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结合药的补片在大鼠感染模型中的抗菌效果,对其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进行评价,进而探讨新型补片降低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发生率的可行性。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普通聚丙烯补片组(A组),新型药纳米颗粒补片组(B组),并制备大鼠腹壁感染模型,将两种补片置于皮下,对比观察2组大鼠术后3、7、14、28d的伤口感染及愈合情况,并于术后28d处死大鼠,同时切取补片及其周围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术后3d观察到2组均出现炎症反应,伤口红肿、愈合欠佳,A组于术后7、14、28d,均观察到伤口有脓液渗出,伤口愈合差;B组于术后7d观察到与A组对比明显伤口无脓液渗出,愈合情况较好,并于14d,达到完全愈合,无感染迹象。组织病理学观察,术后28d,光镜下聚丙烯补片组依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可见毛细血管生长。结合药纳米颗粒补片组组织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IL-6分析,B组较A组炎症反应明显较轻。结论结合药纳米颗粒补片在大鼠腹壁下感染模型中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远期效果及生物安全性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评价。

  • 标签: 腹壁 动物 实验 载银载药纳米颗粒 抗菌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疗护理对护理质量提升的临床功效。方法:本次调研,以2020.6-2022.6为参考时间段,以本院ICU接诊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治疗,通过数字抽签方式,患者均分两组,一组视为对照组,一组则为实验组,前组,对患者予以日常护理措施,后组,开展疗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成效。结果:以不同护理干预,两组不良事件出现率差异化极大,对照组,发生率46%(14/30),实验组,发生率13%(4/30),对比数据,差值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护理质量分析,从各项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组数值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变化,差异化明显,P<0.05,有统计学习意义。结论:ICU疗护理质量的改善与疗护理干预的应用关联甚大,改善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疗护理 ICU静疗护理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治疗(以下简称疗)SOP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01月~2019年12月,选择行疗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53例行疗SOP,为观察组。记录两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160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观察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患者中,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率较小。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临床应用 效果及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科室疗组对儿科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848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在2021年7-2021年12月期间(在疗小组建立之前)接受治疗,实行整体的责任制护理;2042名儿童(在建立了疗小组之后)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接受治疗,该小组在接受治疗时,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积极的应用精良小组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在完成之后要对科室内疗小组成立前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疗小组在成立之后,患者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疗小组在成立之前满意度为87.32%,而疗小组成立之后满意度为9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儿科病人 静疗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抗生素硫酸钙治疗慢性股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到2016年11月收治的慢性股骨骨髓炎患者21例,其中女性6例,男性15例,年龄在24-60岁之间,平均年龄35岁,病程为6-36月,均为单侧慢性股骨骨髓炎,手术采用彻底清创,药抗生素硫酸钙填充骨髓腔,一期缝合的方法,术后常规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口服中药治疗。术前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观察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等实验室指标的改变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消失,并在随访期间行X线检查观察抗生素硫酸钙吸收情况。结果17例患者感染控制良好,感染未复发,4例患者术后有淡黄色渗出液渗出,经伤口换药及服用中药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8个月。术前与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血沉、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较手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期间X线检查均显示抗生素硫酸钙吸收良好,无感染再复发。结论药抗生素硫酸钙治疗慢性股骨骨髓炎可以有效的控制感染,改善患者症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万古霉素 硫酸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金属材料和一般的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管道支架生物相容性和药性能很差,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管道支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双层复合结构有利于提高管道支架的径向支撑力和药性能。目的:总结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编织的双层复合管道支架的制作方法,探讨制作材料以及编织结构对管道支架的药性能的影响。方法:用聚对二氧环己酮编织内层管道支架,用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外层管道支架。以紫杉醇与阿奇霉素为药剂,测试管道支架药后质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乙交酯丙交酯编织的单层管道支架的药率大于聚对二氧环己酮编织的单层管道的药率,聚乙交酯丙交酯与聚对二氧环己酮复合编织的双层管道支架的药性能优于单层管道支架。

