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患并女.58岁.反复进餐后胸骨后疼痛伴胸闷20天,为烧灼样疼痛。向后背部放射,含服硝酸甘油约5min后可缓解;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体检、常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平板运动心电图可疑阳性。

  • 标签: 冠状血管畸形 冠状血管造影术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保护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非心脏手术ASAⅡ~Ⅲ级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3组,1组为丙泊酚TCI组,2组为依托咪酯TCI组,3组为依托咪酯TCI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术后6h、术后24h及术后48h三组患者的SBP、DBP以及HR的变化,同时记录各个时间点患者心电图变化以及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检测值;然后进行各个时间点数值的对比比较。结果麻醉中1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2、3组(P<0.05);术后6~48h内,3组心率明显比1、2组慢(P<0.05);麻醉前麻醉后比较3组的cTnI数值明显低于1组(P<0.05);1组和2组心电图中ST-T的改变相比较3组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麻醉相比丙泊酚和依托咪酯靶控输注麻醉,能够降低术后血清肌钙蛋白的升高,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 标签: 依托咪酯 硬膜外麻醉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影响的原因和措施;方法可以对临床生化检验的三个阶段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检查,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结果通过严格的控制临床生化检验的整个过程,使得检验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通过对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控制,为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相关参考价值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影响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护理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对急诊科2012年1—12月500份护理病例,采取每月定期及随机检查方法,对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总结归类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提高了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基本达到书写规范要求。结论通过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提高了文书书写质量,有效减少了因书写中出现失误而导致的纠纷。

  • 标签: 急诊 护理记录 缺陷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X线钼靶诊断乳腺病变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超声X线钼靶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乳腺病变中,有38例增生性结节患者,超声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经T检验,P值为0.0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6例乳腺囊肿患者,超声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值为0.0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纤维腺瘤,超声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经T检验,P值为0.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8例乳腺癌患者是,超声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39%,72.26%,经T检验,P值为0.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X线钼靶诊断乳腺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肿块性质时,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相对于良性肿块的诊断,超声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肿块和乳腺癌,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 标签: 超声检查,X 线钼靶,诊断,乳腺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钼靶乳腺摄影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患者采用钼靶乳腺X摄影和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和诊断,并且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这56例患者中,其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检出的异常图像有40例,其中25例被诊断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率为62.5%(25/40);使用钼靶乳腺X摄影检查出现的35例异常图像,其中12例被诊断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率为34.3%(12/35)。两组患者的诊断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率非常高,然而钼靶乳腺X摄影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上采用钼靶乳腺摄影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钼靶乳腺X 摄影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良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超声X线钼靶诊断乳腺病变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经手术或穿刺明确病理诊断的乳腺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超声X线钼靶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乳腺病变中,有38例增生性结节患者,超声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56.72%,47.23,经T检验,P值为0.08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26例乳腺囊肿患者,超声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值为0.0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纤维腺瘤,超声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68%,71.09%,经T检验,P值为0.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8例乳腺癌患者是,超声X线钼靶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0.39%,72.26%,经T检验,P值为0.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X线钼靶诊断乳腺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鉴别肿块性质时,两者各有优势和不足之处。然而,相对于良性肿块的诊断,超声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肿块和乳腺癌,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 标签: 超声检查,X 线钼靶,诊断,乳腺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成人多囊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15例资料完整的多囊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多囊肾患者CT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成人型多囊肾CT表现肾脏常显著增大,肾实质内布满多数大小不一的囊状低密度区,肾孟盏夹于众多囊肿之间,大多为双侧性,晚期病例肾实质常显影不良。结论CT检查是诊断多囊肾的一种可靠方法。

  • 标签: 多囊肾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分别以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由护理前的(55.2±8.3)分下降至(54.3±7.6)分,SDS评分由护理前的(55.4±7.3)分下降至(54.2±7.5)分;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由护理前的(55.6±8.2)分降低至(35.6±5.8)分,SDS评分由护理前的(55.7±7.2)分降低至(35.2±5.5)分,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12例对护理非常满意,17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实验组中,30例非常满意,9例基本满意,1例不满意,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血管病变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内毒素水平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抗氧化能力差别,探讨乳果糖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7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根据内毒素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体内抗氧化水平;并随机分为乳果糖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清抗氧化能力、血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内毒素血症阴性患者(内毒素水平〈45ng/L)内毒素血症阳性患者(内毒素水平≥45ng/L)比较.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27、-3.47,P均〈0.05),而-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内毒素水平MDA水平呈正相关(r=0.57,P〈0.05),内毒素水平SOD和NOS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62、-0.30.P均〈0.05)。乳果糖治疗组治疗后血中SOD水平和NOS水平明显升高,MDA和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88、-3.12、4.69、3.74,P均〈0.05)。且对照组治疗后比较,SOD水平升高,内毒素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08、3.19,P均〈0.05),但两组治疗后MDA和NO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63、-1.54,P均〉0.05)。结论乳果糖能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氧化系统损伤,可能与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有关。

