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超声与超声联合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12月进行产检的疑似胎儿畸形孕妇67名进行分析,分别对孕妇进行超声和四超声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胎儿畸形检出率。结果在本次检查中,67例孕妇中有55例被确诊为胎儿畸形;其中通过四超声的检出畸形的占79.10%,通过超声检出畸形的占56.72%,联合检测畸形检出率为82.09%,结论四超声联合超声检测在产科检查诊断中发挥了积极的应用价值,胎儿畸形检出率高,各方面优势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四维超声 二维超声 产科检验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应用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该种诊断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共计30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先后对患者进行单一的超声检查、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结果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阳性检出率,P值小于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超声联合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式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可以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有效判断。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诊断鉴别子宫腔内病变超声与三超声检查的不同价值进行比较。方法从2014-10至2015-10我院收治的存在子宫腔内病变并行经阴道、三超声检查的病例中抽取72例,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经阴道超声检查作为参照组,将经阴道三超声作为探究组,对比两者临床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此次研究中,经病理检查确诊,72例患者中3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22例为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为子宫内膜增生,9例为子宫内膜恶变。探究组将3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6.77%),将20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90.91%),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90.00%),7例为子宫内膜恶变(77.78%),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66例(91.67%),出现漏诊误诊6例(8.33%),参照组将26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83.87%),将18例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81.8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70.00%),5例为子宫内膜恶变(55.56%),与病理结果一致率为56例(77.78%),出现漏诊误诊16例(22.22%),在三超声上各种病变均有其形态、子宫内膜受累情况、病变位置以及血流信号的特异性,两组的病变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超声相比于超声,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的发生,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结果比较 子宫腔内病变 阴道二维 三维超声 诊断与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胎儿唇裂及唇腭裂超声及三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胎儿12000例,对所有胎儿的临床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和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超声正确诊断胎儿11例,漏诊3例;三超声正确诊断胎儿13例,漏诊1例。结论在临床胎儿唇裂和唇腭裂的检查中,为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当将超声检查和三超声检查进行联合使用。

  • 标签: 唇腭裂 二维超声检查 三维超声检查
  • 简介: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种类繁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常常被误诊,早期诊断可改变患者的预后。为了探讨本病的超声诊断特点,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2000-01/2007-06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癌5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2~69(平均52.7)岁。绝经35例,绝经时间1~18a。腹胀33例,腹痛25例,发现下腹部包块19例,乏力、纳7例,消瘦5例,不规则阴道出血5例,月经紊乱4例。妇科双合诊检查扪到包块42例,腹水38例。1.2方法患者术前常规行盆腔经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用仪器为菲利普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腹部扇扫探头,频率3.5MHz。观察和记录附件肿物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有无包膜及毗邻关系,有无腹水;并用彩色多普勒(CDFI)观察其内部和周边血流情况。2结果本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者42例,不符合者10例,其中不定性3例,误诊7例,分别误为卵巢囊腺瘤、卵巢囊肿各2例,子宫肌瘤、盆腔粘连性包块、卵巢巧克力囊肿各1例。诊断符合率80.8%(42/52)。本组病例组织学分型:浆液性囊腺癌27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10例;透...

  • 标签: 卵巢肿瘤/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女(雌)性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不同孕周胎儿是否存在畸形问题进行诊断,其主要的方式为超声联合四超声,并分析检测的准确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产妇,入选的产妇共有200例,根据产妇的检查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观察组则联合四超声,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在200例产妇中,出现的畸形胎儿共有15例,其中,在对照组检查方式中确诊了11例,检出率为73.3%。而在经过四超声检查后,则确诊了14例,即检出率为93.33%。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孕周的产妇进行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的畸形发生情况进行较为真实、有效地分析,其中,联合四超声检查的诊断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孕周 胎儿畸形 计划生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0例乳腺肿块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不同的检查方法分为超声组和多普勒超声组,分别采用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判定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恶性乳腺肿块诊断中敏感度和特异度,比较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400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诊断,恶性肿块133例,占33.25%,良性肿块267例,占66.75%。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98.50%,多普勒超声组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敏感度为91.73%,特异度为98.88%。多普勒超声检查良性肿块Vmax、PI、RI水平均低于恶性肿块(12.4±4.1)cm/svs(28.1±5.4)cm/s,(1.1±0.1)vs(1.8±0.2),(0.54±0.08)vs(0.81±0.10),P<0.05。两组患者在乳腺恶性肿块中诊断的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声像图、血流特点可对良恶性肿块作出有效鉴别诊断。

