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疾病行超声弹性成像灰阶+CDFI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通过超声弹性成像以及灰阶+CDFI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敏感性。结果两种超声方式联合使用的准确度为98.33%(59/60)较超声弹性成像的88.33%(53/60)明显高(X2=4.82,P<0.05)。结论在乳腺癌疾病的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技术,其确诊度以及特异性均较高,将超声弹性成像灰阶+CDFI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促进患者的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弹性成像 二维灰阶 CDFI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超声与超声联合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12月进行产检的疑似胎儿畸形孕妇67名进行分析,分别对孕妇进行超声和四超声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结果在本次检查中,67例孕妇中有55例被确诊为胎儿畸形;其中通过四超声的检出畸形的占79.10%,通过超声检出畸形的占56.72%,联合检测畸形检出率为82.09%,结论四超声联合超声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应用价值,胎儿畸形检出率高,各方面优势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四维超声 二维超声 产科检验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应用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该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共计3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先后对患者进行单一的超声检查、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结果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P值小于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式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可以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有效判断。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诊断鉴别子宫腔内病变超声与三超声检查的不同价值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我院收治的存在子宫腔内病变并行经阴道、三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抽取72例,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参照组,将经阴道三超声作为探究组,对比两者临床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此次研究中,经病理检查确诊,72例患者中3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9例为子宫内膜恶变。探究组将3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6.77%),将20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90.91%),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90.00%),7例为子宫内膜恶变(77.78%),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6例(91.67%),出现漏诊误诊6例(8.33%),参照组将26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3.87%),将18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81.8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70.00%),5例为子宫内膜恶变(55.56%),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6例(77.78%),出现漏诊误诊16例(22.22%),在三超声上各种病变均有其形态、子宫内膜受累情况、病变位置以及血流信号的特异性,两组的病变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超声相比于超声,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结果比较 子宫腔内病变 阴道二维 三维超声 诊断与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胎儿唇裂及唇腭裂超声及三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12000例,对所有胎儿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和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正确诊断胎儿11例,漏诊3例;三超声正确诊断胎儿13例,漏诊1例。结论在临床胎儿唇裂和唇腭裂的检查中,为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当将超声检查和三超声检查进行联合使用。

  • 标签: 唇腭裂 二维超声检查 三维超声检查
  • 简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种类繁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常常被误诊,早期诊断可改变患者的预后。为了探讨本病的超声诊断特点,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0-01/2007-06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癌5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69(平均52.7)岁。绝经35例,绝经时间1~18a。腹胀33例,腹痛25例,发现下腹部包块19例,乏力、纳差7例,消瘦5例,不规则阴道出血5例,月经紊乱4例。妇科双合诊检查扪到包块42例,腹水38例。1.2方法患者术前常规行盆腔经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腹部扇扫探头,频率3.5MHz。观察和记录附件肿物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有无包膜及毗邻关系,有无腹水;并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其内部和周边血流情况。2结果本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者42例,不符合者10例,其中不定性3例,误诊7例,分别误为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肿各2例,子宫肌瘤、盆腔粘连性包块、卵巢巧克力囊肿各1例。诊断符合率80.8%(42/52)。本组病例组织学分型:浆液性囊腺癌27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10例;透...

  • 标签: 卵巢肿瘤/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女(雌)性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不同孕周胎儿是否存在畸形问题进行诊断,其主要的方式为超声联合四超声,并分析检测的准确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产妇,入选的产妇共有200例,根据产妇的检查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观察组则联合四超声,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在200例产妇中,出现的畸形胎儿共有15例,其中,在对照组检查方式中确诊了11例,检出率为73.3%。而在经过四超声检查后,则确诊了14例,即检出率为93.3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孕周的产妇进行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的畸形发生情况进行较为真实、有效地分析,其中,联合四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孕周 胎儿畸形 计划生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乳腺肿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超声组和多普勒超声组,分别采用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定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恶性乳腺肿块诊断中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40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诊断,恶性肿块133例,占33.25%,良性肿块267例,占66.75%。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98.50%,多普勒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1.73%,特异度为98.88%。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肿块Vmax、PI、RI水平均低于恶性肿块(12.4±4.1)cm/svs(28.1±5.4)cm/s,(1.1±0.1)vs(1.8±0.2),(0.54±0.08)vs(0.81±0.10),P<0.05。两组患者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的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声像图、血流特点可对良恶性肿块作出有效鉴别诊断。

  • 标签: 二维超声 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及彩超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高频探头超声和彩超检查的腮腺肿块的特征,并将手术后得到的病理结论与之对照。结果超声对腮腺肿块的诊断检出率为100%,将术后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测对比后发现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块的符合率因病理变化。其中对良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87.9%,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4.6%。彩超检查对恶性腮腺肿块的诊断效果显著。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腮腺肿块的占位性病变上的一正确率较彩超高,而彩超检查在判断肿块性质方面应用较为普遍。

