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在血象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血铅超标,在有些地区呈现群体性多发性实践,造成了大面积的中毒和死亡事件,因而人们开始重视微量元素铅与人的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对火焰和石墨法测定空气中铅含量的测定过程进行了阐述,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测定精度,但石墨法测定的相对偏差较大。

  • 标签: 火焰法 石墨法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在全血铅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肝素钠抗凝血0.5ml,在微波消化仪器的辅助下进行消化和定容。进样应用原子吸收仪石墨炉进行,峰高定量,对标准物质和血样进行检查。结果对于预防碳在石墨管中堆积以及仪器信号受影响减弱价值显著,同时,还可以对无人血液配置标准及其正常牛血的困扰有效解决。检出的最低浓度为1.5μg/L,回收率的数值介于94.1%-102.7%区间范围内,在样品和标准物质的检验结果上,也相对满意。结论将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在全血中铅含量的测定中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因此,实际使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液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血铅测定方法。方法:选择测定最佳条件,采用5%的4—甲基氢氧化铵做为一种新的稀释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铅。结果:本法的检出限为11pg,相对标准偏差为2.5%~4,4%,回收率为94%~99%。标准曲线在。0~100μg/L范围内线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好大量的日常样品检测,结果满意。

  • 标签: 全血铅 石墨炉子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摘要测量不确定度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是检测工作中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是进行实验室国家认可的的必要条件。本文阐明了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钠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和评定方法,并通过重复6次测定,归纳出其不确定度分量及影响其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重复性检测、标准系列配制和标准储备液。

  • 标签: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钠含量 不确定度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R检验及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与观察。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具有典型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作为试验研究,检验时分别予以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等检验办法。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检出结果。结果PCR检验的检出率与细菌培养法相比显著偏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实施PCR,其检出率比较高,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法
  • 简介:目的:分析宝石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至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宝石谱CT检查的患者3例(男/29岁,男/51岁,女/77岁),3例患者病理诊断结果已知,通过不同的参数图像[碘(水)基图、最佳单能量图像、碘(水)散点图、单能量CT值分布直方图、CT值能量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和病例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作为最终衡量标准。结果:宝石谱CT对于常规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不能检测的小胰岛细胞瘤作出准确的术前定位;宝石谱CT预测性分析肝肾间隙肿瘤的性质;宝石谱CT预测性分析肾癌Fuhrman核分级。结论:宝石谱CT可能提高富血供小肿瘤的检出率,并能对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和肿瘤分级进行鉴别。

  • 标签: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能谱成像 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用即刻种植和常规种植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方法此次纳入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牙齿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其种植方式分组为对照组常规种植,观察组即刻种植,对两组患者各项研究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修复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齿修复时选择即刻种植的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性高,患者修复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即刻种植法 常规种植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谱CT成像的特征,对谱CT用于早期原发性肝癌(HCC)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探究,主要包括谱CT成像的优势以及原理、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以及鉴别、HCC病理分化程度的应用和行介入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等。

  • 标签: 早期原发性肝癌 能谱CT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电摩疗法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例,给予对照组牵引、电针及推拿治疗,给予研究组牵引及激电摩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病治疗中应用激电摩疗法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是颈椎病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可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激能电摩疗法 颈椎病 牵引 电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与化学发光检测泌乳素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纳入进入我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B组采用化学发光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泌乳素的异常率。结果A组检测异常率为14.0%(14/100),B组检测异常检测率为25.0%(25/100),A组检测异常率低于B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泌乳素的检测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其异常率低,有良好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法 化学发光法 检测 泌乳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免疫检验金标与酶联免疫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结核患者、60例肺外结核患者、60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四组对象的血清标本分别进行免疫检验金标和酶联免疫检验和分析。结果免疫检验金标对肺外结核患者、活动性结核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为分别为81.67%、71.67%、8.33%、3.33%;酶联免疫对以上患者的结核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67%、63.33%、5.00%、3.33%;免疫检验金标检出率均高于酶联免疫(P>0.05),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检验金标对痰涂片阳性及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2.11%、72.73%均高于酶联免疫的84.21%、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检验金标与酶联免疫对于临床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明显,前者准确率稍高,采用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

  • 标签: 免疫检验金标法 酶联免疫法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和微柱凝胶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分析,选取2017年11月-2017年12月以来75例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依照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凝聚胺(对照组)和微柱凝胶(观察组)两组,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结果微柱凝集凝聚胺中,不规则抗体标本显著多于凝聚胺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检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组,值得临床检测血液样本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聚胺法 微柱凝胶法 检测 不规则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液分析与显微镜手工在尿常规检查中的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需要进行尿常规检查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两种手法对所有的患者实施两次尿常规的检查,首先对所有患者采用尿液分析来进行检查,然后再采用显微镜手工检查对患者进行检查,将两次的检查结果详细的记录,然后再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数据的对比发现尿液分析患者尿液蛋白率(54%)和隐性血阳性率(68%)要明显高于显微镜手工所检查得到的结果(33%和57%),然而显微镜手工检查所得到的白细胞阳性率却是(63%)要员高于尿液分法所得到的(27%),两种检查方式所得到的尿液阳性率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尿常规的检测中,尿液分析对于尿液蛋白率和隐性阳性率的检查效果要好于显微镜手工,但是在对于白细胞阳性率的检查中尿液分析的效果要强于尿液分析

  • 标签: 尿常规 尿液分析法 显微镜手工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对艾滋病抗体的检出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来本单位进行检测的艾滋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胶体金检测艾滋病抗体,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艾滋病抗体,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现阳性患者22例,阳性检出率73.3%(22/30);实验组发现阳性患者29例,阳性检出率96.7%(29/30),阳性检出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敏感率100%、对照组敏感率84.6%。结论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对艾滋病抗体检验中均有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后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前者,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比较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法 艾滋病抗体 检出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顺产分娩的产妇的母婴结局进行对比分析,分为常规会阴切开分娩组和无保护会阴分娩组。结果对两组产时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两组均未发生会阴III度裂伤,无保护会阴分娩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第二产程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保护母亲身心健康,我们应倡导无保护阴道分娩,降低头位分娩时会阴切开率,故此方法值得推行。

  • 标签: 分娩 无保护会阴分娩法 常规会阴切开分娩法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和多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2015年1月22日-2017年1月22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分别给予一次、多次根管治疗术,探究治疗总有效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的差异性。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47例,并发症发生例数为2例,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较优,P<0.05,差异较为显著。结论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牙体牙髓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推广。

  • 标签: 一次法 多次法 根管治疗术 牙体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应用谱CT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将对应时间段内病理证实的20例不典型结核球与20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谱CT检查,检查后对比其基本情况并做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计确诊39例患者,其诊断准确率为97.5%,谱参数结果则显示不典型结核球、肺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能谱CT应用于不典型结核球与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判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典型结核球 肺癌 能谱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细菌检验中运用革兰氏染色法、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革兰染色法、PCR检验以及细菌培养对患者进行阴道细菌检验,并且对比分析三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与革兰氏染色法相比,细菌培养和PCR检验的检出率均较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但是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检出率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三种方法的细菌检出情况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PCR检验进行阴道细菌检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阴道细菌 革兰氏染色法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技术对失老人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112例失老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失老人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失老人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失老人的肠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老人腹痛、腹胀及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失老人,建立排便反射失老人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老人,Wexner评分为(9.51±0.9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失老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康复护理技术进行干预的观察组失老人生活质量各因素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老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技术能够显著改善失老人的肠道功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技术 失能老人 肠道功能 生活质量 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