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经放射影像技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6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放射影像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诊断中的检出率。结果65例患儿经气管内镜确诊有异物71处,经螺旋CT检查出异物71处,检出率为100%,其中69处异物为直接征象,2处异物为间接征象。结论放射影像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检出率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式。

  • 标签: 放射影像技术 气管 支气管异物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中实施放射影像技术的作用。方法择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我院急诊科接诊的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80例患儿开展研究,随机将患儿分X线检查组和CT检验组各40例,观察比较两组异物检出率和异物征象情况。结果CT检查组对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组,且异物征象的检出率也比X线检查组高,两组相比差异数据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诊断中,通过放射影像技术可取得较高的诊断价值,应按患儿实际选取适当的检查方法。

  • 标签: 放射影像技术 小儿 气管支气管异物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平片中的表现以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8月于我科进行诊治的25例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放射影像平片的特点。结果①周边硬化型肿瘤边缘存在密硬化,而且环绕在肿瘤的周边;②造釉细胞瘤颌骨表现为囊状特点,骨质的透亮度高,根据临床结构又可以分成单房型、蜂窝型、多房型三种类型;③牙根浸润型牙根存在推移或者中断,牙槽透亮,表现为骨蜂窝状;④恶性肿瘤早期的肿瘤边缘比较模糊,在颌骨出现溶骨性破坏的情况下,骨质就会虫蚀状与斑片状,边缘仍然不够整齐和清晰。结论如果患者高度疑似颌骨占位性病变,则要采取详细、综合的检查措施,以免导致误漏诊,延误患者治疗。

  • 标签: 颌骨肿瘤 放射影像平片 表现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头颅CT的线性测量探讨脑萎缩与脑出血后遗症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脑萎缩的认识。方法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全部头颅CT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均采用常规头颅CT扫描方法并进行线性测量。结果通过检查发现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同时合并脑萎缩的共计72例,占总比为72%,无脑萎缩的共计28例,占总比为28%。在72例脑萎缩患者当中轻度脑萎缩患者为35例,中度脑萎缩患者为21例,重度脑萎缩患者为16例;硬膜外出血17人为脑萎缩患者;硬膜下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脑室内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21人为脑萎缩患者;额叶出血4人为脑萎缩患者;小脑出血6人为脑萎缩患者;枕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颞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结论脑萎缩与脑出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萎缩,为临床的早期诊疗及其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脑萎缩 影像表现及测量 脑出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护理中临床开展健康教育的运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7.4月-2018.4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154例,上述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初期及出院前开展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调查问卷,统计比较;并开展护理满意度评价调查。结果研究组入院初期评分(69.92±2.31),出院前(93.63±2.43);对照组入院初期评分(69.59±2.14),出院前(80.84±2.75);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评价研究组(97.40%)与对照组(84.42%)评价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中在优质护理开展的同时,健康教育的全程辅助,大大提高患者自身正确的认知,疏导不良情绪,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健康教育 消化内科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8月至2017-8月共64例妇科常见急腹症患者。将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和超声特点进行记录,并且和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观察超声诊断检出率。结果通过病理确诊疾病为30例异位妊娠,盆腔炎8例,黄体破裂15例,卵巢肿瘤蒂扭转11例。超声诊断结果为26例异位妊娠,盆腔炎8例,黄体破裂18例,卵巢肿瘤蒂扭转1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存在一定差距(P<0.0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符合率依次为86.67%、100%、83.33%、91.67%。结论应大力推广女性定时进行妇科检查,降低常见急腹症的发病率,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疾病中常见的急腹症,有着操作便捷、对机体无损伤、医疗费用低以及准确率高的优势,可以作为诊断常见急腹症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妇科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常见急腹症
  • 简介:目的:了解近期临床上分离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以利于病原菌的监控和治疗,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1月-2001年12月采集的所有病人感染性标本,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少数标本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革兰阴性(G^-)杆菌对亚培胺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强;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屎肠球菌耐药性较强。各菌种随年代的推移耐药性都呈增加趋势。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1997年-2001年 临床分离 菌群 耐药性 病原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2月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35例。常规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微信群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通过微信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微信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常规组,P<0.05;微信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94.51±3.24分、95.51±5.61分高于常规组83.35±5.91分、82.35±4.57分,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近,常规组45.91±5.72分,微信群组44.25±5.11分,P>0.05;干预后微信群组生活质量评分93.35±18.22分优于常规组76.14±4.92分,P<0.05。结论微信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其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信群 乳腺癌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泻婴幼儿粪便A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疾病与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季节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诊治的500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胶体金法对粪便标本A轮状病毒进行抗原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测出阳性的标本为149例,总的阳性率为29.80%,男性患儿阳性率为29.62%,女性患儿阳性率30.00%,男女感染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5-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达到了32.50%,与另外两个年龄段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冬季节感染率为37.19%,明显高于春夏季节,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男、女感染发生率基本一致,0.5-2岁的婴幼儿感染概率比较高,秋冬季节发病率高。

