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照顾负荷水平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使用照顾负荷量表(C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种量表的关联性。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照顾负荷水平分别为时间依赖性负荷、情感性负荷、身体性负荷、社交性负荷和发展受限性负荷,总负荷得分为48.23±4.36,社会支持总分为27.89±3.46,照顾照顾负荷水平总分和社会支持的各个项目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水平过重,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全国标准,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这两方面,给予其照顾者护理支持和健康促进,减轻照顾负荷,提高社会支持水平。

  • 标签: 老年痴呆 主要照顾者 负荷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照顾者生活质量和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设定为收治区间,并将该区间的6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小组有31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施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的支持下发生了不同的并发症,31例观察组患者中共出现了3例并发症;而在31例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例数为14例,远远多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人数,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评分为7.1±2.1(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评分为5.4±1.9(分)。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采用协同护理干预更能够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照顾能力,有助于心肌梗死患者康复。

  • 标签: 协同护理干预 心肌梗死患者 照顾者生活质量 照顾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共50例。建立老年痴呆患者个人档案,从睡眠、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如厕、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对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并比较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指导效果。结果指导后的睡眠状况为(1.51±0.34),而指导前患者的睡眠状况为(2.38±0.58)。其睡眠质量呈现显著效果。同时,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效率等,均比指导前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后的进食情况为(9.95±1.39),而指导前患者的进食情况为(5.16±1.04)。其进食情况呈现显著效果。同时,洗澡、修饰、穿衣以及如厕和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情况,均比指导前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指导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患者进食、洗澡以及修饰、穿衣、如厕、平地行走以及上下楼梯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护理指导的方式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老年痴呆 照顾者 护理指导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照顾者实施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以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照顾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干预组施行患儿照顾者同步健康教育,分析2组患儿照顾者相关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儿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护理质量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度方面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照顾者抑郁焦虑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施行患儿照顾者同步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及时消除或缓解患儿及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 标签: 同步健康教育 过敏性紫癜 效果观察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8 月期间 100 例早产儿为观察对象,将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早产儿均为 50 例;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以发展性照顾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及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果 经护理 2 周后,对照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136.5±15.46g ,摄奶量为 105.6±10.7ml/d ,智力和心理评分为 83.6±7.6 分、 84.7±7.7 分;观察组早产儿平均体重为 2402.1±13.78g ,摄奶量为 236.2±10.1ml/d ,智力评分和心理评分分别为 96.4±7.8 分和 95.3±8.9 分。两组早产儿护理结果及生存质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增加早产儿体重,增加早产儿摄奶量,对提升早产儿生存质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因此,发展性照顾的护理应用价值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发展性照顾 早产儿 护理价值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支持性照顾需求的满足在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方法 选取 2017 年至 2018年入住我院患有乳腺癌进行放疗治疗的患者 128例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进行预后,实验组患者采用支持性照顾需求的满足措施进行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 SAS、 SD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SAS、 S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经过放疗治疗后,采用支持性照顾需求进行预后,不但加强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经济上也不给患者家庭增加额外的负担,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放疗 护理 支持性照顾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取KAP模式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评估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采用MMAS-8量表评估患儿的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儿的负性情绪。结果健康教育后,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研究对象各维度疾病知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5),干预组得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得分,干预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2=17.227P=0.000);焦虑抑郁评估干预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7.865P=0.000,t=4.323P=0.000)。结论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KAP模式健康教育能显著性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负性情绪。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肾病综合征 照顾者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总结李明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李教授认为蛋白尿的产生,一般为邪实和正虚,并在西医激素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型论此治激素使用前期,激素首始治疗期,激素减量期,维持期,配合药膳,病-证-症结合,达到临床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水肿 蛋白尿 李明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早产儿提供发展性照顾护理的运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NICU的早产儿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喂养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喂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面色不佳、呕吐、胃残留和腹胀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发生肺内感染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喂奶量高于对照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NICU的早产儿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情况,改善患儿的喂养不良情况,临床运用价值及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发展性照顾 护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患者行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7%,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避免并发症出现,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症采用CT成像技术诊断作用。方法选择腰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均为我院2016年8至2017年10月收治,行CT检查,分析图像特征,并与较先进的MRI检查结果展开对比。结果200例患者中,138例为单节段突出,62例为多节段突出,L3-4节段突出10例,L4-5节段突出122例,L5-S1节段突出68例。中央型后突40例,中央型偏左后突77例,中央型偏右后突83例。采用CT成像检查,在骨质增生、钙化、真空症、滑移检出率方面,同MRI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CT成像技术对腰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对腰骶椎间盘突出诊断率居较高水平,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CT成像技术 腰间盘突出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共收治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全面检查并得以确诊。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应用参红化浊通络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同时安全性较强,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参红化浊通络颗粒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特点,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9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改善时间(腹胀、腹泻、腹痛、大便性状)。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组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P>0.05。结论给予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特点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症状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评价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2月到2017年5月间50例结肠癌患者实施观察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CT检查,评估患者疾病分期及术后复发状况,并将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术前CT检查的评估效果。结果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实施CT检查对诊断准确率及总准确率83.3%、95.0%、100.0%、100.0%、94.0%较病理诊断100.0%、100.0%、100.0%、100.0%、100.0%无明显差异(P>0.05)。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复发患者实施CT检查诊断准确率及总准确率50.0%、80.0%、100.0%、100.0%、87.5%较病理诊断100.0%、100.0%、100.0%、100.0%、100.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评价中的运用价值高。

  • 标签: CT 结肠癌 术前诊断 术后结肠癌复发评价 临床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牙体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146颗患牙),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双色球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金属桩核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随访1年,两组患者在修复完整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颜色匹配度和边缘适合性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牙体缺损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修复牙体,前者具有色泽自然、操作简单、修复成功率及满意度高的优点,较传统金属桩核修复牙体更具优势,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8例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后脂肪肝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可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