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针灸推拿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灸推拿的共同特点体现在其共同的腧穴基础、相似的解剖生理学基础、、近似的治疗方法和较好的互补效应。针灸推拿对人体的益处在于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疗效,且治疗方法温和。同时,中医药在医学临床中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与针灸推拿治疗结合治疗,可以收到更好的疗效。本文通过对针灸推拿以及中医药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了二者结合治疗的病例,肯定了针灸推拿结合中医药治疗的价值。

  • 标签: 中医药 针灸 推拿 病例分析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98-01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应用针灸推拿手法联合中药湿热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针灸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联合中药湿热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来说,应用针灸推拿手法联合中药湿热敷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被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针灸推拿 中药湿热敷 神经根型 颈椎病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6-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中风患者早期运动功能康复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200名,并将该20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位100名。对于对照组的100名患者采用西医干预治疗的治疗方案,对观察组100名患者采用以针灸推拿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风患者治疗后14d的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分(98.10±39.71)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1.11±35.26)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效果良好。结论以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为主的康复疗法对脑中风患者运动恢复功能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针灸推拿 脑中风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4-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颈椎多节段间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4例颈椎多节段间突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感染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了脑脊液漏,有2例患者出现了再关门,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7%,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颈椎多节段间突出疗效满意,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固定 颈椎多节段间盘突出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效率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在采取对照治疗后,两组患者周围性面瘫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经过加用康复训练治疗后,临床显效率为87.5%,显著优于对照组6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痊愈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治疗组痊愈患者集中于2、3疗程,而对照组痊愈患者集中在3、4疗程,前者时间显著优于后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同时联合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能够显著提高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周期,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治疗 康复训练治疗 周围性面瘫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疗效,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Bridwell评分为(77.10±10.26),对照组患者的Bridwell评分为(54.23±12.73);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康复治疗 眼见盘突出症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27-02
  • 简介:目的:探究应用中医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顽固性呃逆患者56例,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针灸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患者各项体征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患者仅治愈15例(53.57%)。试验组患者在初次针灸治疗后痊愈26例(72.22%)。第二次针灸治疗后痊愈7例(19.44%)。第三次针灸治疗后痊愈3例(8.33%)。结论中医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逆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针灸 顽固性呃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手法对针灸疗效的影响,以期为针灸的临床使用提供有效指征。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脾胃虚寒以及肾阳虚等其他疾病患者50例,通过比较不同针灸手法的临床针灸效果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性。结果根据患者疾病虚实情况,对症采取补法与泻法,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其中38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退,11例显著改善,1例无效,后期诊断分析,是受到合并疾病干扰影响所致。临床有效率为98.0%。结论根据患者病情虚实情况,合理选用针灸手法,才能提高临床针灸效果,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针灸手法 针灸疗效 补法泻法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搜集2012年2月-10月期间医院诊治的80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安慰针组,每组40例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后但无抑郁的患者共40例作为无抑郁组。所有的患者均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方式,并同步进行康复训练,但是针刺组同时加用针灸治疗,安慰组给予邻近假穴刺。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发现,针灸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帮助其恢复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结论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

  • 标签: 针灸治疗 急性脑中卒 抑郁障碍
  • 简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于L3、L4以上椎间盘变性,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纤维环刺激或压迫神经、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为临床的常见、多发疾病,据统计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0%。其发病早期表现为腰痛及下肢麻木、感觉障碍、行走无力等不适,不及时治疗晚期可导致瘫痪等严重后果。

  • 标签: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针刀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颈部牵引加针灸推拿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5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针刀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明显减少治疗时间,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刀 推拿治疗 牵引
  • 简介:目的评价CT和MRI诊断非外伤急性眼球突出(NTA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NTAP的临床资料、CT及MRI表现。结果42例NTAP中,14例眼眶自身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8例、炎性假瘤肌炎4例及视神经炎2例,影像学表现为眶脂体模糊片影、眼外肌及视神经增粗。20例鼻源性眼眶感染,包括毛霉菌病1例、骨膜下脓肿10例及鼻窦黏液囊肿9例,表现为眶尖不规则片状T2WI低信号、沿眶壁边缘清晰低密度影及突入眶内的囊性病变,伴相邻鼻窦炎。眶内血肿5例,CT及MRI表现符合出血演变。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3例,表现为眼上静脉增粗及海绵窦扩大。结论CT及MRI诊断NTAP病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突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评价发散式冲击波(RSWT)治疗间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3例间源性下腰痛患者进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配合适当的卧床休息和躯干核心稳定肌功能锻炼,比较治疗1w、2w及治疗结束后1月、3月随访时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w、2w、1月、3月不同时段所观察记录VAS疼痛分值及Oswestry功能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可有效缓解下腰背部疼痛并能改善腰部功能,其近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并行进一步前瞻对照研究。

  • 标签: 发散式冲击波 间盘源性下腰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均联合中医骨伤手法和独活寄生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68例患者治愈26例,显效34例,进步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2%。结论应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独活寄生汤 腰间盘突出中图分类号R446.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46-01
  • 简介:摘要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从情志护理、日常生活起居、饮食调护、腰椎牵引、中医理疗、用药护理、出院指导、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辨证施护。结果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疗效果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药护理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常见,以腰(L4,5)、L5/骶(S1)椎间盘发病率最高。中医辨证则为外感六淫、跌扑损伤或肝肾亏损而致气滞血瘀、经脉闭塞不通或筋脉失养而发。笔者依据国内标准随机遴选179例,对其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中医辨证的关联性作初步探索和分析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辨证 CT影像 影像学特征 外感六淫 气滞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