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部创伤使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42例胸部创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胸部创伤患者临床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使用CT诊断后,患者的病理和穿刺相符合,说明CT诊断对胸部创伤具有比较重要意义。此次的患者有30例被诊断为肺挫伤,12例为单纯肋骨骨折。有5例合并胸骨骨折,8例合并气胸和胸腔积液。患者均为受伤后8小时内接受的诊断。肺挫伤患者CT图像伪大片、多发边缘模糊高密度影。合并气胸和胸腔积液患者图像为胸腔前缘无肺纹理之弧带状低密度影子。单纯骨折患者CT图像明显,胸骨骨质连续性中断。结论临床中可以使用CT对胸部创伤进行诊断。

  • 标签: CT扫描 创伤 胸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龋治疗时,保留近髓部分腐质延期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912例龋患者,对其进行充填治疗。对2456例龋患牙进行延期充填作为治疗组,选2456例患牙作常规治疗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2年。结果治疗组2年的成功率为98.44%,1年的成功率99.42%,半年的成功率99.67%。对照组2年的成功率为96.78%,1年的成功率98.50%,半年的成功率99.02%。结论暂时保留龋近髓部分腐质的充填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深龋保活髓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深龋 保活髓 近髓腐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DVT的预防实践、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三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为DVT的患者为病例组,配对选取性别一致、神经外科疾病诊断一致。采用SPSS18.0软件,分别将各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再将筛选出的多个变量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神经外科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神经外科DVT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创伤与骨折、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外科大手术、手术时间、输血脱水药、血管刺激药、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显示昏迷、偏瘫与制动、感染、下肢中心静脉置管是神经外科DVT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视这类高危患者,早期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18日~2018年3月25日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应用核磁共振诊断;对照组47例,通过CT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共检出阳性者45例,阳性率95.74%,其中I期5例、II期14例、III期16例、IV期10例;对照组中,阳性38例,阳性率80.85%,其中I期3例、II期13例、III期14例、IV期8例(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诊断阳性率、诊断分期的准确率均要显著优于CT检查,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检查 核磁共振 诊断 效果
  • 简介:摘要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还会引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在临床中,早期预防护理是减少骨科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所在。本文现对骨科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展予以如下综述。

  • 标签: 骨科 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角膜植片透明率、术后复发率以及角膜植片排斥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100%,对患者随访观察2年,所有植片均透明,视力矫正从0.1升高至0.2-0.6,无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0.00%。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感染,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角膜溃疡 深板层角膜移植 应用价值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0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40例纳入研究组给予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后DVT发生率、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妇科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有效避免了术后DVT及疼痛发生,满足了患者护理需求,缩短了其住院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肿瘤手术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下睑全缺损Hughes手术的修复效果。方法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选取我院200例已被确诊为眼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实施下睑全缺损Hughes手术的基础上对随访6-36个月后与Ⅱ期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随访6-36月后与Ⅱ期手术后患者的各项术后恢复效果均良好;Ⅱ期手术后,患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较于首期术后6-36月随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所改善。结论下睑全缺损Hughes手术修复效果显著,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 标签: 眼睑恶性肿瘤 下睑 全层缺损 Hughes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58例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组成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股浅静脉内径、腘静脉内径、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静脉平均血流速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静脉瓣反流部位来看,观察组Valsalva’s动作、平静呼吸数据在股浅静脉瓣、腘静脉瓣、双瓣反流上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相关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的推广与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诊断成功率,该种诊断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多普勒超声诊断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疑为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并以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评价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发现有50例患者为下肢静脉血栓,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48例,诊断准确率为96.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无创、高效、可反复操作且经济实惠的优势,是临床筛查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些年在临床肺癌的治疗过程中,静脉置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许多专家学者对于静脉置管在肺癌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本文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静脉置管肺癌的治疗提供借鉴。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肺癌 应用进展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患者通过造影确诊后实施介入溶栓法治疗;对照组21例患者则实施常规抗凝及外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并发症发生率除出血率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外,观察组在肺栓塞及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应用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介入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发静脉血栓护理措施探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1例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静脉血栓),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19日,对所有患者进行全方位综合性护理,并对临床资料进行记录。结果31例患者中,优秀21例(67.74%),良好8例(25.81%),差2例(6.45),护理效果为93.55%(29/31)。结论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各种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80例静脉置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年龄、体质、置管环境、置管部位、留置深度、留置时间、维护、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580例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者35例,感染率为4.66%,CVC(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感染率为4.83%,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1.21%;急诊置管感染率为3.96%,择期置管感染率为2.07%;恶性肿瘤患者置管感染率为5.52%,其他患者置管感染率为0.51%;病室内置管感染率为4.67%,穿刺室内置管感染率为1.37%.结论各种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与置管部位、置管时期、机体免疫功能、无菌操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各种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 原因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普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肺炎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舒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95.92%)明显比对照组(79.59%)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孢哌酮相比,舒普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普深 头孢哌酮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创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和体检的50例骨创伤患者、50例骨创伤后发生静脉血栓(DVT)的患者以及50例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称为骨伤组、DVT组及健康组。对此三组研究对象的D-二聚体含量(D-D)、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骨伤组、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DVT组的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高于骨伤组(P<0.05)。DVT组治疗后,D-D、FIB以及CRP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D-二聚体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C-反应蛋白含量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要想避免静脉血栓形成就必须降低以上三种危险因素的含量避免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消退。

  • 标签: 骨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高危为1例,对照组的高危5例和极高危1例,组间比较高危和极高危总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采取超声诊断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疑似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案,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并对比诊断效果。结果150例疑似手术后下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案干预的诊断后,142条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4.67%,对上述结果均经Kappa一次性检验,其P>0.05。结论对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采取超声诊断的效果,可对周围病变情况,血管内的血流状态进行了解,并可预判治疗效果,转归具有显著的想临床意义,可推广实施。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后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是高端精密仪器,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维护保养是防止医学误诊的重要保证。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对需要定期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的医疗器械,应当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保障使用质量;对使用期限长的大型医疗器械,应当逐台建立使用档案,记录其使用、维护、转让、实际使用时间等事项。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因此,按照标准对在用的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验检测是医院必须要做的常规工作。本文以CT举例,介绍CT的常用检测与校准装置、主要参数及其检测校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之间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下肢无病变人群3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群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FV及SFV、POV值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FV内径值与MGV内径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声像学表现为血栓部位血管腔内部有实质回声,信号强弱不等,同时可见部分或全部管腔填塞。患者血栓部位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对照组未存在上述情况,差异显著(P<0.05)。与DSA金标准相比,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4.74%。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根据诊断结果为患者尽快的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