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归纳我科早期产后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科分娩并发生早期产后出血的95例产妇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2.92%,3例行子宫切除,死亡0例,死亡率0%。结论 针对产前高危因素做好针对性护理,遵循积极有效地诊治是早期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早期产后出血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病人的手术麻醉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进一步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方法对医院麻醉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间95例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麻醉前访视,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全部患者术中麻醉效果较好,苏醒早,手术经过顺利,无1例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病人施行麻醉,术前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等等,合理评估其病情,合理、正确实施麻醉,围术期密切监测与处理等措施,对保证老龄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手术 麻醉措施
  • 简介:某院1996年1~12月院内感染病人95例,占同期出院病人11095例的0.86%。经过分析;得出下列结果:①男性感染率(76/7024,1.08%)高于女性(19/4071,0.47%);②各种年龄组中10-19岁组、30-39岁组和≥50岁组的感染率分别为1.14%、1.11%和0.95%,高于其他年龄组。

  • 标签: 院内感染 出院病人 感染率 年龄组 男性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并探讨临床有效的预防性处理。方法对2007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出血的95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妊高症、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子宫下段撕裂出血等也可造成产后出血。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严密观察产程,掌握手术技巧可有效避免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再孕选择不同分娩方式结局,探讨剖宫产再孕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方法事先设计专用表格对剖宫产再孕孕妇来院进行阴道和剖宫产分娩相关情况及前次剖宫产情况进行询问、观察、详细记录,分析两种分娩方式在相关方面的差异、探讨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95例剖宫产再孕再次剖宫产92.63%明显高于阴道分娩7.37%(P<0.001);再次剖宫产手术操作顺利、不顺利分别为78.41%(69/88)、21.59%(19/88);手术意外损伤6.82%(6/84);前次剖宫产指征前5位分别为不详、臀位、头盆不称、胎头下降停滞、胎头机转不良、巨大儿、骨盆狭窄,各占20.5%(18/88)、18.2%(16/88)、9.1%(85/88)、9.1%、9.1%、6.8%(6/88)、3.4%(3/88)。结论因剖宫产技术及麻醉技术提高再次剖宫产大部分较顺利,手术意外损伤较低,但因个别腹盆腔粘连严重会导致意外损伤、手术操作困难,应严格控制首次剖宫产指征。

  • 标签: 剖宫产 妊娠 分娩方式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乳房癌的多形态进行分析,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5例乳腺癌数字乳腺x线摄影资料显示,数字乳腺x线摄影,乳腺癌的诊断评价价值。结果肿块82例,约占86.3%,(块形63例,占76.8%,结节形10例,占12.2%,不规则形9例,占10.9%),肿块伴钙化48例,占50.5%,钙化53例,占55.7%,不对称性密度增高伴结构紊乱67例,占70.5%,乳头凹陷48例,占50.5%,皮肤增厚18例,占18.9%,coopers韧带“牛角征”13例,占13.6%,大导管相7例,占7.3%,乳后间隙受侵23例24.2%,腋下淋巴结转移55例,占57.9%,引流血管增粗迂曲35例,占36.8%。结论乳腺癌具有多种X线表现,肿块,不对称的结构紊乱,恶性钙化,肿块与皮肤增厚,肿块与血管扩张变形,血管扩张和乳头凹陷,皮下脂肪及乳后间隙消失,皮肤增厚,腋下淋巴结转移,因此,提高认识和乳腺癌早期确诊鉴别诊断了非常宝贵的。

  • 标签: 乳腺癌 数字乳腺x线摄影 肿块钙化 乳腺癌的x线
  • 简介:目的探讨95°角股骨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T型或Y型骨折的手术治疗途径及疗效。方法准确整复骨折后用2枚克氏针和辅助钢板维持,确定刃板(即髁钢板的短臂)击入点后固定95°股骨髁钢板,用1枚骨栓进一步加压固定双髁。结果对28例病人经4个月~6年的术后随访,骨折均获愈合,功能优良率达85.7%。结论该术骨折对位准确,内固定牢固,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T型或Y型骨折的理想术与方法。