  • 标签: 乳果糖 抗氧化 慢性病毒性肝炎 内毒素
  • 简介:本文通过对2006年3月~2007年3月经临床治疗、手术、病理证实的160例急诊患者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在临床急诊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患者均为我院诊治的急诊患者,其中男50例,女110例;年龄8~58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疼痛症状,部分伴发热等症状。

  • 标签: 急诊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脊柱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120例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运用骨算法对患者进行薄层重建,然后再在工作站上进行螺旋CT横轴位、MPR和3D重建,分析外伤患者脊柱影像学资料。结果在120个外伤病例中共检出158个椎节骨折,采用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MPR、VR重建图像能够清晰得显示出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的类型、骨折的程度、骨折碎骨片移位情况及椎管狭窄等。结论多层螺旋CT能快速、准确、全面地诊断出脊柱骨折的情况,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以及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脊柱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蛹虫草即北冬虫草的简称,生在半埋伏于林地上、土壤中的鳞翅目昆虫的死蛹上,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及吉林、河北、陕西等省。其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野生冬虫夏草极为相似。蛹虫草具有催眠镇静、益肝肾、补虚损、防癌、抗癌、止血、化痰、平喘、美容、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

  • 标签: 蛹虫草 养生保健 价值
  • 简介:摘要近几年,很多人是“谈艾色变”,因为艾滋病极强的传染性以及不可治愈性是每一个人都深感恐慌。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途径治愈艾滋病,而每年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却在递增。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目前的艾滋病流行现状,并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希望对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现状 特点分析 检测方式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在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效果。方法对自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来我院接受护理并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的60例患者的病历以及护理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恢复率,并发症情况以及禁忌等,将所得数据整理成表格,得出结果。结果为这60例患者采用了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护理方式,其中置管一次性成功的有53例,由于封管操作不规范造成了管道阻塞的有5例,患者在接受护理中出现并发症的有3例。结论对于外科临床护理中采取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方式,只要操作的方法得当,能够严格按照规范去操作,在置管后还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监护,避免出现并发症这样做对于患者的恢复起到了正面作用,有助于增加患者的恢复率。

  • 标签: 静脉置管 外科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脑创伤后孕酮对脑组织的作用。方法选择雄性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20只,仅开骨窗,不损伤;损伤组20只,制大鼠自由落体脑撞击伤模型;给药组20只,应用孕酮处理。在伤后8h、24h及48h测量各组脑组织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结果与损伤组比较,给药组在伤后24h、48h脑含水量及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酮对大鼠脑创伤早期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孕酮 创伤性脑损伤 MDA SOD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开始注重自身隐私的保护,这给医护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医患伦理关系的问题。如何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隐私、避免侵权现象出现、维护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等问题亟需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并努力在临床中着手解决。本文中,将对神经外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隐私保护要求及伦理要求进行阐述,并做简要分析。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神经外科 伦理
  • 简介:目的研究microRNA-2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上皮问质转化(EMT)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手术切除的4l例胆管癌标本及10例行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癌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icroRNA-21以及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microRNA-21EMT的关系以及microRNA.21的表达对临床预后评估的价值。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胆管癌组织中microRNA-21的阳性表达率为63%,高于癌旁组织的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324,P〈0.05);microRNA.21的表达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和(或)脉管浸润密切相关(X2=6.365,0.552,11.896,P〈0.05),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X2=0.322,0.588,0.510,0.256,P〉0.05)。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分别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和(或)脉管浸润相关(X2=4.630,5.512;6.600,7.152,P〈0.05),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X2=0.266,0.013,0.067,0.666,0.003;1.036,0.997,1.808,2.997,0.812,P〉0.05)。同一批胆管癌组织中microRNA-21表达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73,0.614,P〈0.05)。术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croRNA-21低表达者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高于microRNA-21高表达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9,4.376,P〈0.05)。结论microRNA-21在胆管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可能通过诱导EMT的发生来促进胆管癌的浸润和转移;microRNA-21可以反映患者的预�

  • 标签: 胆管肿瘤 MICRORNA-21 原位杂交 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