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元旦至2003年8月,我中心已成功利用民用直升机开展急救转运重伤病员8例。其中外伤5例,烧伤2例,急性脑出血1例。我中心早在此项业务实施初期就已对医疗舱中的急救设备配置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初步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选配标准,并形象地将按标准配置后的医疗舱称之为空中重症监护室(AICU)。

  • 标签: 急救医疗设备 急救转运 伤病员 重症监护室 烧伤 急性脑出血
  • 简介:目的调查四川省双流县镇级医疗单位医疗设备配置现状,为下一步探讨小康型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提供基线数据。方法根据国家关于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设计调查表,调查双流县24家镇级医疗单位(3家中心型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18家一般型卫生院),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分层分析。结果3家中心卫生院现有设备配置均优于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一般型卫生院现有设备配置低于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家镇级医疗单位急救设备如除颤仪、呼吸气囊、气管切开包配置情况较差;医疗计量设备年检率较低,2010年95.8%的镇级医疗单位共计127项医疗计量设备申报并接受年检,仅黑白B超、X光机二项设备总年检率在60%以上,血细胞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生化仪总年检率介于50%~60%之间,尿液分析仪总年检率最低仅4.5%。结论镇级医疗单位急救设备配置亟待加强,应提高医疗计量设备年检率,保障医疗设备使用安全及仪器检测的准确度。

  • 标签: 四川省双流县 镇级医疗单位 医疗设备配置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研究期间内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的药物常见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深入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物常见差错情况,通过应用有效的改善策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稳步提升。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药物常见差错事件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总结发生药物常见差错事件的具体原因并应用对应的改进举措。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常见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具有多样性,其中主要原因包括审方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排药不当以及药物配置错误等。在应用对应的改进举措,例如加强培训、完善管理后上述情况均有所改善。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配置药物出现差错的影响相对严重,其中审方错误以及配置错误等均为常见的差错原因,在应用改进措施后可有效降低配置药物差错的发生可能性,可以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物常见差错 药品管理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以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的相关数据,包括差错类型、原因和影响等。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药物选择错误是最常见的差错类型,并且人为操作疏忽与缺乏培训和技能更新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差错的影响包括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差错类型的防范对策,如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更新、引入智能辅助系统等。研究结论强调了这些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并为静脉配置中心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改进建议,以减少液体配置差错的发生和影响,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质量。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配置差错分析,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配置中心儿科静脉用药配置常见问题及效果。方法:通过PIVAS分析儿科静脉用药配置中常见问题,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建立科内规章制度、完善流程并加以严格执行,令静脉配置各环节紧密衔接。结果:就静脉配置中心儿科静脉用药配置常见错误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策略。结论:有效干预措施在儿科静脉用药配置中的应用,能够对药物进行规范调配和安全使用,为儿童静脉输液的安全性提供保证,促进静脉配置中心工作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儿科静脉用药 静脉配置中心 配置错误 常见问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PIVAS配置人员不同调配模式下普通药物平均配置时间现状,掌握当前每个配置人员的平均配置速度,根据不同的配置任务,合理安排配置人力资源,保证配置安全,提高配置质量。方法 把我院PIVAS配置人员根据当天配置任务总量,随机分组,利用医院HIS、科伦mate系统中统计的数据,计算不同调配模式工作人员配置人员平均配置时间,针对同种、不同种药品,同组配置人员、不同组配置人员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采取一对一辅助调配模式,与单筐一人调配模式相比,能显著提高调配效率。结论 掌握我院PIVAS配置人员不同调配模式下普通药物平均配置时间,有利于配置质量同质化 ,更能为临床科室提供保质按时的配置服务。

  • 标签: 配置时间 PIVAS 普通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六西格玛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8年1~6月期间未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时为对照组;选择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8年7~12月采用六西格玛管理后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之间的静脉药物配置前后的差错次数。结果观察组配置前、配置中差错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配置过程中采用六西格玛管理能有效降低配置过程中差错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六西格玛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药物配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静配中心药物调配技巧,提高药物的调配质量和效率。方法回顾总结我院静配中心药物配置工作细则,分析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先后的改进方法及其效果,选择有效的调配方法,寻找科学、合理的调配技巧。结果对调配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和改进,得出优质高效的配置方法。结论规范和改进静配中心的药物配置工作,有效提高药物配置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静配中心 药物调配 质量 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三升袋营养液配制的室内要求、配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并总结在三升袋营养液配制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方法 分析三升袋营养液的配置室要求、配制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总结配置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配液方法。结论 通过对三升袋营养液进行研究与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高效配制方法,提高静配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了静配中心的人力资源,使输液配置的质量和效率有效提高,值得在医院配置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退药现状和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2021年1月 1日至 12月31日内产生的退药数据,统计各科室退药医嘱数和医嘱种类,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1月到12月PIVAS收到的医嘱总数是53462帖,退药医嘱数量5994帖,退药率 4.18% ,肠外营养用药退药数最高,然后是细胞毒性药物,占比最低是普药。“停医嘱/改医嘱”、“患者提前办理出院”“患者中断用药”等是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 退药是PIVAS不可避免的工作,工作人员应调整心态,积极沟通,针对性采取措施,跟病区作有效沟通,减少退药数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退药分析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治疗手段,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给药、补液和营养支持等方面。然而,静脉输液配置涉及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防护问题。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对静脉输液配置的安全与防护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静脉输液配置 安全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120例采用抗肿瘤药物静脉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静脉药物配置效率、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审方时间、配置时间、排药时间及药物库存周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均P<0.05);研究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静脉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质量,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静脉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配置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为满足临床治疗与抢救工作的实际需求,需要选择添加多种药物至输液中展开联合应用。但由于不同种药物自身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因此在配置完成后可能会影响到药物的有效性与稳定性,这也是需要展开对静脉配置药物稳定性影响因素探讨的主要原因。文章就简述了输液与注射液配伍应用特点,并从溶媒、pH、缓冲剂、离子作用、直接反应、盐析作用、配置量、反应时间、混合顺序、光敏感度、成分纯度、氧与二氧化碳影响角度探讨了影响静脉药物配置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希望能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静脉配置药物 稳定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破损情况,对原因进行汇总分类,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药品损失,加强药品管理。方法:对我院2020年度12个月药品破损数据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分析药品破损原因,针对药物配置过程中各个环节制定防范措施。结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各个环节均会产生破损,药品破损主要包括药品原包装破损和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摆药破损、配置破损和输送破损,采取防范措施减少破损。结论: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过程中的破损无法杜绝,可以采取防范措施,进一步减少破损发生。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破损分析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改善门诊医疗服务质量一直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门诊作为医院服务患者的第一产所,需要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部分患者因担心治疗、预后、医疗费用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改善患者情绪过程中,门诊服务人员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安排合理地工作人员,对服务人员进行科学培训,增强医院护理质量。文章归纳了门诊人力资源配置问题,根据人力不足、配置不合理、结构不合理等多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加强门诊管理,通过增加编制、解决护理人员短缺、设岗、配置门诊人力等多个方向提高门诊服务能力,加强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人力资源 编制 人力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