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高压力无创通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一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ALHF)患者,高压力无创通组(40例)及低压力无创通组(40例)进行无创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高压无创通组HR、MAP、RR、PaCO2、PaO2、pH值、NT—proBNP变化与低压无创通组比较(P<0.05).高压组有效率95%;与低压组对比(P<0.05)。结论高压力无创通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无创通治疗(BiPAP)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设作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5),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无创通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气和PSG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低于对照组,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其中PaO2、AHI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2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CO2、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治疗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具有重要治疗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叠综合征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通治疗中出现腹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无创通治疗呼吸衰竭合并有腹胀的患者70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结果无创通治疗各项指标观察比较,治疗前各指标PaO2、PaCO2、呼吸频率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通治疗方法出现腹胀的可能性较高,需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无创通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治疗 腹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通在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我院胸心外科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有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无创通治疗胸心外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显著,良好降低了不良反应出现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无创通气 胸心外科 急性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在我院医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78例,其中有30例伴真菌感染,剩余48例患者没有伴真菌感染,对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结果真菌感染和患者应用激素、高龄、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并发症以及抗生素联用等有着相关性,真菌感染患者与非真菌感染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为降低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无创通的治疗时常见疾病真菌感染发生率,需要全面分析相应的高危因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 标签: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真菌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CO2和P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改善显著,其中PaCO2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中采用无创通治疗,患者的PaCO2指标水平下降,PaO2指标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阻肺患者家庭无创通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慢阻肺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家庭无创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手段,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后满意度高达97.00%,较对照组患者80.00%高,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我院行家庭无创通治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慢阻肺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无创通,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好于对照组。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改善了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舒利迭联合无创通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98例,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并无创通,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舒利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其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幅度上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极佳的应用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舒利迭 无创通气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方法结合无创通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血氧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无创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血氧分压(PaO2)、PH值等血氧状态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各血氧状态指标、ApacheⅡ评分均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0.5%显著好于对照组的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常规方法结合无创通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氧状态及ApacheⅡ评分,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血氧状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共收治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在对患者使用常规抗炎、平喘措施的基础上,观察组则给予FLEXO型辅助呼吸,并调整吸气压力15cmH2O,呼气压力5cmH2O,吸氧浓度保持在3L/min,维持每天早晚共4小时,在通气过程中应给予舒利迭雾化吸入,确保每日维持两次。对照组同样采用FLEXO型ST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每天早晚维持4小时。两组共治疗72小时,并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等数据变化状况。结果在经过72小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电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各项血气指标、血液酸碱平衡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 呼吸衰竭 舒利迭 无创通气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基层农村进行家庭无创通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名经我院呼吸科住院治疗过,符合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的病人分为家庭无创通治疗组和非家庭无创通治疗组,所有病人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家庭无创通治疗组出院前使用自购家庭型双水平无创呼吸机,适应后即出院。在综合医院呼吸科医生宣教指导下,随时指导呼吸机使用参数及使用时间,以及呼吸机的日常维护。每6个月来我院定期检查,复测血气分析、心率、呼吸频率,对照组的病人除外综合治疗,出院后不行家庭无创通治疗。以18个月为1周期对上述进行评估,对比评估患者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基层农村进行家庭无创通,可延缓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频率恶化幅度。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基层农村进行家庭无创通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脏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扩血管、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7天;将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F、E/A和Tei指数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NP、NT﹣proBNP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其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改善氧血症等,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安全性高且能及时抢救患者左心脏衰竭发病状况,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脑钠钛 心脏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脏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扩血管、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7天;将两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F、E/A和Tei指数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NP、NT﹣proBNP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应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其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改善氧血症等,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其安全性高且能及时抢救患者左心脏衰竭发病状况,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脑钠钛 心脏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采用无创通支持治疗应用脑钠肽与心脏彩超联合评估的情况。方法选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双鼻导管吸氧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无创通支持治疗(观察组,n=50)脑钠肽与心脏彩超联合对效果评估情况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78%,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5)。两组治疗前心脏彩超指标E/A、Tei指数等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BNP指标、NT-proBNP指标无差异(P>0.05),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采用无创通支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促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具有非常积极的使用价值。

  • 标签: 脑钠肽 心脏彩超 无创通气支持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患者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无创通治疗,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按照知信行模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理干预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无创通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的心理干预比较,应用知信行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时进行心理干预,更有利于患者转变治疗观念,提高了无创通的依从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无创通治疗的有效率及对其FEV1、FVC指标影响。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时间在2013年12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无创通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和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进行无创通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值得研究。

  • 标签: 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慢阻肺 无创通气 有效率 FEV1 FVC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呼吸模式在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A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对照组则采用SIMV+PSV模式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以及撤机时间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撤机失败率、重新插管率以及撤机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临床水平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情况。结论此两种呼吸模式在治疗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显示,两种呼吸方式都有明显疗效,并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OPD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两种通气模式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治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部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7)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n=38)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为78.3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治疗法可有效提高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肺功能 噻托溴铵 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
  • 简介:摘要目的对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治疗及患者肺功能变化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来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12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进行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药物治疗基础上,再进行无创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FEVQ%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P<0.01。结论噻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噻托溴铵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无创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I型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