  • 标签: 股骨髁间骨折 股骨髁钢板 内固定治疗 T型骨折 Y型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临床确诊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发热92例(96.84%),消瘦91例(95.78%)贫血82例(86.31%),咳嗽咳痰65例(68.42%),皮疹64例(67.36%),肝脾肿大56例(58.94%),淋巴结肿大58例(61.05%)等为特征。外周血CD4+〈50x106/L87例,(50~100)x106/L7例,113x106/L1例,52例肝功能指标异常,11例肾功能指标异常,50例伴有回报CT影像改变,48例B超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经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治疗,好转84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5例。结论AIDS合并PSM临床以发热、消瘦、皮疹、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点,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科雷氏骨折应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95例科雷氏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成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针对科雷氏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科雷氏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每年因结直肠癌死亡的患者有1/4的患者年龄大于65岁。由于超高龄患者多数合并各种基础疾病,且应激能力及康复能力降低、消化道及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差,为延长其预期寿命及提高生存质量带来更为严重的挑战,因此手术作为一线癌症治疗策略在该类患者抗癌治疗中的生存获益更加难以确定。如何优化超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诊疗、提高生存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一例93岁超高龄直肠癌患者的诊治经过做回顾性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该病例总结超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特点,探讨超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及趋势,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超高龄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治的认识,为未来相关临床工作提供病例依据。

  • 标签: 超高龄 结直肠癌 疾病筛查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佩戴N95口罩是否会对医务人员的动脉血气数据和短时记忆造成影响。方法:筛选符合入选条件的100名健康的医务工作者,采用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一组佩戴外科口罩,一组佩戴N95口罩。对比佩戴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医务人员的动脉血气和短时记忆评分,研究N95口罩是否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结果:佩戴N95口罩组血气分析出现异常有17例,佩戴外科口罩组均正常,佩戴N95口罩明显会带来呼吸阻力增加,对血气分析结果产生异常影响。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N95口罩组数字广度测试和复杂图形测试评分明显低于外科口罩组,佩戴N95口罩组连线测试所花时间更长、错误次数更多。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佩戴N95口罩会对动脉血气产生一定影响,且佩戴N95口罩容易导致二氧化碳潴留,会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和操作能力,短时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N95口罩 动脉血气 短时记忆
  • 简介:目的评价内镜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0月-2008年11月95例胆道梗阻施行十二指肠镜下各种胆道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引流成功,成功率95.8%(91/95),胆道梗阻症状得到缓解(腹痛缓解、黄疸减退、体温下降),ENBD、ERBD、EMBE疗效满意率分别为93.5%(58/62)、93.5%(29/31)和100%(2/2),恶性胆道阻梗者带瘤生存平均10.2月(3-20)。结论经内镜胆管引流术是解决胆道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它既是胆道良性病变的有效治疗措施,又可延长恶性胆道阻梗者带瘤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梗阻性黄疸 内镜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腾黄健骨片联合仙灵骨胶囊在坐骨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我院 2016年 6月 -2018年 1月期间收治的 95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50例患者,给予腾黄健骨片联合仙灵骨胶囊治疗;对照组 45例患者,给予仙灵骨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明显高于对照组 68.9%的治疗总有效率,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直腿抬高试验、下肢放射痛、腰腿压痛、穴位压痛点等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腾黄健骨片联合仙灵骨胶囊治疗坐骨神经痛能有效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 标签: 腾黄健骨片 仙灵骨胶囊 坐骨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为有效对急救药品进行管理,临床对门诊急救药品使用不同方式管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与2015.7开始对我院门诊部急救药品采用封存、开放两种模式交替管理,对管理前后3个月药品完好情况以及清点药物所需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开放组急救药品清点所需时间为124.6±9.4h,封存组清点所需时间为18.6±3.6h,封存方式管理药品清点时间用时明显少于开放管理,P<0.05;开放组药品短缺现象占14.6%,药品破损占6.3%,药品过期失效为4.2%;封存组药品短缺现象占4.2%,所有药品均未发现破损、过期失效、,封存管理方式药品短缺、过期失效、药品完好情况均好于开放管理,P<0.05。结论封存管理模式可从各个方面优化药品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减少药品损耗、过期、短缺等现象出现,有效降低医院治疗成本。

  • 标签: 管理 封存 开放 药品 急救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