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诊断、治疗后,受损肝脏均获得一定修复,疗效较满意。结论对药物性肝病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 简介:摘要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异烟肼、甲基多巴及阿司匹林等,虽按一般剂量给药,也可引起肝脏损伤,将这类肝病称为药物性肝病。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本文旨在探讨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诊治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分型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肝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依据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肝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的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护肝片,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护肝片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在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接受的80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牙周治疗组两个组,每个组有40例患者,常规治疗组患者应用的是常规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方式,牙周治疗组患者应用的是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并分析了两组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情况、治疗有效率。结果牙周治疗组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情况评分均少于常规治疗组患者,且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在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药物性牙龈增生 纵向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就1例应用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分析,针对出现肝损伤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提出用药意见。结果参考临床药师建议,制定用药方案,预后良好。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药师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损伤 甲巯咪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临床特点和规律。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3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主要分析资料,以便更好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的不良反应与它发生的临床特点和规律。结果经统计结果发现,50~59岁患者的占比最高,为28.44%,静脉滴注构成比最高,为76.12%,抗感染药物构成比最高,为33.58%,同时实验室检查有存在部分异常情况。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的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意识,是防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后,及时实施对症治疗也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周基础治疗及维护期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42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21例患者,分别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维护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GHI、PLI、SBI及P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GHI、PLI、SBI及PD水平分别为(2.15±0.31)、(1.04±0.08)、(1.63±0.12)和(3.82±0.32),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28±0.35)、(1.24±0.11)、(1.81±0.13)和(4.15±0.45),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维持期治疗,能够优化患者的GHI、PLI、SBI及PD水平,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维护期治疗 药物性牙龈增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为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5.08——2017.08期间收治的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36例。单一组患者应用甲泼尼龙治疗,联合组患者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开展分析和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佳,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结论在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过程中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甲泼尼龙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 促红细胞生成素 甲泼尼龙 冲击治疗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