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7月-2023年5月收诊的22例非自杀性自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研究组进行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结果:干预三个月后,研究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三个月后,研究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三个月后,研究组利己社交、自我负强化和情绪表达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实施青少年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患者非自杀性自伤动机,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 标签: 青少年 认知行为疗法 非自杀性自伤 情绪 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颈椎病一般的发病群体是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科技的进步,颈椎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趋于年轻化。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生多由于外伤和慢性劳损造成,同时环境、感染和先天发育因素也不能忽视。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病程一般较短,且病情进展较快,容易反复,且临床表现多为头颈部僵直、肩颈部酸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通常是关节囊、椎间韧带的平衡失调及肌肉张力下降,引起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异常,降低对颈椎的支撑和保护,引发颈椎正常弧度丢失。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会降低生活质量,造成身心上的双重伤害。因此,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非常重要,若未引起重视,致病危险因素长时间存在,则有加重颈椎损伤的可能。

  • 标签: 青少年颈椎病 病因 诊断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病前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1名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及其父母(研究组)与57名正常青少年及其父母(对照组)采用家庭评估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青少年病前与父母、同学或老师人际关系不良,早年负性生活事件及父母关心与控制两个方面有问题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父母有焦虑、抑郁问题,教育能力受损者占44.3%,情感表达困难占6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父母教育态度与各自婚姻关系感受呈正相关,研究组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占5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6%(P〈0.05)。结论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制定青少年抑郁障碍预防及早期治疗策略时需考虑家庭危险因素与高危人群。

  • 标签: 抑郁障碍 青少年 家庭因素 家庭评估问卷
  • 简介:摘要:颈椎病一般的发病群体是 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随着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科技的进步,颈椎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趋于年轻化。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生多由于外伤和慢性劳损造成,同时环境、感染和先天发育因素也不能忽视。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病程一般较短,且病情进展较快,容易反复,且临床表现多为头颈部僵直、肩颈部酸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通常是关节囊、椎间韧带的平衡失调及肌肉张力下降,引起椎间盘应力分布的异常,降低对颈椎的支撑和保护,引发颈椎正常弧度丢失。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还会降低生活质量,造成身心上的双重伤害。因此,青少年颈椎病的预防非常重要,若未引起重视,致病危险因素长时间存在,则有加重颈椎损伤的可能。

  • 标签: 青少年颈椎病 病因 诊断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睡眠特征,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基本情况问卷、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焦虑量表(GAD-7)、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进行情绪及睡眠的问卷调查,分析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的睡眠特点。结果: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焦虑三组,三组比较,发现三组在匹兹堡睡眠总分、睡眠质量主观体验、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性、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抑郁四组,四组比较,发现四组在匹兹堡睡眠总分、睡眠质量主观体验、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焦虑程度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在睡眠质量主观体验、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性、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中存在差异,焦虑情绪越重,睡眠障碍在上述差异中越明显。不同抑郁程度的青少年情绪障碍患者在睡眠质量主观体验、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中存在差异,抑郁情绪越重,睡眠障碍在上述差异中越明显。

  • 标签: 青少年 情绪障碍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当代青少年学生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抑郁问题,本文总结了青少年学生抑郁的前期识别,并对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阐述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 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视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有近视。近视程度的增长、眼轴的延长会引起不可逆的眼底改变,最终导致低视力和盲1。近视的预防和控制也因此受到了政府和家庭的重视,但目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的手段较少,西医方面主要有配戴眼镜、滴眼液的使用等。以下就青少年近视在西医方面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治疗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滴眼液
  • 简介:摘要现今社会,温饱问题已经普遍解决,面临的更多的是精神心理层次方面的更高需求,加上我国国情重男轻女、独生子女、二胎政策等等,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希望能引起重视。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情绪障碍 治疗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近视人口约14亿,其中我国近视人口达6亿,青少年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且仍然不断呈上升趋势。近视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近视的危害以及导致近视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而后提出了几点防控近视的措施,希望可以引起全民对护眼的重视,帮助青少年更加清晰的了解发生近视的原因,做到更好的预防及矫正。

  • 标签: 青少年近视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青少年在螺旋CT检查下的放射防护的作用与如何减少青少年个人辐射。进行对比实验,在征得同意后设立两个组,每组随机50名患者,使用热释光剂量仪器在非检查区域与敏感器官区域进行检测。一组实行常规防护,一组给予最佳优化防护。结果常规防护区域接受剂量差别几乎为0,而优化防护区域接受剂量明显低于非优化防护区域接受剂量(p

  • 标签: 青少年 CT检查 防护 敏感器官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青少年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眼睛保健就成为家长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视力不良是我国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青少年进行视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斜视、近视、远视等高屈光不正的疾病。本文通过2019年~2020年对四川省三台县部分学校学生进行视力筛查的数据分析,提出造成视力异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标签: 青少年 视力筛查 预防措施 近视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焦虑状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积极的家庭支持、良好的沟通和情感表达与青少年焦虑状态呈现负相关。相反,家庭冲突、亲子关系不和谐等负面因素与青少年焦虑状态密切相关。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高家庭支持力度,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这些发现为制定针对青少年焦虑问题的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了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标签: 家庭环境 青少年 焦虑状态 心理健康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措施,着重考察其与成长环境、社会压力等因素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广泛的文献综合分析,发现了青少年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干预方法,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心理评估工具的应用、建设更加完善的家庭和学校支持体系等。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认识,也为实践中的干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借鉴。

  • 标签: 青少年心理问题 早期识别 干预措施 成长环境 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