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SLNB)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影响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4月间在我院32例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病例,在乳腺肿瘤表面或活检部位周围皮下组织注射99mTc标记的硫胶体,采用核素淋巴显像和γ计数器探测仪检测识别前哨淋巴(SLN),先行SLNB,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32例患者中SLN检出率为96.9%;敏感度为87.5%;准确性为96.8%;假阴性为12.5%;假阳性为0。患者年龄<50岁、原发肿瘤位于乳腺外上象限、术前穿刺活检确诊与SLN检出有关(P<0.05);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SLN检出无关(P>0.05)。结论SLNB具有安全可靠、敏感度和准确性较高等特点,可以正确反映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ALN)有无转移。

  • 标签: 乳腺癌前哨 淋巴结活检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乳腺癌前哨淋巴活检的可行性,设计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活检替代侧颈区淋巴清扫手术方案。方法根据甲状腺癌的病灶位置,纳米碳注射部位的选取是关键技术,注射点选取在甲状腺标本上,或注射点选取在中央区软组织,或选取在颈动脉鞘位置附近,较好的淋巴管染色,找到染色的前哨淋巴进行活检。结果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其中前哨淋巴阴性患者21例,颈侧区淋巴无转移者19例,有2例同侧IV区淋巴有一枚转移,符合率90.4%;前哨淋巴阳性患者29例,同侧颈侧区淋巴转移者29例,符合率100%。结论根据前哨淋巴能够准确的判断颈侧区淋巴转移情况,避免了颈侧区无淋巴转移而实施了颈侧区淋巴清扫,扩大了手术而造成不必要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哨淋巴结 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研究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应用前哨淋巴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本文实验研究的对象为本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手段,即腋窝淋巴清扫术,实验组采用前哨淋巴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爆发率均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应用前哨淋巴切除术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缩短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且手术的安全性较高,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前哨淋巴结切除术 早期乳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哨淋巴活检联合保乳手术应用在老年乳腺癌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研究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哨淋巴活检联合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62.23±14.72)ml、手术时间为(73.63±12.42)min、拔管时间为(7.36±1.15)d、引流量为(100.75±22.83)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应用哨淋巴活检联合保乳手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哨淋巴结活检 保乳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颈淋巴核并皮病性淋巴炎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本科室一例颈淋巴核并皮病性淋巴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皮病性淋巴炎患者大多存在皮肤病病史,临床表现以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肿大为主,少数可同时合并颈部淋巴核。结论对于颈部淋巴肿大的患者来讲,一旦合并皮肤病病史,应该警惕皮病性淋巴炎可能。

  • 标签: 皮病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蓝示踪的前哨淋巴活检术(SLNB)替代腋窝淋巴清扫术(ALND)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和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行SLNB的34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同期42例行ALND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腋下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淋巴水肿发生率、患侧上肢麻木率等。结果SLNB组和ALND组的手术时间、淋巴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间、麻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中位随访23月(6-37月),SLNB组有一位患者于术后22个月出现同侧腋窝淋巴复发,ALND组有1位患者于术后19个月出现胸壁复发。两组患者均无远处转移。结论在S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中,行亚甲蓝示踪的SLNB检出率高(97.05%),复发率低,SLNB与ALND相比组织结构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更短。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腋窝复发 亚甲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根治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比较;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美容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69.3±11.8)mL、手术时间为(71.2±11.3)min、引流拔管时间为(5.0±1.1)d、总引流量为(100.6±12.6)m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1.7±14.6)mL、(93.8±13.4)min、(17.6±2.4)d、(185.4±16.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3.75%比对照组71.88%高(P<0.05)。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手术治疗老年乳腺癌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术中患者出血量较少,且术后恢复较快,可大大缩短引流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 老年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4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清扫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乳房美容效果好(P<0.05)。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活检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中运用,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体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 早期乳腺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技术与其标准化操作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患淋巴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通过标准化的淋巴组织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的免疫运用于组织化学上的染色,对照组患者未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比较各组免疫组化的染色切片上相关请况。结果观察组切片的优良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切片优良率(54.17%),P<0.05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结论通过病理组织运用免疫组化穿刺技术,可明显地提高染色切片整体优良效果,提供更可靠的诊断参考,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淋巴结病理组织 标准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的价值。