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1病历摘要男,8月龄,体重16kg。因抽搐3次,解稀水便2d于门诊就诊。查体:T36.7℃,P110次/min,R30次/min,神清,神萎,反应良好,面色欠红润,眼窝略凹陷,哭时少泪,肛周皮肤发红,右侧上下肢肌张力低,活动受限,询问继往很少用药,未发现有过敏史,诊断:婴幼儿腹泻,抽搐待查?青霉素皮试阳性,第一组给予10%葡萄糖液60ml+5%碳酸纳20ml静脉滴注,

  • 标签: 碳酸氢钠/副作用 过敏反应/化学诱导/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高血压、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氯噻嗪等作为关键词,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1997年~2017年,收集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3篇,包含患者数4005例;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氯噻嗪与其他降压药物比较,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合并OR=2.63,95%CI(2.20,3.14),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并OR=0.62,95%CI(0.49,0.79),P<0.001。结论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氯噻嗪降压疗效较好。

  • 标签: 高血压 复方制剂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对缬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医学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在本院接受高血压治疗的52组病人进行研究。将52组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中的病人应用缬沙坦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利用缬沙坦联合氯噻嗪的方法,为治疗组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在两种方法应用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法的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高近20%。并且治疗组的效率接近完全,差异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舒张压比治疗组的舒张压要高,对比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基本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氯噻嗪对高血压进行治疗,效果比单纯应用缬沙坦对高血压进行治疗的效果好,在临床医学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缬沙坦 联合氢氯噻嗪 高血压 治疗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脑梗塞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着奇偶顺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脑梗塞患者。对照组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试验组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和硫酸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脑梗塞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效果显著。

  • 标签: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盐酸吗啡酮用于麻醉复苏及术后PCIA镇痛的临床效果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方法在2014-2016年间,随机选取我院全麻并要求手术后阵痛的患者80例,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使用盐酸吗啡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复苏及术后PCIA镇痛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相对对照组患者来说,能够显著增加术后PCIA镇痛效果,减缓手术麻醉的时间。结论盐酸吗啡酮用于患者的麻醉复苏及术后PCIA镇痛,相对于常规的临床方式来说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盐酸氢吗啡酮 麻醉复苏 术后PCIA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斯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阿斯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氯噻嗪联合缬沙坦临床治疗进行评估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6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一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给予氯噻嗪给药,对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BP、DBP水平及SBPV、DBPV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氯噻嗪联合缬沙坦给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及安全性,同时提高血压及昼夜变异度的控制水平。

  • 标签: 高血压 氢氯噻嗪 缬沙坦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脑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可以提升患者脑部功能恢复,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有效率。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的脑梗塞患者100例,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拉阿司匹林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脑梗塞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后,实验组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对照组脑梗塞患者相比显著高于,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临床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脑梗塞疾病的8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斯匹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上增加硫酸氯吡格雷治疗,两组经不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比较,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由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阿斯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脑梗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探究缬沙坦与氯噻嗪联合使用时用于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情况。方法随机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200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人)和观察组(100人),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为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医嘱为缬沙坦和氯噻嗪的配伍使用。治疗4个月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脏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以及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情况,并分析比较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药物副作用。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个月治疗,观察组(配伍用药组)研究对象心脏功能改善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单独用药组)研究对象心脏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76%,低于观察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用药组以及单独用药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出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单独用药组,配伍用药组研究对象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更多,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研究对象出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4%和15%,配伍用药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相比缬沙坦的单独用药,两种药物的配伍使用疗效更佳,并且可以避免更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此用药方案更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 氢氯噻嗪 联合用药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缬沙坦氯噻嗪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时间2016.6.6到2017.6.6),将其依据中心随机原则分2组,68例为一组。一组给予缬沙坦为主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则使用缬沙坦氯噻嗪(观察组),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的血压指标,记录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测评2组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后,其血压指标得到良好改善——治疗后6个月的收缩压数据为(121.62±8.64)mmHg,舒张压数据为(80.62±4.87)mmHg,且治疗依从性概率高达95.59%,和对照组相比,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但2组的不良反应状况当中,观察组数据是4.41%,对照组为5.88%,说明2者差别不大,P>0.05。结论针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氯噻嗪的方案治疗,其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缬沙坦 缬沙坦氢氯噻嗪 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纳洛酮联合碳酸钠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在本院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采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为34例,其中,应用常规疗法治疗两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增用纳洛酮和碳酸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治疗有效率、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碳酸钠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碳酸氢钠 新生儿窒息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及厄贝沙坦氯噻嗪在老年重症心理衰竭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3月-2016年4月,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治疗方案,给予研究组美托洛尔及厄贝沙坦氯噻嗪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总的痊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8%,常规组的痊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78%,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常规组总体评分均小于研究组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氯噻嗪方法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康复,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老年重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治疗方式分2组,对照组40例接受阿斯匹林治疗,研究组40例接受阿斯匹林+硫酸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2.50%高于对照组6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0%虽低于对照组10%,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脑梗塞采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口服,安全且高效,有利于改善疾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斯匹林 口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规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37例)采用西洛他唑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3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硫酸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其安全性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西洛他唑 硫酸氢氯吡格雷 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氯噻嗪治疗老年晨峰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医治的老年晨峰高血压患者进行统计,从中选取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5例,给予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观察组65例,给予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出现较大变化,组间差异显著,可进行统计(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观察组治疗前,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氯噻嗪在治疗老年晨峰高血压的过程中均表现出较高疗效,但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临床疗效更甚一筹,可作为首选方式。

  • 标签: 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氢氯噻嗪 老年 晨峰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厄贝沙坦氯噻嗪+美托洛尔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7.02月-2018.01月在本院治疗的64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分成32例/组。两组都实施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氯噻嗪。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总体疗效。结果用药一周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39.56±3.26)%、脑钠肽水平(775.26±69.61)ng/L、6分钟步行距离(391.25±27.20)m都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88%)更高(p值<0.05)。结论厄贝沙坦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心力衰竭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老年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应用盐酸吗啡酮镇痛对应激反应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患者盐酸吗啡酮镇痛。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h、24h的应激反应指标和术后24h、72h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患者更小(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采用盐酸吗啡酮镇痛的效果较为理想,可减轻应激反应,稳定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盐酸氢吗啡酮 应激反应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硫酸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取硫酸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对照组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7.143,P<0.05);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无明显差异(χ2=0.198,P>0.05),但研究组再闭塞率较对照组降低(χ2=5.924,P<0.05);且头痛、肠胃不适及肌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χ2=9.191,7.143,13.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无明显差异(t=1.141,-0.234,-1.176,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硫酸氯吡格雷片结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相关症状,明显减少血管再闭塞情况,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急性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