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腔镜技术作为临床医学中极其重要的医疗技术,它在医院腹部外科中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随着我国现代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医疗技术的成熟,腹腔镜技术的也逐渐被大多数的临床手术与患者接受,但在基层医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腹腔镜技术的实际操作依旧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借此,笔者主要从基层外科医生腹腔镜技术培训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提升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培训 基层 外科医生
  • 简介:摘要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为保证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需要經过专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培训,这样不仅能提高个人的专业资质,还能使自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本文归纳总结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的特点,并根据特点对档案进行种类划分、整合。对于如何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培训档案科学管理和利用的方法,是现在的当务之急,在管理后,不仅要保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培训的科学化,还要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将其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能够对职业卫生培训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从而使培训水平得到提升。

  • 标签: 技术服务 档案管理 培训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模式,不用有规定的时间上课,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人数限制,不用再规定的时间等老师来上课,可以随时随地去在线听讲,随时随地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慕课能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基础课合理的应用,以及是否能够发挥其优点,结合现状提出建议,让慕课能够更好的应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课中。

  • 标签: 慕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公共基础可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场景式模拟培训在ICU专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45名专科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对比开展场景式模拟培训前后本组护理人员工作胜任能力评分、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士长满意度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场景式模拟培训前相比,本组人员培训后胜任能力评分、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士长满意度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场景式模拟培训可增强ICU培训实效性,护理人员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切实提高职业综合素养,对提升ICU护理工作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ICU护理 场景式模拟培训 职业胜任能力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气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气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切 患儿 照护者 培训模式
  • 作者: 李铁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
  • 机构: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为使新入职护士能够尽快适应护士角色及服务性强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报务。因此,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至关重要[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完成医学院校基础教育后,进入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是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2]。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3],提出“各医疗机构要规范开展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工作,建立新入职护士培训制度,要切实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服务能力”。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已成为我国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本文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做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支持,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模拟演练,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抢救综合能力的方法。方法2015年5月-2017年12月,针对15名低年资护士采用模拟演练教学法,培训护士的急诊急救及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结果低年资护士通过演练能够灵活掌握急救处理程序,熟练掌握抢救药品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对危重症病情评估能力、抢救配合能力及自我防护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急救模拟演练有利于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

  • 标签: 急诊急救 模拟演练 低年资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合理的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质量管理模式,以提高ECMO护理水平,理论框架为Donabedian模型,评价模式为结构—过程—结果。在此基础上构架出护理培训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管理方案,将该方案应用于ECMO护理的规范化培训中。通过对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前期的结构评估、中期的过程管理及后期的结果评价,提升ECMO护理质量。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成功率(当年培训成功的批数/当年所有开展培训活动的总数)由2015年的22.22%(4/18)升至2016年95%(19/20),尤其是ECMO患者因为护理产生的并发症率由2015年的67%降至2016年23.5%。结论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是提升ecmo护理培训质量以及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 标签: ECMO 护理培训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护士层级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层级培训方法,观察组是在层级培训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比较两组的培训成绩差异。结果接受实施目标管理的层级培训后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比接受常规层级培训方法的护士高,两组护士的培训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护士层级培训之中运用目标管理,可以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将护士学习的参与性及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护士分层级培训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