方法选择58例浅表肿大淋巴患者,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良性病变L/S、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max、Vmin比较(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表肿大淋巴结 阻力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分析,并观察B超对侧淋巴转移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的PMTC患者共24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央区淋巴转移和颈对侧淋巴转移的影响因素,并观察B超对侧淋巴转移的诊断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共72例出现中央淋巴转移,占3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包膜侵犯为PTMC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超诊断为侧颈淋巴的独立预测因素。B超诊断对侧颈淋巴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0.56%和83.33%。结论针对中央区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应提前进行临床干预,高分辨B超对预测PTMC的颈淋巴转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侧颈淋巴转移高危患者需进行侧颈淋巴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B超 诊断 颈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分析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常规超声诊断颈部淋巴肿大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后行超声造影检查和穿刺活检,以穿刺活检结果为依据,分析超声造影检查的效果,计算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疾病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0%、83.0%和88.0%。结论超声造影在颈部淋巴疾病中鉴别诊断中效果明显,具有高效安全、方便快捷且操作简单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淋巴结疾病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肠安颗粒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进行药物的16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中患者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肠安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炎患者而言,采用肠安颗粒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肠安颗粒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超声特点。方法对126个甲状腺癌进行甲状腺和颈部淋巴超声检查,并记录其超声特征。结果病理活检示患者的126个淋巴肿大颈部淋巴中,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为106个,反应性增生肿大淋巴为20个。结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转移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可提高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的超声检出率。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超声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的防治。方法我科2012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共收治471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共出现乳糜漏8例,占1.6%,其中7例采用保守治疗(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1例行手术治疗,现均已痊愈。结论熟悉颈部解剖、提高手术技巧,精细手术操作是减少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发生的关键,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是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引流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 乳糜漏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3例初步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将2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结合超声检查声像图的情况来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出现了显著的淋巴肿大情况,无论是长轴直径、短轴直径还是两者的比值均符合淋巴肿大的诊断标准,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与脐周区域,与对照组数据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炎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可以成为一种关键的辅助检查手段,在今后相关疾病的诊断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频超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鼻咽癌是我国临床上一项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位置主要集中在鼻咽腔顶部及侧壁位置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出听力下降、涕中带血、鼻塞及头痛等。引发鼻咽癌疾病产生因的素较多,与家族遗传、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有直接关系,该种疾病的淋巴转移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不适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鼻咽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为了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了解鼻咽癌淋巴转移的特点及诊断方法具有必要性。本文对鼻咽癌淋巴转移的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鼻咽癌 淋巴转移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分布特征的CT、MR表现。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患者合计30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其CT、MR表现。结果30例患者中,出现壁厚症状者共13例、结节型患者共10例、肿块患者共7例。CT影像学诊断主要特征为低密度;MR影像学诊断特征为TlWI序列上见低信号,T2WI序列上见高信号,DWI序列上随b值升高信号增高。结论对胆囊癌腹部转移淋巴患者而言,行CT及MR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 标签: 胆囊癌 淋巴结 转移 CT MR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的特征性灰阶超声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发现483个淋巴,采用灰阶超声评估其淋巴的分区、形态、边界、淋巴门及内部回声。结果:①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淋巴217个,非转移性淋巴266个;淋巴转移率为31.3%。②217个转移性淋巴经灰阶超声检查显示,143个淋巴的最大径〉10mm,163个淋巴纵横比(A/T)≤2,62个淋巴边界不清;大部分淋巴门消失,其余偏心或狭窄;淋巴内见微钙化的有56个,囊性变的有22个,内部高回声55个。③灰阶超声综合评价转移性淋巴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92.9%,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评估转移性淋巴的灵敏度分别为25.8%、10.1%和25.3%,特异度分别为98.1%、99.2%和98.5%。④颈侧区与中央区淋巴间的超声特征中微钙化、囊性变及高回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钙化、囊性变、高回声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性淋巴评估指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颈侧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性淋巴灰阶超声特征间存在差异。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转移性淋巴结 灰阶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