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临床应用的不合理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8月期间出院病历共1407份,统计分析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1407份出院病历中共包含中药注射442例次,运用率达到31.41%,而不合理用药共计159例次,相应不合理率为35.97%,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溶媒不当、超说明书规定剂量、用药没有适应证、混合配伍、联合用药不适宜以及疗程过长等几个方面。结论加强中药注射的用药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对于保证用药安全性至关重要。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症采用中药注射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药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注射治疗眩晕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且降低复发率,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眩晕症 中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11月开始对中药注射施行药学干预,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200份住院病历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纳入2017年8~10月期间我院200份住院病历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于2017年11月开始对中药注射施行药学干预前后,比较两组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0%(37/200)和8.00%(16/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72/200)和41.50%(83/200),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合理使用有重要意义,可显著降低中药注射的不合理使用率和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干预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冷冻干燥技术是一类专业性极强的技术,特别是在运用技术机理和建立预冻物料配方上难度较高。近年来,随着冷冻干燥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其在生物制剂、药物以及化学工业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 标签: 药品 冷冻干燥技术 生产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活血化瘀中药注射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的患者共70例,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情况,统计其中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2.9%,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2.9%。同时经过危险因素分析表示,患者的年龄、超量注射、合并疾病以及体重指数为导致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后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同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应当在结合其危险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嘱点评中发现的中药注射不合理用药现象。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分别接受临床药师中药注射点评和常规用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例数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适应证不适宜1例,剂量不准确1例,溶媒不当0例,输注浓度过高0例,总计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适应证不适宜3例,剂量不准确2例,溶媒不当2例,输注浓度过高2例,总计1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服务满意13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5.8%;对照组患者满意10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7例,满意度7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中药药剂点评能够显著减少中药注射不合理用药现象,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嘱点评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施沛特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样本,全部给予施沛特关节腔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骨关节疼痛情况。结果采用施沛特关节腔注射液治疗后,74例患者中44例无痛,19例轻微疼痛,10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治疗前后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程度较大。结论可将施沛特关节腔注射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使患者疼痛症状得以减轻,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施沛特关节腔注射剂 膝关节骨关节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注射联合用药和配液时间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使用中药注射治疗患者132例进行研究,依据干预方式分组,其中42例常规用药干预为对照组,45例实施联合用药干预为观察组,45例实施配液时间干预为研究组,观察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6.67%显著高于观察组2.22%和研究组2.22%,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56和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3.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P<0.05。结论在中药注射使用中加强联合用药干预和配液时间干预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干预方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左卡尼汀注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取我院2017年4月8日至2018年3月21日6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在此操作上,观察组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52.79±3.68)%、(50.19±4.20)mm、(41.45±3.23)mm,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对比价值,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采取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左卡尼汀注射剂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在临床应用中的配伍禁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对临床发生的2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对照、调查、后续处理及文献资料检索,进行探讨、总结、分析。结果盐酸氨溴索注射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尤其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类药物。结论应注意盐酸氨溴索注射的配伍禁忌,以避免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不良反应 盐酸氨溴索 配伍禁忌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泮托拉唑钠注射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氯吡格雷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注射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泮托拉唑钠注射联合氯吡格雷片脑梗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泮托拉唑钠 氯吡格雷 急性心肌梗死 伴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注射在氯吡格雷抵抗性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氯吡格雷抵抗性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PCI术,其中对照组(n=50)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n=50)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术后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和血小板糖蛋白Ⅱa-Ⅲb复合物纤维蛋白受体(PAC-1)水平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62P水平为3.21±0.45%,对照组为7.96±1.1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C-1水平为3.38±0.35%,对照组为7.75±1.1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注射可有效提高氯吡格雷抵抗性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对于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冠脉综合症 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抵抗
  • 简介:摘要穴位注射是临床常见、运用较广泛的治疗方法。在临床运用时要注意“辨析”运用,特别是对辨病、辩证、辩经、辩穴、辩药、辨虚实等方面给以重视。结合临床治疗,探讨在穴位注射疗法运用时,在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医疾病证型,经络的虚实,疾病的归经,穴位的特性,药物的偏性,穴位注射针刺时的补泻,以及穴位注射与其它疗法的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穴位注射的配伍运用,结合、吸收、融合中西医注射刺激和药物作用以及针刺和药物的交互作用以及穴位的特性和配伍共振作用,会取得倍增效应。

  • 标签: 穴位注射法 临床运用 辩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联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概率的比较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液注射联合生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观察采取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B组采取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皆有一定下降,但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采取参麦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皆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参麦注射液治疗效果更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治疗当中,将垂体后叶注射液与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当中选择94例产后出血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治疗的不同方案将其均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产妇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改良组产妇需要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接受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结果改良组产妇接受治疗后的具体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用药后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产妇的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产妇的治疗中,产妇同时接受垂体后叶注射液以及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较好,两药联用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垂体后叶注射液 产后 出血 效果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 简介: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为肠外营养的添加,10ml能满足成人每天对铬、铜、锰、钼、氟、碘和硒的基本和中等需要,维生素C注射液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6个原子的酸性多羟化合物,参与机体代谢。

  • 标签: 注射剂 痕量元素/药理学 抗坏血酸/药理学 药物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肠道感染治疗中应用依替米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用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肠道感染患者,抽取时间区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对比组(n=44)和观察组(n=44),对比组实施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依替米星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复常率及消失率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比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与对比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依替米星及左氧氟沙星两种药物在急性肠道感染中的应用,前者效果更为理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依替米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肠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金纳多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将于本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肾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疏血通注射液作治疗药物,观察组选择金纳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18%>72.73%);观察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针对慢性肾衰患者采取金纳多注射液作其首选药物,其治疗效果较疏血通注射液而言更为显著,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肾功能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 标签: 金纳多注射液 疏血通注射液 慢性肾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伏立康唑与2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分析。方法将两种注射用伏立康唑分别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钠注射液后测定PH值及性状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变化。结果注射用伏立康唑与2种注射液配伍后性状及PH值无变化,另外0.9%氯化钠注射液内的伏立康唑20min后,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3h后会出现浑浊,药物析出结晶,含量下降。结论注射用伏立康唑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效果稳定,可避免出现结晶。

  • 标签: 注射用伏立康唑 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