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达格列联合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匀分为50例,对照组实施甲双胍方法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体重指数(BMI)等的数值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观察组的各项数值指标都低于对照组的,并且两组患者相比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对比差异变化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采用达格列联合甲双胍的效果较好,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控制病情。

  • 标签: 达格列净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必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60例年龄>60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注射液50ml,2次/d,连用7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死率、疗效、APACHEⅡ评分和平均住院时间。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死亡例数分别为12例(40.00%)和5例(16.67%);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73±2.12)、(13.03±2.92)d;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76.6%;治疗1周后APACHEⅡ总分分别为(14.27±2.73)和(10.20±1.9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必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老年感染性休克的药物,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感染性休克 血必净 住院时间 APACHEⅡ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必注射液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9例,常规治疗方式)与联合组(49例,常规治疗联合血必注射液)。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组别炎性因子水平、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不同组别白介素-6(IL-6)、白介素-15(IL-1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应用血必注射液,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急性重症胰腺炎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必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来我院就诊的5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抗菌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血必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采用血必联合抗菌药物可以更好的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血必净 抗菌 ICU重症肺炎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应用血必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疗法,联合组予以血必注射液辅助西医常规疗法,比较两组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联合组的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的西医常规治疗中予以血必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血必净注射液 常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泊芬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的86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均来自于本院,经确诊时间先后分组,常规组43例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研究组43例应用卡泊芬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0%、74.42%,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LDH、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PaO2、CD4+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O2、BUN、CRE、ALB、AST、ALT、WBC、SaO2等指标对比无异(P>0.05)。结论卡泊芬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卡泊芬净 复方磺胺甲噁唑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必和抗生素联合治疗对腹腔感染患者的效果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腹腔感染患者7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抗生素单纯治疗组(单纯治疗组,37例)及血必和抗生素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8例);同时单纯治疗组又随机分为抗生素对照组(18例)及抗生素PCT指导组(19例);联合治疗组又分为联合对照组(19例)及联合PCT指导组(19例)。所有患者根据基础病情及感染情况经验性应用抗生素,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注射液,抗生素PCT指导组和联合PCT指导组根据血清PCT水平调整抗生素的用量和时间,抗生素对照组和联合对照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其他炎性因子的水平调整用药。观察各组的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及抗生素的平均使用时间。结果腹腔感染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炎性反应相关因子水平都有一定的下降。联合治疗组下降速度更快,其PCT从第3天开始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单纯治疗组(P<0.05),同时联合治疗组的CRP及WBC从第5天开始明显低于相同时间点单纯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单纯治疗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PCT指导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5.7±1.5)d明显低于联合对照组(9.5±1.8)d(P<0.05);抗生素PCT指导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明显低于抗生素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联合抗生素治疗降低了腹腔感染患者PCT、CRP及WBC等炎症因子的水平,并且能改善抗生素对腹腔感染的治疗效果,根据PCT的变化确定停用抗生素的时间点,有利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

  • 标签: 血必净 抗生素 腹腔感染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聚糖( Biglycan, BGN)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方法应用 免疫组织化学及 Western blot法 检测 BGN在瘢痕疙瘩组织及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蛋白 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与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 与瘢痕疙瘩旁 正常皮肤组织比较, BGN 在瘢痕疙瘩组织 中表达增高; 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 , BGN 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和外液 中表达增高。结论 BGN 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

  • 标签: [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二聚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长对于儿童接种类疫苗的意愿及具体影响因素。方法分别于2017年10至12月、2018年3至5月对本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00名家长实施相关调查,研讨家长对于类疫苗的知晓情况、可接受度、接种需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结果分析类疫苗被接受的影响因素,主要可从四个因素进行研究,即家长对于疫苗接种信息关注度、对于接种服务时间的便利性、对于疫苗能否达到预防疾病的知晓情况以及家长眼中预防接种门诊的拥挤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1552名家长(79.59%)有意愿为儿童接种类疫苗,如果类疫苗为免费接种疫苗,其意愿率为92.31%(1800/1950)。结论大部分家长在儿童需要接种的类疫苗问题上是可接受的,而影响类疫苗的具体因素主要与此疫苗知识的知晓以及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有着一定的关系。

