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护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及教育者改善临床实习适应不良情况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 2018-2019年实习护生 90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中文版 (CTDI-CV)和护理学生临床实习适应不良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实习后,男学员卷 2问卷的值显著低于女学员( 210.13±54.88 vs 247.69±49.16,p=0.01)。实习后,对护理学喜爱、一般以及不喜爱的学员在卷 1问卷上的值出现了显著的差异性( 100.56±26.18 vs.94.46±17.40 vs 79.87±29.95 ,p=0.007)。结合老师的教学模式比较中,按照是否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病例分享,参与分享的老师和不参与分享的老师,其接受教育的学员在实习后卷 1问卷上的值出现有统计学差异的趋势( 99.11±21.76 vs84.73±23.29,p=0.054)。 结论:学员的性别差异和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态度可以引起护生在实习阶段发生不同程度的临床实习适应不良,并由此影响到对学员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效率。因此带教老师在整个带教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着重关注

  • 标签: [ ] 护生 临床实习 适应不良 批判性思维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痫性或非痫性发作性事件的识别与处理策略。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至 6月西京医院脑电生理监测中心拟诊为癫痫或可疑癫痫的连续性非选择性患者 156例,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发作性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 35例 (22.4%)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到临床发作,总发作次数达 109次,其中 34例可见发作时同步痫样放电而确诊为癫痫, 1例发作期无同步痫样放电而诊断为非癫痫发作, 14例根据视频脑电监测结果修正了发作类型的诊断。结论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中发作性事件的正确识别对癫痫的诊断及分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助于鉴别痫性与非痫性发作,尤其应重视对脑电图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科学、综合的判读。

  • 标签: [ ] 癫痫 视频脑电图 发作性事件 癫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治疗策略在救治热射病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自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 50例热射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实行集束化治疗策略,比较两组治疗后 1d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以及机械通气时间、 30d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 1dPT、 AP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机械通气时间及 30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治疗策略能显著改善热射病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热射病 集束化治疗策略 死亡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对乙型肝炎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自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 护理 的 乙型肝炎患者 共 260 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进行 护理 ,研究组采取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进行 护理 。 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 研究组的 心理焦虑情况 显著 优 于对照组 ( P < 0.05 ), 研究组的 生活质量评分 显著 高 于对照组 ( P < 0.05 )。 结论 : 乙型肝炎患者 实施 情感支持性照护策略为基础的护理干预 ,极大的 缓解了焦虑的心里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临床 护理 的效果上获得了提升,在临床护理的使用上值得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