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手术室压疮的潜在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所收治的14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选患者临床均给予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患者手术室压疮的发生几率展开探究。结果在本文选取的140例患者中,术后经临床专业护士对患者的皮肤状态进行再次检测,未发现有患者出现皮肤压疮症状,也未有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对此,无患者发生手术室压疮症状。结论针对患者提前做好手术室压疮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压疮现象的发生,使患者术后预后得到有效保障。

  • 标签: 手术室 压疮 发生因素
  • 简介:摘要ICU综合征是指患者在ICU病房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症状。主要症状有(1)谵妄(2)思维障碍(3)情感障碍(4)行为动作障碍(5)智能障碍(6)其他表现,如失眠、头痛、腰背痛、便秘、腹泻、皮肤异样感等。本文总结了我科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积极应用护理干预对策,有效预防和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的护理方法。

  • 标签: ICU综合征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N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与干预对策。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8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液以及痰液标本情况,分析真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患者分布情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590例患者中,86例发生医院感染,44.19%(38/586)为呼吸道,感染例数最多的部位,紧接着是22.09%(19/86)泌尿道;呼吸道感染比重44.19%(38/86)明显高于泌尿道22.09%(19/86)(=3.475,P=0.038)、胃肠道13.95%(12/86)(=5.346,P=0.032)等其他部位,对比差异显著(P<0.05);格兰阴性菌比重59.78%(69/116)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35.34%(41/116)(=4.524,P=0.036)(P<0.05)。结论N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紧接着是泌尿道感染,对患儿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应当重视预防感染,主动向家属宣传相关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

  • 标签: NICU病房 医院感染 特点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罹患髋部骨折的患者与同龄的老人肌少症的发生率的异同。方法分析33名髋部骨折的患者合并肌少症的情况,并与同龄的33名老人进行对比。采用基于亚洲肌少症共识组的定义作为诊断标准,对平均瘦体组织的丢失、握力的变化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腰椎,以及骨密度值(BMD)。最后使用回归分析分析肌少症以及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33名患者中,共有10例(占30%)发现合并有肌少症,在对照组中有6例(17%)发现合并有肌少症(p=0.048)。实验组的患者平均体重指数更低,握力比实验更低。结论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患有肌少症的患者在同年龄组中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男性的四肢肌肉密度减低,握力减弱,以及骨密度的降低会更明显的导致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

  • 标签: 髋部骨折,肌少症,骨质疏松,肌肉含量,握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因素,提醒儿科医生重视眼科检查,以求尽早发现治疗先天性白内障,从而减少弱视和盲的发生。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医院确诊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36例,选取儿科体检的正常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先天性白内障白组与对照组在既往史、家族遗传史、个人史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取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孕期感染、家族遗传是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危险因素。出生体重越低,出生胎龄越小,有孕期感染、家族遗传史,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越高。结论通过研究先天性白内障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提示儿科医生在儿童各阶段体检时应注意不要遗漏眼部检查,注意询问患儿吸氧情况,对那些开始吸氧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建议请眼科医生详细检查患儿眼部情况,防止延误病情。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3月呼吸内科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取气道分泌物,送检,培养分离菌种。记录年龄、性别、上机天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创伤、手术、昏迷、使用制酸剂、留置胃管、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等。结果28例(35%)患者发生VAP。VAP组在平均年龄、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机械通气时间、胃黏膜保护剂使用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2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55.17%,革兰阳性菌占29.89%,真菌占14.94%。结论机械通气时间、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胃黏膜保护剂应用情况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此要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防治。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呼吸内科 预防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急诊科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现状。方法采用天津市《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检测表格以自填式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65名急诊科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急诊科护士发生的16起医疗锐器伤中,有50%为安剖瓶划伤;70%医疗锐器伤发生于操作前准备阶段;31.25%医疗锐器伤发生于工龄小于等于1年的急诊科护士;导致伤害的因素中护士自身因素占82.25%;68.75%医疗锐器伤发生时伴随有不正确操作;医疗锐器伤发生后68.75%的护士伤口处理方法正确;受伤前62.5%护士知晓病人是否有经血液传播疾病。结论急诊科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危害性和现状不容忽视。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医疗锐器伤 防范措施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合并肥胖及高血压等均为其发生肾脏病变的高危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低蛋白饮食 体育运动 肥胖 吸烟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300例跌倒高风险住院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300例入选病患进行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有150例。实验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法。观察两组跌倒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跌倒发生率为0.67%,明显比对照组的8.0%低,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9.33%,明显比对照组的87.33%高,P<0.05。结论对住院病患进行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跌倒发生率 降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发生破裂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将2015.05.01日至2017.09.01日在本院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时术中发生破裂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后观察预后情况。结果50例患者47例存活,3例死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例0分,10例1分,6例2分,5例3分,1例4分。结论有效的处理措施可保证颅内动脉瘤再破裂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术中 破裂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孕期发生脐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探析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收治的186例产科检查并分娩的脐血流异常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为62例孕24~27周患者、62例孕28~36周患者、62例孕37~40周患者,病例资料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脐血流异常发生时间均在孕24周后的不同阶段,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常规治疗、常规监测。结果孕24~27周,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构成比是32.25%(20/62);孕28~36周,最主要影响因素仍然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构成比是27.41%(17/62);孕37~40周,最主要影响因素是脐带因素,构成比是30.64%(19/62);不同孕期脐血流异常治疗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孕期发生脐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脐带因素,孕24周~28周是最佳治疗时机,临床有效率明显最高。