  • 标签: 腮腺肿块 二维超声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即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检查结果和准确率。结果相较于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误诊,而且减少了漏诊的发生风险,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良性 恶性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来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0例给予系统超声检查,实验组70例给予胎儿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对胎儿手足畸形进行筛查,观察两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4.29%、95.71%、92.86%;实验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8.57%、98.57%、97.14%,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胎儿手足畸形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中期单胎妊娠孕妇产检中,胎儿畸形筛查是主要检查项目,而应用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较高,能够为胎儿手足畸形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手足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诊断子宫畸形过程中应用经腔内三超声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87例子宫畸形患者所有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经腔内三超声成像以及超声成像,对比两种超声成像技术诊断的价值与效果。结果此本次研究的87例子宫畸形患者,经超声成像诊断后检出率80.54%显著低于经三超声成像诊断后检出率96.55%,P<0.05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经腔内三超声成像应用在诊断子宫畸形中效果显著,可提升诊断检出率,值得借鉴。

  • 标签: 经腔内三维超声成像 子宫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超声造影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93例,共132个乳腺肿块,随机分为三组,各31例(44个)。A组采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B组实施三超声造影诊断,C组采用三超声造影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比较三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A、B两组诊断结果明显低于病理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C组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较A、B两组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实施三超声造影联合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效果较为显著,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三维超声造影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超微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乳腺肿瘤患者39例作为样本。分别采用病理、超微血管成像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方法诊断。观察3种诊断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提示,乳腺肿瘤患者良性率25.64%、恶性率74.36%;超微血管成像结果提示,乳腺肿瘤患者良性率23.08%、恶性率74.36%;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结果提示,乳腺肿瘤患者良性率23.08%、恶性率71.79%。结论超微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方面,检出率均较高,两者具有互补性。临床可视患者需求,对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超微血管成像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乳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诊断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头颅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基础上进行DWI和MRA联合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1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和41例急性脑梗死,DWI上均可显示相应部位脑实质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在MRA中,8例正常,46例发现血管异常,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其中12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及其分支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表现为脑血管局限性轻中度狭窄、分支稀疏,呈枯枝状,并伴有主血管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联合应用DWI和MRA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出早期脑梗死范围及供血动脉血管情况,为脑梗死的分型、早期溶栓及介入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资料。

  • 标签: 急性期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诊断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4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头颅CT、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基础上进行DWI和MRA联合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缺血性脑卒中进行分型,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13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和41例急性脑梗死,DWI上均可显示相应部位脑实质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在MRA中,8例正常,46例发现血管异常,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其中12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及其分支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表现为脑血管局限性轻中度狭窄、分支稀疏,呈枯枝状,并伴有主血管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联合应用DWI和MRA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出早期脑梗死范围及供血动脉血管情况,为脑梗死的分型、早期溶栓及介入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资料。

  • 标签: 急性期脑梗死 磁共振弥散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高分辨率扩散加权成像(readoutsegmentationoflongvariableecho-trainsdiffusionweightedimaging,RESOLVE-DWI)颅脑MRI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值测量的影响,并与常规颅脑扩散加权成像(DWI)进行比较。方法:采用SiemensMAGNETOMAera1.5T超导MRI扫描仪,分别采集43例因头痛、头晕接受头颅MRI检查者的头颅RESOLVE-DWI和常规DWI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共分为5级,客观评价为测量脑组织的信噪比及ADC值,比较2组结果。结果:对于43例受检者,RESOLVE-DWI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明显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SOLVEDWI组脑实质的平均信噪比值明显高于常规D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图像所测得的脑实质平均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OLVE技术应用于扩散加权成像序列能改善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对脑白质ADC值的测量没有影响,可常规用于头颅扫描。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高分辨率 信噪比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目的:总结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和影像表现.方法:回顾108例行MRCP病例,分析总结胰腺分裂MRCP的表现.结果:108例中12例(11.1%)诊断为胰腺分裂,包括5例不完全性胰腺分裂.其中1例因胰腺分裂合并有反复发作性腹痛,1例合并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结论: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MRCP对胰腺分裂可作出明确诊断,对胰腺分裂合并不明原因反复发作性腹痛或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病例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胰腺分裂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影像表现 诊断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40例良恶性椎体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采用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90.00%,高于采用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进行诊断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散加权成像的漏诊率及误诊低于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对良恶性椎体骨折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降低临床误诊及漏诊率,值得研究。

  • 标签: 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良恶性椎体骨折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血氧水平依赖法(b1oodoxygenationleveldependent,BOLD)对比技术的发现和利用,BOLD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已广泛应用于脑功能的研究,且由于其具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无辐射损伤以及可在活体上重复进行检测等优势,成为当今脑功能研究的热点.

  • 标签: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原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