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医务人员采取模式干预后,对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之间挑选本院医护人员100例,以此作为对照组;在2016年4月到206年9月选择医护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之间的医务人员(对照组)对手卫生管理的情况;在2016年4月(观察组)对医务人员采取模式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手卫生依从率。结果观通过比对两组数据,采用了模式干预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要比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数据更高,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不同手卫生指征依从率,要比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数据更高,P<0.05。结论综上所述,模式干预对于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效果良好,值得各医院广泛推广。

  • 标签: 多模式干预 手卫生管理 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的焦视网膜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phy,m-ERG)特点。方法应用国外最新发明生产的RETIScanmultifocalERGVersion3.15系统,对16例单眼中浆患者进行研究。患眼为研究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刺激为61个六边形,从中央到周边共分5个环,同时测定31°视野范围的一阶反应(firstorderkernel),并进行双眼对照。结果在1环和2环上,患眼组的a波、b波幅值降低;1环的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结论中浆患眼黄斑中心区a波、b波幅值明显下降,b波潜伏期明显延长。

  • 标签: 多焦视网膜电图 中心性浆液性 视网膜病变
  • 简介:产学研结合是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围绕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总结,叙述了医学检验的学科特点,分析了目前检验医学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近几年来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种模式。通过实践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全面提升,是培养复合型检验医学人才重要途径。

  • 标签: 产学研合作 高等教育 医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过程中采取模式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间收纳的56例TKA病人,按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前者采取硬膜外镇痛,后者采取股神经阻滞镇痛,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两组每天静息痛与活动痛均显著下降,观察组VAS疼痛程度比对照组更小(P<0.05);两组置换后膝关节活动程度均有一定提高,但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硬膜外和股神经阻滞均可缓解术后疼痛,但后者的效果更佳,对加快关节功能恢复更显著,而采取模式结合的镇痛方式可取得更佳效果。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多模式镇痛的应用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模式联合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展开对比研究,观察模式联合镇痛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时间段Boius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达到满意标准,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8.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达到镇痛效果,但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期间患者的疼痛程度是一个比较受到关注的方向,结合本次调查结果以及以往研究成果来看,采用模式联合镇痛方法有助于提升镇痛效果,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多模式联合镇痛 人工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模式磁共振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经过认知测试分为无认知障碍(NCI)组12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组8例,分析其认知测试指标与MRI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认知特征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全脑白质(WBWM)和正常表观白质(NAWM)的MD和FA具有明显差异,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可以作为早期识别SIVD患者认知障碍的有效手段。NAWM的MD值在认知障碍早期即下降,并与多项认知域独立相关,是较为敏感的DTI指标。

  • 标签: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多模式磁共振 脑小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模式镇痛护理在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86例实施上肢尺挠骨开放性骨折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医院的常规术后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模式镇痛,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其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模式镇痛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疼痛评分,缓解患者的疼痛度,使护理满意度得以有效提高。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尺桡骨骨折 疼痛评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模式镇痛护理在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方法选择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8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尺挠骨开放性骨折手术,对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该组患者给其进行了常规术后镇痛护理,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了模式镇痛,对两者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不全发生率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三个月时间段在疼痛评分上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术后4、12、24小时三个时间段,在镇痛不全发生率方面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结论对于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来讲,模式镇痛护理能够让疼痛评分进一步的降低,可以说,帮助患者有效缓解疼痛,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护理 上肢尺桡骨开放性骨折
  • 简介:摘要抽搐治疗是采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皮质广泛性脑发放和全身性痉挛,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抽搐治疗主要用于重性抑郁,其效果和显效迅速,优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尤其是对严重拒食和强烈的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者是最为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外对严重兴奋躁动或木僵等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的精神分裂症者、分裂情感性疾病患者和躁狂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抽搐治疗的护理措施。

  • 标签: 电抽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痛胃镜下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32例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中抽取32例行无痛胃镜下切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并同期抽取采用内镜下切治疗的32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临床通过无痛胃镜下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治疗时间,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息肉 无痛胃镜 电凝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了结肠息肉高频切术的病患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常规的护理,研究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病患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一年之后的结肠息肉的再发率。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研究组病患的术后出血情况以及一年后的结肠息肉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了结肠息肉高频切术病患的术后采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病患的术后出血量以及一年后的结肠息肉的再发率,有着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的推广。

  • 标签: 结肠息肉 高频电凝电切术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段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80例段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排痰难度,焦虑、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疼痛、护理质量、环境评分。结果观察组排痰难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两指标评分均有所降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疼痛、护理质量、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段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轻患者不良情绪,缓解其术后疼痛,降低排痰难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多根多段肋骨骨折 血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采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囊卵巢和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囊卵巢和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中抽取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她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12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有4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0%。两组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囊卵巢和囊卵巢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 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和等离子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72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观察组行等离子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30.01±26.15)ml、并发症发生几率2.78%;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96.70±37.60)ml、并发症发生几率19.44%。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和等离子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均值得肯定。但后者出血量更小,安全性更高。因此临床可视患者的需求,首选等离子切术治疗。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当中,复发性软骨炎患者的误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当中出现复发性软骨炎误诊的2例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的各项资料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的首发症状均为耳廓部位的肿痛、塌陷等,在我院被误诊为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之后出现支气管哮喘症状,患者反复发作最终经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患者接受临床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好缓解。结论在复发性软骨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由于其临床表现相对较为复杂且具体症状不够典型,所以很容易出现误诊情况,医生应对该类病情的临床表现更为熟悉,以此对患者实施较为科学的诊断,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严重。

  • 标签: 复发性多软骨炎 误诊 耳廓 支气管哮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科急诊重症中器官衰竭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0例内科急诊重症中器官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6月,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常规组,一组命名为研究组,给予常规组传统治疗方法,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肝素或川穹嗪及硝苯吡啶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发现研究组治疗后PH值、PaO2分别是(7.34±0.06)、(8.32±0.79),常规组分别是(7,31±0.06)、(7.72±0.06),研究组的PaCO2值是(7.42±0.75),常规组的PaCO2值是(8.66±0.86),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临床类型和预后关系,研究组的存在病例率为85.7%,死亡比例率为14.3%,常规组存在病例率为11.4%,死亡病例为率88.6%,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肝素或川穹嗪及硝苯吡啶治疗内科急诊重症中器官衰竭患者,增加了患者的存活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内科急诊重症 多器官衰竭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出现妊娠形疹后,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孕妇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49例,与观察2组49例,我院产检正常孕妇96例为对照组。观察1组,与观察2组患者针对皮肤病类型给予针对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给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流产、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的发生概率,以及胎儿生产后,胎儿的结局。结果观察1组孕妇的流产、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产褥感染的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观察1组孕妇产下新生儿后,新生儿出现窘迫、胎死宫内、窒息概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患上妊娠形疹后,一般不会累及孕妇及胎儿,本研究结果也未表明孕妇及新生儿各项结果与妊娠形疹有关。

  • 标签: 妊娠 多形疹 早产 剖宫产
  • 简介:目的观察手术室专科护士于术前访视中对前列腺切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对127例前列腺切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一系列整体护理。结果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了护理人员的关怀和体贴,减轻了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了手术治疗的信心,获得了安全感和满足感。结论通过术前访视,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麻醉及护理等方面的信息,是消除患者恐惧、取得患者配合及顺利完成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同时对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 护士与病人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膀胱肿瘤切手术患者30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95例,占31.6%),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并进行改进。结果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方面相关因素护理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痉挛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