  • 标签: 目标管理 护士 层级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正畸科轮科的护士26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轮科护士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轮科护士在第1周由护士长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按轮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组轮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病情观察认真满意度得分、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得分、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得分、应急协调得当得分、配合默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轮科护士的各方面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科 轮科护士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效果。方法选择ICU护理人员(40名),纳入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ICU护理人员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分析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护理理论水平得分、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培训之后的护理理论水平得分比培训前得分更高,P<0.05,差异显著;护理人员培训之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比培训之前更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ICU护理人员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能够降低患者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误吸 集束化干预 护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柯氏模型来评价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的理论知识、行为态度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入职的138名新护士进行跟踪调查,基于柯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影响研究。结果新护士在满意度上评分均分为4,比较满意;培训后理论成绩为76.11±7.48分,与未培训成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行为层的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评分高于刚参加培训者,部分能力评分高于传统培训的新护士,评分间有显著差异(p<0.05);培训参与者对规培的认可度在85%以上。结果层不良事件发生率减低43%。表扬信数量增35%,优秀事件数量增长。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有利于整体护理、优质护理目标的实现。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柯氏模型 岗位胜任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情景剧教学法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方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培训新护士,岗前培训教师根据岗前培训课程中某一知识点内容,创造一种情境,让新护士自己收集资料编写一份情景剧演示进行教学,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结论岗前培训中情景剧的应用吸引了新护士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她们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锻炼了新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使新护士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未来临床护理工作,是有的效方法。

  • 标签: 情景剧 新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实习护生进行院感专业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比较2017年6月~10月实习护生的院感专业培训前和2017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院感专业培训后,实习护生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及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院感专业培训后,专职人员和实习护生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院感专业培训后,院感发生率低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感专业培训可提高专职人员和实习护生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实习护生 院感 专业培训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面外科病房临床培训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利用微视频这种教学方法对科室工作6年以内护士进行培训。结果通过微课教学法后,临床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较之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医师评价较好,满意度有所提高,科内护士自身收获很大。结论将微课教学运用到颌面外科日常护士培训中,可以显著提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颌面外科临床培训 微视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PDCA的规范化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旨在提高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护士参与培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将PDCA应用到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当中,再次对护士进行调查,对比前后护士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前,护士的满意度为77.5%,管理后护士的满意度为98.5%,由此可见,管理前后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DCA原理应用到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构建当中,有利于培训过程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落实,从而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使护士获得更多实用的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 标签: PDCA管理循环 规范化 护士 分层培训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法用于临床急救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13例护士进行培训,按培训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51人),对照给予常规培训,观察组给予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评分以及临床急救能力。结果两组培训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比较无明显差异,培训后两组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急救能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法用于临床急救技能培训可提高护士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掌握,显著提高其临床急救能力。

  • 标签: 情景模拟 lbl 临床急救 技能培训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入科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带教制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选择本院新入科的74名护士,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传统跟班式带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导师带教制,将两种带教模式的新护士考核成绩以及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新护生在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床边综合能力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护生在带教方式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4.59%vs72.97%),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入科护士培训中应用导师带教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可显著提升护士的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有助于护士综合发展。

  • 标签: 导师带教制 新入科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跨团队情景模拟演练在手术室火灾应急预案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手术室护士15名、麻醉医师9名和护工2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3个组,采用跨团队情景模拟演练模式对其进行手术室火灾应急预案培训,将培训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培训后,3个组大火灾撤退时间及小火灾重新开始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数据结果明显低于培训前(P<0.05);通过培训后6个组的准确评估火势、演练流程标准、演练正确熟练操作及处理突发事件等均掌握良好,其中1组和3组考核综合评分最高。结论跨团队情景模拟演练在手术室火灾应急预案培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增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火灾应急预案掌握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防火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跨团队情景模拟演练 手术室 火灾应急预案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疾病综合防治能力进行综合培训的效果,同时就其主要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参与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的28例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开展连续3天的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含理论知识与主要操作技能,纳入同期未参与培训的20例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公共卫生人员进行疾病综合防治的理论与实践的调查,同时对研究组相关人员对培训的主要感受与满意度进行评定。结果培训后研究组疾病综合防治的理论与实践的调查各维度评分显著升高,显著高于培训前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主观感受调查结果示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较高,培训后对培训的主观感受及满意度均较好,培训在自我提升、满足工作需要方面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示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开展疾病综合防治能力培训,能够显著提高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满意度均较好,培训效果主要受时间的影响,为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公共卫生 基层人员 疾病综合防治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