  • 标签: 二类疫苗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不同批次首乌藤、制何首乌及XX合剂中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制何首乌、XX合剂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制何首乌、XX合剂的含量测定结果有差异。结论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首乌藤和制何首乌质量有差异,不同批次的XX合剂亦有差异。

  • 标签: 二苯乙烯苷 含量测定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皮汤薰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3例先兆膝骨关节炎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皮汤薰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KOOS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采用独活寄生汤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炎患者予以独活寄生汤口服联合皮汤薰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降低关节僵硬、骨关节炎的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缩短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治疗当中推广运用。

  • 标签: 独活寄生汤 二草二皮汤 膝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分析D聚体的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东亚希森美康公司提供的CA7000全自动血凝对270例常见的疾病:脑梗死(30例)、肺栓塞(30例)、肝硬化(30例)、糖尿病(30例)、肾病综合征(30例)、妊娠(30例)(早孕、中孕和晚孕)、胆石症(45例)、普通高血压(45例)进行D聚体检测。结果分3组:第1组为脑梗死、肺栓塞和肾病综合征组,其D聚体均明显升高,在3000μg/L以上,第2组为妊娠、肝硬化和糖尿病,D聚体结果在300~3000μg/L之间,第3组为普通高血压和非手术的胆石症,D聚体结果在300μg/L之内。结论D聚体结果符合临床第1组者可确定诊断,第2组提示诊断并应注意连续监测,第3组可排除与凝血纤溶激活的相关并发症。

  • 标签: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分析
  • 简介:作为病理技术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甲苯,甲苯是一种有毒无色透明液体,是用于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一种脱腊和透明的液体,实际工作中甲苯用量较大,不仅有毒而且极易挥发。在常温下会使人不知觉中毒,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改善工作环境我们需要通过完善设备和密闭通风措施来降低空气中的浓度,

  • 标签: 二甲苯类/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D聚体测定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病人做D=聚体检测的300例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溶血100例,中度溶血100例,重度溶血标本100例。另对这300位患者立即重抽抗凝血(尽量避免溶血)在没有溶血状态下测定D聚体浓度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D聚体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轻度溶血标本D聚体含量较对照组高约高100-300ug/ml左右,中度溶血标本D聚体含量较对照组高出约400-600ug/ml左右,重度溶血标本D聚体全是较对照组高出约600-1000ug/ml左右,对比差异明显,并且P均<0.05。结论,溶血标本的D聚体值明显增高,造成临床上的正相干扰,假阳性。D聚体作为临床急诊检验项目,对急性脑卒中、心梗、静脉血栓、肺血栓、动脉血栓都具有很好的诊断意义,为了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临床诊断依据,对于溶血标本,提倡采用重新抽取的办法进行处理。

  • 标签: D二聚体 溶血 血栓临床诊断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逆行胰腺导管插管术(ERCP)插管困难患者行次ERCP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ERCP插管困难患者中选取87例作研究对象,在其常规插管失败后,进行乳头预切开,再次尝试插管,若1h后插管操作仍未成功,则择期进行次ERCP插管。结果①本组患者的总体ERCP的插管成功率是93.10%,与首次ERCP插管成功率64.37%相比较高(P<0.05);②本组患者首次ERCP插管时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4.94%,与次ERCP的并发症发生率3.45%相比较高(P<0.05)。结论ERCP插管困难患者行次ERCP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显著提升ERCP插管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可行性均较高,可借鉴。

  • 标签: ERCP 插管困难 二次ERCP 并发症 插管成功率
  • 简介: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其作用是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通过开展第课堂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第二课堂 动手能力 综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次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90例次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总结临床护理体验和结局。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使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服务,让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感增强了,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围手术期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有所贯穿,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几率显著下降,临床中各种护理缺陷得到了控制,减少误差和事故,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二次剖宫产术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