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人从临床医学毕业后,在县级综合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先后从事外科、内科及小儿科共十年后转入超声专业医生。深切体会到要做一个合格的超声医生,首先要牢固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如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等,再要从事临床专业到内科、外科、妇产科及小儿科轮科学习四年以上,系统的掌握各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及临床表现。运用科学的、正确的思维理念,强调从临床视角去分析、解释超声图像,充分认识同图异病及同病异图的情况。并坚持到临床科室追踪、随访,经常与临床医生沟通,不断总结提高。同时注意扫查技巧,不断学习,知识更新,借鉴别人经验丰富自己,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 标签: 基础医学 临床视角 超声图像 正确思维理念
  • 简介: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依赖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正确规范地采集合格的标本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量环节。现就我院2010-01-2010-09临床各科送检的1893份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发生原因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血样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出体检采血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以便有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率。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外出体检的人次当中所有不合格的血液标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于相关表现和原因进行调查。结果本研究共计调查外出体检的人次为10256次,存在有血液标本不合格87份,其具体表现为血量不足,存在有凝血、溶血和标识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采集和运送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结论在外出体检采血的时候,需要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体检知识培训工作,对于采集和运送环节不断地加以规范,以便于提高血液标本运送和采集的质量,提供无偿献血血液的指标。

  • 标签: 外出体检 采集不合格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需要检验的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统计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结果3200份血液检验标本中,423(13.22%)份血液检验标本为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423份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中,因凝血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86(43.97%)份,因溶血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129(30.50%)份,因容器不当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28(6.62%)份,因样本量不足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37(8.75%)份,因其他原因出现不合格的血液检验标本43(10.17%)份。结论医院在对血液标本进行检验过程中,应当加强血液标本检验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从而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的现象。

  • 标签: 医院血液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送检标本不合格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间的50份有问题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所得检验结果作为对照组,对血液不合格标本再次采集血液进行复检,并将复检结果作为观察组,对比两次血液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验结果,除PT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外,其余对比结果均显示差异较大(P<0.05)。而不合格标本原因主要为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液量不足、溶血以及脂血。结论可能导致临床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而不合格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为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临床应强化送检标本质量,对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应重新采血进行复检。

  • 标签: 送检标本 不合格 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的抽取本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送检的血液、粪便、痰液、脓液、分泌物、中段尿等微生物标本1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回顾性分析、总结送检标本不合格原因。结果送检的1800例微生物标本中不合格的有165例,不合格率为9.17%(165/1800),而且在这165例不合格标本中,临床微生物送检标本不合格类型依次为粪便不合格、痰液不合格、血液不合格、分泌物不合格、中段尿不合格、脓液不合格;追究不合格原因,依次为申请信息不全或者出错、标本留取质量不合格、未使用无菌容器。结论回顾临床资料发现有效的加强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互动沟通,严格的把控微生物检验前质量,全面的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是提高微生物标本送检质量、减少不合格率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微生物送检标本 不合格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抽验常用中成药品,分析其质量问题,找出提升药品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15年-2016年抽验的不合格率比较高的中成药检验情况。结果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是性状、水分、装量差异、溶化性、可见异物、含量测定等。结论要搭建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提升中成药的质量。