  • 标签: 腹泻 婴幼儿 A群轮状病毒 抗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析达比加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效果。方法选取6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均是本医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分别为33例和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凝治疗,而实验组基于此添加达比加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参考组采用华法林和常规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抗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抗凝功能差不多(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抗凝功能指标均明显比参考组更优,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为9.09%和31.2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行达比加酯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存在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和抗凝功能,减小患者脑栓塞以及脑卒中等概率,还能够减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阿司匹林 非瓣膜性房颤 效果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在近年来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而肥胖人群也日益增多,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越发显著的互相影响联系性;2型糖尿病属于发生率极高的代谢性病症,会受到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的因素影响而改变其机体作用机制,肠道菌可以反作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本文主要就肠道菌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进展研究方面展开了综述形式的阐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 相关性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肠道菌作为MS的潜在的致病因素,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严重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而言,代谢手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就代谢手术治疗后,肠道菌在这部分患者代谢综合征治疗的作用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代谢综合征 代谢手术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其发病机制不清。其核心症状为情绪问题,但常伴有突出的胃肠道反应。目前,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肠道及其微生物,在各种心理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肠道系统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甚至心理状态。那么,这种人体的"第二大脑"的是否在抑郁症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脑轴又是通过很忙样的机制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早期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分布特点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菌结构进行分析,为抑郁症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在妇产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为微信应用前阶段,共收治患者35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为微信应用后阶段,共收治患者365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34%,低于对照组的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1%,高于对照组的8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妇科产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从而使妇产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妇产科 微信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医院医保指标,为次年度指标谈判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方法根据既往某妇产科医院医保业务住院收入相关数据,进行医保住院收入影响因素分析;建立相关直线回归模型对未来指标进行预测。结果预测该妇产科医院2013协议年度实际申报总金额预测为1151万元,远远超出社保基金中心初定预算金额共计162万元(F=33.80776,P<0.05),院方需要在指标谈判中争取更多的医保基金支持。结论医院医保运营指标受多因素影响,选用线性回归方程对次年指标进行有效的预判,可以为医院谈判者提供科学合理佐证。

  • 标签: 线性回归医保指标谈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收诊的 10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 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 n=51)与研究组(后就诊, 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①肠道菌变化,治疗后组间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差异显著(P<0.05)。②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AO、 TNF-a、 D-乳酸水平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不大( P>0.05),但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达比加酯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的选取为心房颤动患者86例,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就诊时间是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之间,采取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采用发华林抗凝治疗对照组,使用达比加酯抗凝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治疗后的凝血指标、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NR(1.10±0.47)、PT(12.41±1.36)s、严重出血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PTT(48.08±2.70)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量出血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来说,采用达比加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临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麻醉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选定时间(2016年9月-2017年9月)内,选取本院收治的需进行消化道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14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入选顺序进行编号,其中奇数编号的7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静脉麻醉后微创内镜治疗,偶数编号的70例则作为对照组,采用表面麻醉后常规内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主诉、治疗依从性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完成后,观察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主诉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依从度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有P<0.05可证。结论静脉麻醉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小,患者满意度高,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静脉麻醉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活血通络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7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28例实施基础治疗,B组29例患者在A组基础上增加活血通络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B组96.55%明显高于A组78.57%(P<0.05);组间治疗后在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方面比较,B组也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临床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实施活血通络颗粒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视野情况、恢复患者的视力,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通络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肠道菌紊乱及益生菌干预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例数100例,在进行益生菌干预后对患者粪便中各项菌数量进行检查,并另外选取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不实施益生菌干预。结果观察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均伴有肠道菌紊乱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益生菌干预,能有效对菌紊乱进行纠正。

  • 标签: 晚期胃肠道肿瘤 肠道菌群紊乱 益生菌干预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