  • 标签: 不同孕期 脐血流异常 影响因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龈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接受固定矫治治疗的60例青少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由专职护士采用语言、示范、文字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结合以随访、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照组仅按常规向患者交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一般知识宣教。采用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比较戴固定矫治3个月和6个月时牙龈炎的发生率。结果戴固定矫治3个月时两组间的牙龈炎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固定矫治6个月时实验组牙龈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计划的专科护理干预,结合以随访、健康指导为主的家庭干预,对接受固定矫治的青少年患者实施口腔卫生宣教,有助于减少其在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固定矫治器 牙龈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扩张治疗烧伤整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烧伤整形患者,均利用扩张进行治疗,现根据不同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30%,对照组为71.4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扩张治疗烧伤整形的过程中,通过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将有助于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高,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扩张器 烧伤整形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并总结预防对策。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体检者进行研究,对其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检验血液标本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值,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出现溶血后,K+(血清钾)、TBIL(总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TP(总蛋白)、GLU(葡萄糖)等生化检验指标与溶血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LB(白蛋白)、ALT(谷丙转氨酶)、BUN(尿素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会产生严重影响,使检验结果缺乏可靠性,因此应尽量避免溶血现象出现,保证规范操作,严格控制各检验环节的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影响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及一些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在本次抽取的80例病症中,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不合理、运动过量以及饮食不当等。其中药物不合理的病例有37例,占这次抽样调查总样本数的46.25%,饮食不当的病例有22例,占这次抽样调查总样本数的27.50%,运动过量的病例有17例,占这次抽样调查总样本数的21.25%。结论药物应用不恰当、饮食不合理、运动过量这三种原因为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使用药物时要征询医生的建议,不要擅自用药,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发生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旋切术后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6月83例湖南省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旋切术后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治疗经验。结果本组83例患者,9例出现术后血肿,发生率为10.8%,其中3例经穿刺抽吸淤血后延长加压包扎时间好转,1例行乳腺切开血肿清除,5例﹤2cm的血肿在3月内自行吸收。结论术后血肿是麦默通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在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防治术后血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麦默通旋切术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难产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经阴道分娩的1200例产妇选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600)、观察组(n=600)。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质量管理,观察组产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2组产妇难产并发症发生率、质量管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难产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产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产妇,数据分别为0.17%、1.17%,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质量管理方面,观察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常规组产妇,数据分别为98.33%、90.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降低难产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十分显著,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妇质量管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难产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临床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25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52例,发生率为41.6%;52例肺部感染患者中,4例为真菌感染,占7.69%,11例为革兰阳性菌,占21.15%,34例为革兰阴性菌,占65.38%,3例为其他,占5.77%;同时,经对症治疗后,44例显效,占84.62%,3例有效,占5.77%,5例无效,占9.62%,有效率为90.38%。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ICU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及时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提高疗效。

  • 标签: 肺部感染 ICU 重症颅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开展手术室护理的作用。方法筛选出本科室的100例剖宫产产妇,根据临床护理模式的不同把他们分成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产妇都是50例,护理组A实施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结果。结果护理组A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是12.0%,护理组B是4.0%,护理组B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大(P<0.05);护理组B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比护理组A高,且乙级愈合率和丙级愈合率都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大(P<0.05)。护理组A的患者满意度是86.0%,护理组B是98.0%,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显著,有助于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快速愈合,且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感染 发生率 手术室护理干预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