照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使用剂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等一般临床指标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3%(P<0.05);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糖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认知水平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随访1年,观察组血糖整体控制水平以及甲亢治愈率、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全面的优质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同时有利于患者预后和疗效的维持,推荐使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Ⅱ型糖尿病 甲亢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特点。方法对3a来急诊科收治105例甲亢性周期性麻痹139次发作分析。结果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占同期周期性麻痹患者的42.5%,以20~40岁青壮年男性居多,有时为甲亢的首发症状,多数有甲亢病史或高代谢征或甲状腺肿大,一半血糖升高或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与甲亢病情轻重不成比例,抗甲状腺治疗可防止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复发。结论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病率高,有时为甲亢的首发症状,诊治不能仅限于低钾血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并发症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治疗联合131I治疗对女性甲状腺机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80例女性甲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单日患者,n=248)和对照组(双日患者,n=232)。对照组只给予131I治疗,心理治疗组则在131I治疗前实施心理治疗。在131I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两组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差异。两组患者均在131I治疗后1、3、6个月时进行甲状腺激素FT3、FT4和TSH检测。结果心理治疗组的SAS和SDS平均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心理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治疗能改善131I治疗的女性甲亢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并提高其疗效。

  • 标签: 甲状腺机能亢进 女性患者 131I治疗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自身SF-36生活质量评分、SAS焦虑评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甲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纳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SAS焦虑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SAS焦虑评分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SAS分值明显降低,以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加强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实施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纳入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将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入院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入院患者纳入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施护,研究组实施更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接受护理后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亢合并糖尿病实施更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能提高血糖控制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甲亢 糖尿病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亢失眠患者12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治疗加酸枣仁汤治疗及单纯常规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睡眠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酸枣仁汤可有效改善甲亢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并提升其睡眠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酸枣仁汤 甲亢失眠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8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护理措施及特点。结果本组患者经合理药物治疗及细致耐心护理后均无流产、无甲亢危象、无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妊娠并甲亢患者经过合理药物治疗及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提高母婴生存率。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亢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亢致甲减水肿使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为中医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对110例甲亢致甲减水肿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辩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4.5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是98.18%。对照组的满意度是87.2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甲亢致甲减水肿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临床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比较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西医治疗 优甲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甲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小剂量的他巴唑治疗,对照组56例,口服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7%,高于对照组的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FT3、FT4水平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他巴唑 甲亢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酸枣仁汤用于改善甲亢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甲亢失眠患者86例,随机分观察组43例(予以艾司唑仑片联合酸枣仁汤)和对照组43例(予以艾司唑仑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匹兹馒睡眠质量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67.44%,组间有统计学意义(2=4.698,P=0.030);治疗前组间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亢失眠患者应用酸枣仁汤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

  • 标签: 甲亢失眠症 酸枣仁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他巴唑治疗亚临床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亚临床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甲亢平卡比马唑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小剂量他巴唑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亚临床甲亢患者的治疗当中应用小剂量他巴唑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避免不良药物副作用,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临床甲亢 小剂量他巴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00例甲亢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采用骨化三醇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16%,优于仅采用甲巯咪唑和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的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骨临床指标疼痛指数、骨密度(BMD)、骨型碱性磷酸酶(BLAP)、骨钙素(BG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骨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骨化三醇治疗甲亢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治疗用药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化三醇 治疗 甲亢性骨质疏松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50例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在一小时至四天内肌力恢复并达到五级,临床症状和血氯、血钠、血钾、促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T4、游离T3、甲状腺素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甲状腺激素是诱发甲亢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应以补钾和控制甲亢为主。

  • 标签: 甲亢 周期性麻痹 低钾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甲亢患者采取丙硫以及甲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72例甲亢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甲巯组和丙硫组,各组患者分别为36例。甲巯组采取甲巯咪唑药物进行治疗,丙硫组采取丙硫氧嘧啶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甲巯组和丙硫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巯组的治疗有效率32例(88.89%),丙硫组为30例(83.33%);甲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4例(11.11%),丙硫组为11例(30.56%)。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而言,采取甲巯和丙硫的治疗方法均能够获取一定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对症的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甲亢患者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