  • 标签: 不合格率 中成药品种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及血小板减少及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血液标本900份,对其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且分析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结果不合格的血液样本有113份,占总数量的12.6%。依据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记录的内容可以得出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容器不当(9份)、样本量不足(12份)、凝血(46份)、溶血(33份),其他原因(13份)。对出现凝血的血液标本进行了复查,并对比了复查前后的结果,分析结果发现血液标本凝血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偏低,白细胞测定值偏高,血小板明显降低。两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检验的工作人员应仔细、认真、负责,认真做好血液检验工作中的任何一处细节,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进而提升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不合格原因 血小板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将岳阳地区2013-2017年近五年无偿献血及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做好献血前初筛试验,有效筛选合格无偿献血志愿者,减少血液报废率,保证临床供血安全、有效、及时提供依据。方法对岳阳地区2013-2017年近五年(206096例)的无偿献血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项目HBsAg、抗-HCV、抗-HIV、抗-TP、ALT为阳性结果的情况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在岳阳地区采供血总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不同年度无偿献血阳性率比较除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四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和性别比较除抗-HCV和抗-HI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三项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总的阳性率为3.33%,其中ALT阳性率1.57%、HBsAg阳性率0.80%、抗-TP阳性率0.56%、抗-HCV阳性率0.30%、抗-HIV阳性率0.10%。结论建立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长效机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等多种宣传渠道进行针对性地宣传和招募,并通过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献血前的征询工作,提倡成分献血,采用灵敏、快速和严格的献血前初筛试验来减少血液非正常报废率。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阳性率(不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所需胰岛素剂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6月40例无胰岛素治疗史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停用原口服降糖药,给予格列美脲3mg/d基础上,加预混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对照组20例,停用原口服降糖药,予以预混胰岛素70/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节省30%。结论提示格列美脲与胰岛素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疗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联合 格列美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中心进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300份标本,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微生物标本不合格情况,并根据不合格因素探讨相应有效的质量控制对策。结果300份送检的微生物检验标本中73份标本不合格,不合格率24.33%,其中包括水质标本、公共卫生用具标本、一次性餐具标本等;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显示,标本本身质量问题及不规范检验检测是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结论标本质量及不规范检验检测是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相关人员应加大监控力度,同时也应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规范检验检测标准,确保标本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分析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控制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到的3246例微生物检验标本,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不合格率,分析导致微生物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质量控制对策。结果3246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共有107例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为3.30%,其中,不合格百分比按照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痰液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分泌物标本、粪便标本、无菌液体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取样操作不规范、样本污染、送检不及时、条形码错误;在尚未进行沟通前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为7.08%,经过沟通后痰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下降为1.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想进一步降低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率,则需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定严格的标本接收制度,并与其他科室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切实有效的提高微生物检验标本质量。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标本 不合格 原因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FBG、2hPBG、HbAlc、BMI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组间护理后的FBG、2hPBG、HbAlc、BMI对比,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27.5%高于B组的7.5%,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80例患者,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对比两组患者在服药后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生活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相对于二甲双胍的疗效更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并且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格列美脲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肛肠科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定活动主题,以月为计数时间段,随机抽查科室10名责任护士每人10次操作并记录操作的合格率,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对活动前后护士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前后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由58%提高到了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肛肠科护士术前清洁灌肠操作的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清洁灌肠 合格率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利拉鲁肽结合格华止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文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本医院2016年度收治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在利拉鲁肽结合格华止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具体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根据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综合护理措施明显提高了治疗质量。结论在利拉鲁肽结合格华止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有非常好的效果,可提高治疗质量,促进患者痊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利拉鲁肽结合格华止 肥胖型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皮肤门诊收治的黄褐斑患者21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治疗组利用强脉冲光进行照射结合敏白灵产品激光修复及淡斑系列产品治疗,对照组利用传统激光法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利用分光光度计将额头与颧骨高处位置L值加以测定,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患者上述两位置L值有所提升,治疗组比对照组提升幅度要大,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对照组总满意率为28.30%,治疗组为50.47%;经过四次治疗后,对照组满意率为76.42%,治疗组为98.1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脉冲光能结合敏白灵激光修复及淡斑系列产品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式,有着副作用小,安全性强的特征,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褐斑 激光治疗 强脉冲光结合敏白灵激光修复及淡斑系列产品治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分了探讨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药物耐受性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从我院2017年度收治的长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先后顺序,先抽取的60例作为对照组,后抽取的6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以及低血糖事件发生几率。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所有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15.0%,对照组患者所有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几率为46.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长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概率,药物耐受性较好。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格列美脲 长期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药物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