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研究不同半导体激光照射方法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将96只家兔随机分为3,6,9,12周四个观察期组,每个观察期又分为相应的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照射能促进轴突再生,改善再生神经功能,以同时照射损伤周围神经部位和相应脊髓节段效果最为显著。

  • 标签: 半导体激光 神经再生 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7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泛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使用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及高。

  • 标签: 泛昔洛韦 半导体激光 带状疱疹
  • 简介:该文在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对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 标签: 高校 全程化 就业.才日导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应用次数、联合用药、使用时间,根据相关标准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妇产科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次数最多的是奥硝唑,占比34.8%,前后依次是头孢替安(16.9%)、头孢唑林(14.7%)、青霉素(12.5%)、头孢呋辛(9.1%)、甲硝唑(7.4%)、克林霉素(4.7%)。单一用药占比35.0%,二联用药占比51.0%,三联用药占比11.0%,三联以上用药占比3.0%。患者术前93例数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0%,其中包括4例术前1~3d内使用,89例术前2h内使用。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其中包括3例术后1d内使用,6例术后1~2d使用,93例术后2~7d使用。根据相关标准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显示,药品种类不合理发生率为9.0%,联合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为7.0%,使用时间不合理发生率为10.0%。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较为普遍,奥硝唑的应用次数最多,且以二联用药为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次数、联合用药以及使用时间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 抗菌药物 妇产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一组是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普通的护理,另外一组是给予心理的护理。同时对相应的心理护理和满意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心理度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临床护理中使用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度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也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救治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9月份——2017年9月份收治的79例产妇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宫腔填纱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对两组产妇治疗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4.65%较比对照组患者的19.44%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止血时间短,降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病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病案管理最重要的解决方案,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病案信息技术进行阐述,并对其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全面分析。

  • 标签: 病案信息技术 医院工作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给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照组30例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经过12周治疗后,FBG、2hBG、HbAlc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FBG、2hBG、HbAlc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胰岛素每天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较中效胰岛素能更好的平稳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是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组患者心理护理,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SAS量表得分和SDS量表得分,以此来评断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的SAS量表得分和SDS量表得分低于常规护理组,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切实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程度,适合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中。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高血压患者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的172例腹部手术后肠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护理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是(8.05±2.00)d,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是2.33%(2/86),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时间平均是(25.40±2.04)d,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是13.95%(12/86),两项指标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患侧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情况可以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来改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影响,让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疗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患者的病情恢复的护理效果,对其效果进行总结评价,促进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脑卒中恢复期并且伴有失眠症的患者共80例,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病情状况均符合本次研究的条件,对观察组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进行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失眠症好转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好转率为75%,由此可见,观察组的临床护理路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恢复期中伴有失眠症患者的疗效具有明显的好转,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护理手段具有显著的成效,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提高睡眠质量,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情,提高护理水平。

  • 标签: 脑卒中恢复期 失眠症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经阴道无齿卵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出血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缩宫素并卵钳钳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及子宫按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分娩2h、2~24h出血量,产后1d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两组患者输血人数及输血量的结果,同时对患者产后2h止血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经阴道无齿卵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具有操作方便、安全,产妇不易发生感染,在术后无并发症等优点。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无齿卵圆钳 钳夹术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0例行手法复位的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实验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起效用时为(1.4±1.0)min,手术用时为(10.4±3.8)min,苏醒用时为(3.5±1.5)min,离院用时为(20.3±4.2)d;实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用时为(1.3±0.6)min,手术用时为(4.1±2.7)min,苏醒用时为(1.2±1.1)min,离院用时为(13.1±2.6)d;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手术用时、苏醒用时以及离院用时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麻醉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的血氧饱和度(SpO2)为(99.2±0.6)%,麻醉后为(92.3±1.1)%,实验组患者麻醉前的SpO2为(99.4±0.4)%,麻醉后为(92.5±0.7)%,麻醉后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明显体动17例(68.0%);实验组患者中发生明显体动1例(4.0%);实验组患者体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具有比较显著的麻醉效果,而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骨折 关节脱位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普拉唑肠溶片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2年1至12月我院选取了62例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1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观察组使用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愈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两周内症状消失率是80.65%,对照组是54.84%。观察组4周末溃疡愈合率是96.77%,对照组是74.1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的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艾普拉唑治疗后的愈合率和症状消失率有所提升,临床中安全可靠,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艾普拉唑 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并总结其防控措施。方法通过调查、检测及分析等方式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化学毒物、噪声、电焊弧光、X射线、粉尘、高温、振动等;汽车灯具总成表面处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甲醇、甲苯浓度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焊接工作所涉及到的电焊烟尘、二氧化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轮圈制造工作、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制造工作所产生的噪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均小于职业基础限定值。结论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注塑、喷涂或涂布、铸造、发泡、焊接、探伤等岗位是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减轻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职业病危害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