  • 标签: 二维超声 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疾病行超声弹性成像和灰阶+CDFI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通过超声弹性成像以及灰阶+CDFI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性、准确性以及敏感性。结果两种超声方式联合使用的准确度为98.33%(59/60)较超声弹性成像的88.33%(53/60)明显高(X2=4.82,P<0.05)。结论在乳腺癌疾病的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技术,其确诊度以及特异性均较高,将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CDFI超声的检查结果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促进患者的疾病的诊断率。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弹性成像 二维灰阶 CDFI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及彩超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高频探头超声和彩超检查的腮腺肿块的特征,并将手术后得到的病理结论与之对照。结果超声对腮腺肿块的诊断检出率为100%,将术后病理结果与超声检测对比后发现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块的符合率因病理变化。其中对良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87.9%,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74.6%。彩超检查对恶性腮腺肿块的诊断效果显著。结论超声检查在诊断腮腺肿块的占位性病变上的一正确率较彩超高,而彩超检查在判断肿块性质方面应用较为普遍。

  • 标签: 腮腺肿块 二维超声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即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比较检查结果和准确率。结果相较于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误诊,而且减少了漏诊的发生风险,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良性 恶性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来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0例给予系统超声检查,实验组70例给予胎儿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对胎儿手足畸形进行筛查,观察两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4.29%、95.71%、92.86%;实验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8.57%、98.57%、97.14%,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胎儿手足畸形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中期单胎妊娠孕妇产检中,胎儿畸形筛查是主要检查项目,而应用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较高,能够为胎儿手足畸形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手足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立医院药品零率实施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公立医院从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实施药品零率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药品零率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公立医院的业务总量,增加了业务收入,与实施前对比门诊均次药品使用量有所增长。结论公立医院药品零率的实施,可有效推动了医保制度,完善了药品价格机制,促进药品价格的合理化、科学化、公开化,推动了财政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

  • 标签: 公立医院 药品零差率 实施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拜糖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甲双胍片,实验组服用拜糖,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FBG、2hPG、HbAlc三项指标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用药后两组FBG、2hPG、HbAlc三项指标有明显改善,较用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间FBG、2hPG、HbAlc三项指标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拜糖甲双胍两种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突出,优势相近,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拜糖平 二甲双胍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与奎硫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76例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奥氮组采用奥氮进行治疗,奎硫组采用奎硫治疗。比较两组精神障碍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阳性、阴性症状评分。结果奎硫组精神障碍治疗效果和奥氮组相似,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干预前两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阳性、阴性症状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阳性、阴性症状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奥氮与奎硫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效果相似,安全性相似,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 标签: 奥氮平 奎硫平 老年期精神障碍 效果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氮与喹硫治疗老年期精神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期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奥氮组和喹硫组,各43例。对比两组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用药总有效率对比,P>0.05。组间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喹硫组不良反应更低,P<0.05。结论对比奥氮,喹硫治疗老年期精神病安全性、有效性均高,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老年期精神病 奥氮平 喹硫平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氮联合喹硫治疗老年期痴呆合并精神障碍(BPS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BPS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喹硫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喹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量表及痴呆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EHAVE-AD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联合喹硫治疗BPSD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行为疗效,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 标签: 喹硫平 奥氮平 老年期痴呆 行为及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氮引起脑电图的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单用氯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前后脑电图(EEG)检查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测定,并对EEG改变与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氯氮引起EEG改变率为90.0%,EEG异常改变与性别、病程、亚型、剂量无关,与疗效有关,改变程度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改变愈明显,疗效愈好。结论氯氮引起脑电图改变显示了药物在大脑皮层中的作用和分布情况,对此进行分析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氯氮平 脑电图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奥氮平和喹硫后对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第一组使用奥氮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8周,第组使用喹硫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8周。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睡眠呼吸功能进行检测。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比例以及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对比奥氮平和喹硫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第一组患者使用奥氮治疗后,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比例为(13.3±4.8)%,对比治疗前有明显增高(9.1±4.2)%,并且高于第组使用喹硫的患者(9.8±4.5)%。第一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也有增高(13.5±5.1)次/h,并且明显高于第组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9.1±4.3)次/h。第一组的最低血氧饱和度(78.1±8.1)%和平均血氧饱和度(91.2±4.5)%有所降低,并且明显低于第组患者(83.2±9.4)%、(95.0±3.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治疗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率是27.8%,患者治疗后,第一组出现这种症状的比例比第组高,两组患者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量表有明显的降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奥氮可能对睡眠呼吸功能有不良影响,使用喹硫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奥氮平 喹硫平 阿尔茨海默病 睡眠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抽选在本科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监测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期间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及医生满意例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患者的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和医生满意例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的概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有创血压监测 数值伪差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