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设计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笔者设计的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掌背侧撕脱伤、烧伤后皮肤瘢痕挛缩手指脱套伤8例,其中应用大“S”型瓦合皮瓣5例,小“S”型瓦合皮瓣2例,连续多个小“S”型瓦合皮瓣1例。结果:8例皮瓣一期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青紫起泡,表面坏死经换药后痊愈。6例随访2~6年,皮瓣的外形、色泽、弹性、柔软度均良好。结论:(1)腹部“S”型瓦合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为双蒂,转移至受区后,血供充足,生长良好,可缩短断蒂时间。(2)皮瓣设计简单,手术操作容易且安全,成功率高,易于推广。(3)因是超薄皮瓣,成活后不需再次手术作分指术和皮瓣修薄术,外观良好,且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腹部 真皮 血管网皮瓣 手外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实施常规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实施强化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环节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实施强化流程管理可提高工作环节质量,降低不合格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外来器械管理 流程改造 工作环节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切取方法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临床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32例,皮瓣面积最大14.0cm×10.0cm,最小2.0cm×1.2cm.断蒂时间为术后5~7天.结果本组32例中的30例皮瓣一期愈合.结论(1)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供重建速度快、成活面积大;(2)断蒂时间以术后第6天为宜;(3)本组应用的耕耘开沟式平行分离脂肪法,利于真皮下血管网的保护,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4)皮瓣质地良好,是修复手创面的较理想材料.

  • 标签: 真皮下血管网 修复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切口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大汗腺清除治疗腋臭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84例采用微切口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大汗腺清除术的腋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手术操作简单,术后随访6~20个月,腋臭气味减淡或消失,并发症少。结论微切口保留真皮下血管网大汗腺清除治疗腋臭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腋臭 微切口 大汗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活性炭生产企业自主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职业病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活性炭尘、一氧化碳、碳酸钠、磷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等,现场检测粉尘检测合格率为50%,化学毒物、高温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进料、压滤、包装、供热、装车等岗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活性炭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前臂真皮下血管网构筑情况,为设计前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8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灌注、防腐后,对前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血供、动脉构筑和静脉回流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肱动脉末段和前臂的桡、尺动脉分别发出多达4~15支细小穿动脉,其外径在0.2~0.9mm之间.筋膜皮穿动脉入真皮下层,在真皮下层形成稠密的真皮下血管网.自此网再分支向浅面的乳头层和深面的浅筋膜层发出分支,分别构成乳头层血管网和浅筋膜血管网,这些穿支通过吻合网相互交通;真皮下静脉也相互吻合成静脉网,然后回流入深静脉.结论可根据临床需要设计成随意或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设计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时可视蒂部的动脉外径制成转位或游离的超薄皮瓣.

  • 标签: 真皮下血管网 皮瓣 前臂 临床解剖学 手术适应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意义。方法:基于双源CTA技术,获取1例宫颈癌患者的Dicom 3.0原始二维断层图像数据集。利用Mimics 10.01软件分别对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以及盆腔静脉血管网进行三维重建并配准融合。结果:构建的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对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及其初级属支进行了清晰显示。结论: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于CTA的在体女性盆腔静脉血管网数字化 宫颈癌 三维模型构建
  • 简介:1临床资料1992--2006年,笔者单位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小儿会阴部瘢痕挛缩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11岁。瘢痕挛缩部位为:会阴部前区、股内侧、外阴部。因瘢痕挛缩,患儿入院时均为身体前屈不能直立,大腿外展受阻,阴部外口被瘢痕覆盖。

  • 标签: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 会阴部瘢痕挛缩 小儿 临床资料 股内侧 外阴部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医院建筑规模逐渐扩大。从我国医院建筑现状进行研究就可以发现,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医院功能的逐渐增加,就导致医院建筑能耗逐渐增高。近些年来医院建筑绿色化改造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绿色化改造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医院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对优化医院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降低医院的能源消耗都有着重要帮助,下面本文将对医院建筑绿色化改造成套技术做一个分析。

  • 标签: 医院建筑 绿色化改造 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分析江苏省疾控中心开展节能改造前的用电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适合疾控中心实际的节能改造措施,通过量化指标对改造前后对比分析,节能效果显著。

  • 标签: 江苏省疾控中心 节电 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80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07月-2021年07月,所有患者均予以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治疗,分析临床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治愈率98.75%,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淤血坏死,但经治疗后也逐渐好转,治疗后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治疗在临床中起到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预防切口瘢痕增生起到了积极作用,恢复手部美观,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手部烧伤 瘢痕挛缩畸形 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 不良情绪
  • 简介:把动物红细胞输用给人,即异种输血,可以缓解目前血源紧张的矛盾,但牛和猪的红细胞与人的血浆发生强烈的凝集反应,不能直接输用.本研究首次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抗原进行修饰改造,并对改造后的猪、牛红细胞进行比较,从而为开拓丰富来源、安全有效的人血代用品奠定基础.使用基因重组的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清除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主要异种抗原-α-Gal抗原,结合使用化学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遮蔽牛和猪红细胞表面的非主要异种抗原-non-αGal抗原,以实现对牛和猪红细胞表面异种抗原的改造.结果:改造后的牛、猪红细胞与人混合血浆的盐水凝集反应消失,具有和人红细胞相似的血清学特征;牛红细胞比猪红细胞脆性低,异种抗原的表达量低,及其他的一些特征说明牛红细胞比猪红细胞更适合作为人红细胞代用品.结论:改造后的牛红细胞与人血浆相匹配,有可能成为人红细胞代用品.

  • 标签: 牛红细胞 猪红细胞 异种抗原 抗原改造 异种输血
  • 简介:[摘要] 目的 提高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早期检测预警能力,提高电子病历书写能力,提升诊疗管理质量。方法 我院门急诊电子病历系统进行结构化设计改造,定义详细的数据元、数据组数据单元,使病历文件的绝大部分内容实现颗粒化存储。结果 升级改造门急诊电子病历书写模板,着重细化了病史、主要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三大方面,丰富了底层数据元,优化了选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结构化存储,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上报。 结论 优化门急诊电子病历的书写逻辑,提高书写质量,方便病历分析统计,统计疾病发病情况,实现早期检测预警。

  • 标签:
  • 简介:我科自1998年至今,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缝合法行腋臭切除术2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7例,女19例,年龄:18~32岁,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者5例,手术治疗失败者1例。1.2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首先剪短腋毛,用美兰在腋毛周边划出边界线切口线,切口线可设计成“圆弧型”,

  • 标签: 临床资料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缝合法 腋臭切除术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传统的放射治疗多通过医生对放射扫描的医疗拍片进行诊断,而诊断医疗拍片的依据是凭借对阅片的认知度与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共同完成,医生的主观判断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工作经验的影响,易出现误诊,此现象是从事相关医学工作的弊端。为避免该问题出现,本文就医院放射科数字化改造与影像发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医院 放射科 数字化改造 影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门诊导诊优化改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门诊导诊优化改造后)和对照组(500例,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导诊优化改造前)。比较两组的导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9.00%)高于对照组(9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门诊导诊 优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