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TRAP)的诊断、监测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该孕妇孕前病史及本次妊娠过程。结果该孕妇于孕12+5周超声检查发现双胎其一胚胎停止发育,孕30周超声确诊为双胎一胎无心畸形,保守处理至孕33+4周因泵血胎羊水过多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分娩后新生儿无并发症。结论对于该类罕见TRAP病例,孕期需要严密超声随访,掌握终止妊娠时机。

  • 标签: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 无心畸形 双胎之一宫内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应用牙周序列治疗疗效。方法抽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26个,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口腔正畸治疗,B组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应用牙周序列治疗,把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记录治疗总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等临床指标的好转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等临床指标好转程度方面的比较,B组患者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统计所得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9.3%(P<0.05);不良反应出现情况为A组3例、B组1例,B组明显少于A组(P<0.05);在治疗总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方面的比较,B组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采用牙周序列治疗能够大大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高,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更加安全有效地改善牙齿功能,值得临床推行与应用。

  • 标签: 牙周炎患者 正畸过程 牙周序列治疗 疗效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牙周序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80例需要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周炎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则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牙周序列治疗,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嵴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综合评定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LI、BI、PD、CAL水平相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患者在正畸的过程中给予牙周序列治疗可以控制炎症、安全性较好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牙周序列 牙周炎 正畸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而心电信号(ECG)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电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也不断地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心电信号分析系统中,影响心电自动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电信号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如随机噪声、基线漂移、肌电干扰以及工频干扰等。由于这些干扰与心电信号混叠,引起心电信号畸变,使整个心电信号波形模糊不清,并对心电各波段的正确识别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影响诊断结果。为了给医生提供清晰的心电图形,以提高分析和诊断的精确性,首先要对心电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使心电数据曲线平滑、特征点突出。因此,选择合适的滤波方法对心电信号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电信号预处理 心电信号分析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在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方法本文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其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的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4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呼吸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上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哮喘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呼吸护理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护理和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基础,值得予以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呼吸护理 常规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包括教育性干预、认知行为干预、行为疗法;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22%,大于对照组的76.60%,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的评分与护理前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水平(P<0.05)。结论术后的心理护理对乳腺肿瘤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术后化疗、巩固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37.6士0.5)d,明显短于对照组(52.3士1.2)d;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宫外孕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并以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评价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发现有50例患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48例,诊断准确率为96.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无创、高效、可反复操作且经济实惠的优势,是临床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宫外孕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外孕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诊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宫外孕的理想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宫外孕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保证门诊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6月的西药门诊处方19524张,对我院的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如西药处方中的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用药的重复,西药联合应用增加毒副作用,西药联合应用降低临床药效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门诊西药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我院门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真正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为促进合理用药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西药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燥质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选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液27种进行试验,阳性对照用组胺,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120例燥质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布按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步骤操作,读取试验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其中1种变应原引起过敏者42例,占35%,2种及以上78例,占65%。其中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以对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例(65.83%)和78例(65%)。结论燥质患者多数有2种及以上变应原引起,其中螨类是本地燥质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的变应原。

  • 标签: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性鼻炎 燥红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输液、心理等一系列急救护理对策后,临床疗效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得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疾病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可继续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剖腹产手术的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性讲解服务,观察组于此基础之上施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抑郁情况、产后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早哺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其抑郁程度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抑郁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多小于30小时,产后出血量多少于500毫升,且有62例(92.00%)产妇选择早哺乳,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术后护理质量,利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推广意义。

  • 标签: 术前健康教育 剖腹产 术后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西药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性,并对其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探究和分析,本文选取了某三级医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的2748张西药药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药剂的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用药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同时抽取2016年间的2874张处方用作研究西药药剂管理措施效果,分析管理前后西药应用的合理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中,实行新的管理措施后西药的合理应用率为明显高于管理前,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此也可以得出结论,必须完善西药药剂的用药制度和管理措施,采用合理用药考核方法,加强对临床医师的用药指导能力的培养工作,对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进行控制,进而有效地提升临床的用药水平。

  • 标签: 西药药剂 合理应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常用心电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9-71岁,平均(46.9±6.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和活动板心电图进行检查,并与临床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确诊心肌梗死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8例、心绞痛8例、缺血性心肌病8例、X综合征8例;经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向量图与活动平板心电检查诊断冠心病准确率分别为70%、70%、80%与80%,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活动平板、心电向量图(P<0.05),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与心电向量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的心电图检查方法不可互换,可产生互补效应。四种心电图方法的组合可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心电检查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对中重度痤疮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75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两组患者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都有明显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价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蓝光交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红蓝光交替照射 药物治疗 中重度痤疮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蓝光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均给予蓝光同时每周刺络拔罐1次,连续治疗12周,并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果80例患者中痊愈39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94%。结论蓝光配合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痤疮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红蓝光 刺络拔罐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蓝光和药物联合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间来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中挑选出10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蓝光联合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结果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都有明显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面部寻常痤疮患者采用蓝光联合药物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还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

  • 标签: 红蓝光 药物综合治疗 面部寻常痤疮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至2017年间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62例患者均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疗程为3个月,3个月之后采用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体积,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孕激素变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值的变化。结果3个月的治疗完成后,对比治疗前的检查结果发现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均明显减小,患者血红蛋白值增加,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肝、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子宫肌瘤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结论米非司酮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减小子宫肌瘤的体积,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在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时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