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肝癌晚期患者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韧性评分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坚韧性、乐观、自强及CD-RISC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心理护理 肝癌晚期患者 心理韧性
  • 简介:【摘要】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压力或失败时所表现出的心理适应和恢复能力。近年来,心理韧性成为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心理韧性的概念、发展机制、以及在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逆境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具有高心理韧性的个体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展现出更佳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1-2]。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提升心理韧性,以及心理韧性对个体适应能力的长远影响。

  • 标签: 心理韧性 应对策略 逆境 压力管理 个体适应
  • 简介: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问题逐渐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伤行为是一种极端的自我伤害形式,青少年患者往往以割伤、烧伤、的自残行为来表达内心的压力和困扰。然而,许多青少年在面对这种行为时,其心理韧性可以帮助他们抵抗压力,避免陷入绝望,甚至最终成功地克服这种困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之中进行了老年乳腺癌治疗的86例患者进行研究,实施一般资料问卷以及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对患者实施问卷调查,对其心理韧性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以及肿瘤分期的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对比均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需要提升,其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以及肿瘤分期均会对其心理韧性造成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的心理韧性加以关注,采取各类措施推动患者心理韧性的发展。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心理韧性 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中,实施心理韧性评估,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66例胃癌患者,收治的时间为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6月,对其实施心理韧性问卷调查以及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调查,并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分析,患者的韧性评分为( 63.22±2.03)分。积极重新关注因子在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得分最低 。结论:给予胃癌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进而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 标签: 基于心理韧性调节护理干预 认知情绪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士(以下简称护生)正念水平、心理韧性和临床实践的关系,为提高其临床实践行为提供依据。方法按照自愿原则,对500名护生运用五因素正念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临床实践行为量表进行测试。结果正念水平、心理韧性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管理者及护理教育者可以通过提高护生的正念水平、心理韧性以促进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 标签: 本科实习护士,正念,心理韧性,临床实践
  • 简介:背景:距下关节制动器在儿童平足畸形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尚缺少相关的中长期随访研究。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结果评价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柔韧性平足患者31例(56足),男17例(31足),女14例(25足),年龄8~14岁,平均(12.6±1.2)岁。所有患足均行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比较手术前后的VAS评分、Maryland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满意度调查及影像学正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T1MT)、距骨第2跖骨角(T2MT)、距舟覆盖角(TCA),侧位X线片的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55~63个月,平均(60.5±3.2)个月。2例(2足)因负重出现跗骨窦区疼痛,更换较小型号的稳定器后疼痛消失。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Maryland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末次随访时患者满意度:很满意22例(70.97%),满意6例(19.35%),一般3例(9.68%)。末次随访时T1MT角、T2MT角、TCA角、Meary角、Pitch角、Kite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的中期疗效良好,平足畸形改善效果满意,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型号,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距下关节制动 儿童:柔韧性平足 中期疗效
  • 简介:背景:目前针对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持续存在的儿童柔韧性平足症,跟骨截骨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是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但并没有很多文献报道这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目的:研究跟骨截骨术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跟骨截骨术联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的16例(22足)儿童柔韧性平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15足),女6例(7足),年龄10~14岁,平均(12.8±1.2)岁。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足正位X线片距骨第1跖骨角(talo-1stmetatarsalangle,T1MT)、距舟覆盖角(talo-navicularcoverageangle,TNCA)、距骨跟骨角(talo-calcanealangle,TC),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跟骨距骨角(Kite角)的变化,采用美国足踝医师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比较术前及术后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6±6.6)个月(10~32个月)。2例患者跟骨外侧切口浅表感染,经口服抗生素及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没有感染和神经损伤。术后3个月,截骨面愈合。除1例患者术后3个月负重时,遗留轻度足部内侧疼痛不适,佩戴矫形鞋垫3个月后症状消失。其余患者后足外翻畸形均获得纠正,内侧纵弓重建,术后4个月疼痛明显消失,患足功能恢复满意。较之术前,末次随访X线片各种测量参数除Kite角外,其余均得到明显改善。AOFAS评分从术前(46.3±4.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1.8±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跟骨截骨结合内侧软组织重建治疗儿童柔韧性平足症,可以恢复足的正常力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短期的满意疗效,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平足症 儿童 截骨术 软组织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行为矫正训练后对心理韧性、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相关病例资料,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即25例对照组用常规训练,基于此,25例实验组增加行为矫正训练,就两组患者心理韧性、执行功能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心理韧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的同时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执行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的同时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配合行为矫正训练,既能提升心理韧性,又能增强自身的执行能力,存在着较大的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行为矫正训练 心理韧性 执行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规范化疼痛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从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进行抽取,共计抽取68例参与本文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4例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规范化疼痛护理的34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韧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的运动功能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创伤性骨折 心理韧性 康复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规范化疼痛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心理韧性及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从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进行抽取,共计抽取68例参与本文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4例设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规范化疼痛护理的34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韧性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的运动功能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创伤性骨折 心理韧性 康复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肺癌放化疗期间落实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心理韧性以及护理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接受放化疗的肺癌患者中随机筛选66例展开对照研究,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组后各占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韧性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心理韧性评分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心理韧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肺癌 放化疗 心理韧性 个案管理护理干预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家庭干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心理韧性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计炎症性肠病8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20年4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心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韧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2020年期间选择28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双心护理。结果:观察组心理韧性评分更高,心功能I级(心功能正常)比例更高且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更高(P

  • 标签: 双心护理 老年心肌梗死 心理韧性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距下关节制动术在治疗儿童柔韧性扁平足中的矫形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采用距下关节制动术进行治疗,为患儿进行随访,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病率、手术前后位片距跟角、距-第一跖骨角、侧位片距骨倾斜角、距骨-第一跖骨角变化等。结果:患儿手术治疗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有2例患儿手术出现疼痛,几日后小时,患儿的扁平足足弓塌陷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足部的疼痛感消失。手术后,患儿的后位片距跟角、距-第一跖骨角、侧位片距骨倾斜角、距骨-第一跖骨角变化均低于手术前,Maryland评分则相比手术前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上述指标对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儿童柔韧性扁平足患儿实施距下关节制动术进行治疗,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因此术后并发症较低,矫形效果良好,有效帮助患儿恢复了足部功能,因此距下关节制动术对改善柔韧性扁平足有极好的效果。

  • 标签: 距下关节制动术 儿童患者 柔韧性扁平足 矫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韧性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1-2022.12月,2年内接受血液透析的16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84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84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理韧性评分、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时,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韧性和治疗依从性,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绘画心理技术辅助治疗后对其心理韧性及执行功能的影响,并判定其价值。方法 择80例来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对患者分组(研究组、参照组)开展治疗及护理工作,研究组患者常规治疗+绘画心理技术辅助治疗,参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河内塔实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WCST)、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的综合评分,同时分析不同治疗措施对患者心理韧性及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组间各项研究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而且各组组内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绘画心理技术辅助治疗后,患者心理韧性及执行功能均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患者病症有明显好转,临床有使用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绘画心理技术 心理韧性 执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实施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韧性及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男女病区内选择10例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对入组患者进行干预前的心理韧性评分和社会功能问卷评估,入组后对由医务社工其进行实施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 结果 干预后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且高于干预前(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 心理韧性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接受共情护理联合运动干预对心理韧性以及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82例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GDM患者为对照研究样本,以双盲法为随机分组工具,分成对照组(n=41例,常规护理)、观察组(n=41例,增加共情护理联合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前心理状态评价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联合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具有积极影响,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实现良好妊娠结局,建议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共情护理 运动干预 心理 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