  • 标签: 复合管道支架 可降解 编织 聚乙交酯丙交酯 载药性
  • 简介:目的建立新型药容器组件材料中添加剂(抗氧剂及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提取试验对可提取物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欧洲药典项下色谱条件,以甲苯为提取溶剂,利用HPLC法对药容器的抗氧剂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提取,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药容器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提取量测定,并对2种测量方法进行初步方法学验证。结果氟塑料药液桶和丁基橡胶瓶塞各3批样品均检出锌,3批丁基橡胶瓶塞均检出抗氧剂1076和某未知添加剂;确定该3种物质作为潜在浸出物进行迁移试验考察。结论本文建立的新型注射器药容器中添加剂的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容器中添加剂的提取量检测和质量控制。

  • 标签: 载药容器 抗氧剂 金属元素 添加剂
  • 简介:摘要目的为评价门诊点室护理工作的质量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从事点观察室护理管理工作观察这些患者的满意程度,来考虑提高点观察室护士的素质及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结果在医院的门诊部实施点室护理工作,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结论门诊注射室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服务质量的优劣、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整体评价。

  • 标签: 门诊静点室 护理工作 体会
  • 简介:2005年2月-2006年10月用醒脑治疗急性乙醇中毒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18—67岁。饮酒量100—600ml,乙醇度数38—55度。轻度中毒(以兴奋症状为主)28例;中度中毒(以共济失调症状为主)8例;重度中毒(以昏睡为主)1例。

  • 标签: 急性乙醇中毒 醒脑静 治疗 摘要 兴奋症状 轻度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与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实际经验,对手术室麻醉与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手术麻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一环,要想保证麻醉效果,除了需要麻醉医师合理用药,具有较高的麻醉操作水平之外,还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麻醉体位、患者的情绪安抚、输血、输血等等各项护理配合,这对于麻醉以及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结论手术室护士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

  • 标签: 手术室 麻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使用醒脑的治疗效果。方法以2015年~2017年5月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奥扎格雷钠、观察组醒脑+奥扎格雷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醒脑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应用。

  • 标签: 醒脑静 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24例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护理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79.0%,护理组治愈率为96.7%,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80.6%,护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为98.4%,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效果,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重症肺炎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制备卡介苗的磁性壳聚糖纳米凝胶,并对其表征、药率进行检测。方法选用可生物降解的壳聚糖作为骨架材料,与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β-甘油磷酸钠及卡介苗合成磁性纳米凝胶,并通过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考察卡介苗的磁性壳聚糖凝胶的理化性质及体外磁场响应性。结果成功制备卡介苗的磁性壳聚糖纳米凝胶,磁化曲线提示其超顺磁性,药率16%、包封率23%。结论卡介苗磁性壳聚糖凝胶药率和包封率高,体外具有良好的磁场响应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壳聚糖 卡介苗 纳米材料
  • 简介:背景:研究发现甲壳素是一种比较好的生物材料,但关于甲壳素角膜上皮细胞混合膜修复兔角膜上皮损伤的研究不多。目的:观察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膜对兔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左眼角膜上皮损伤模型,随机分2组,实验组于角膜上皮损伤处植入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膜,对照组植入甲壳素曲率混合膜。植入后1,3,7d,观察角膜上皮损伤面积、眼角膜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①角膜上皮损伤面积:实验组植入后1,3d的角膜损伤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植入后7d的角膜损伤均全完愈合;②眼角膜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植入后7d,实验组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连接紧密,有6层左右上皮细胞层,修复完整,结构整齐,最外层平整光滑;对照组角膜上皮层也和基质层连接紧密,有6层左右上皮细胞层,修复完整,但上皮层层次紊乱,最外层表面不平整;③眼角膜超微结构:植入后7d,实验组角膜上皮细胞细胞为六边形,排列较紧密,细胞表面平整;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也为六边形,表面不平整,细胞之间有间隙;④结果表明:角膜上皮细胞甲壳素曲率混合膜可促进大白兔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

  • 标签: 上皮.角膜 多糖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甲壳素
  • 简介:摘要 : 近年来, pH/酶、 pH/ATP、 pH/pH、氧化还原 /氧化还原、 pH/磁场、光 /氧化还原等双响应性药体系被广泛用于肿瘤靶向智能递送药物,该体系能使肿瘤药物靶向积累在肿瘤部位,且在肿瘤部位及癌细胞中缓慢释放,本文探讨了双响应性药体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未来研究可将多重响应性应用于肿瘤治疗中,以设计出能精确“按需”释放和治疗效果更强的药体系。

  • 标签: [ ]肿瘤治疗 双响应性 载药体系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