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彩超联合组织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研究分析彩超联合组织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4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超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患者病灶进行评价,研究其应用价值。结果甲状腺结节67个,穿刺活检证实45个良性,22个恶性;与穿刺活检结果比较中,彩超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符合率较高,为96.00%;彩超联合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以及准确度均较高,分别为91.11%、90.91%和91.04%。结论通过对彩超联合组织弹性成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得知彩超联合组织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联合组织弹性成像 甲状腺结节诊断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脑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酶活剂的治疗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的智能精神状态评分上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智能精神状态评分,在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牛血清去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下弹簧圈联合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GVS)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例GV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EUS下弹簧圈联合组织胶对其实施治疗,对其实施围治疗期护理,记录9例患者治疗结果并开展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人员从治疗前的准备、治疗中的配合及治疗后的护理开展护理服务工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且治疗后一周及随访半年内患者未出现出血和栓塞情况,治疗后静脉曲张直径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GVS患者实施EUS下弹簧圈联合组织胶进行治疗,并在围治疗期实施护理配合能够能够有效保障治疗效果,并降低出血、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EUS 弹簧圈 组织胶 GVS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在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IC/ISBT)中的剂量。方法 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出40例为研究的对象,按照IC/ISBT麻醉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麻醉药物为丙泊酚,观察组实施局部麻醉,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对比两组患者直肠、乙状结肠和小肠的 D2cc、D1cc、D0.1cc等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直肠、小肠的D2cc、D1cc、D0.1cc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进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IC/ISBT)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均可以实现疾病的治疗,但是全身麻醉下,患者直肠、小肠的D2cc剂量是最低的,且疼痛程度较轻,临床上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麻醉 局部晚期宫颈癌 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放疗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内镜套扎联合组织粘合剂与硬化剂注射液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患者均选取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羅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患,对共纳入56例病患按照随机原则予以分组,纳入28例病患应用内镜套扎治疗为对照组,纳入28例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性联合组织粘合剂与硬化剂注射液治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所得疗效进行评测对比。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疗效92.86%较对照组所得结果显示71.43%具有更高,组间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内镜套扎 组织联合机 硬化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镜下大剂量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改良三明注射治疗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经胃镜确诊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破裂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行内镜下注射大剂量聚桂醇硬化剂(15ml)+组织胶+聚桂醇硬化剂(5ml)行改良三明治注射治疗,观察止血效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早期和迟发性再出血发生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术中均无不可控制出血,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72小时止血成功率为93.33%,术后72小时再出血率为6.67%。术后6周内再出血率为6.67%,迟发性再出血率为10.00%。术后出现胸痛1例,发热1例,排胶溃疡2例,异位栓塞0例,胸骨后不适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结论内镜下大剂量聚桂醇硬化剂联合组织胶改良三明治注射疗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疗效确切,且治疗操作简单、患者创伤小,并发症少,既可以用于急诊止血抢救,亦可用于二级预防,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聚桂醇 组织胶 改良三明治注射法 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破裂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手指离体复合组的再植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组9例10指复合组块离断均行再植术。结果成活8指,完全坏死1指,行皮瓣修复;1指1/5坏死,行换药愈合。随访4"16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随着小血管吻合技术的提高,手指离体复合组在正确把握适应证情况下,应尽力再植。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再植
  • 简介:自王成琪(1997)对手指部分组织块离断施行了再植获得成功以来,不断有类似报道。但因手指离断组织块小,往往缺乏知名血管或可吻合的血管细小,再植难度较大,成功的报道不多。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18例20指复合小组织块离断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再植,术后完全成活18指,大部分成活2指,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原位再植 离断手指 显微外科技术 手指离断 离断伤
  • 简介:在异体肢体移植的组织成分中有特定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抗原性层次,这种在抗原性上的不同可能影响每种复合异体组织移植,例如肢体移植在不远的将来将在临床得到应用。通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虽然已经取得成功,但在供体与受体间的组织相容性屏障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它通过激活免疫反应而导致移植排斥。虽然FK-506和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可以延长异体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但对于MHC引起的免疫问题的更好理解是必要的。

  • 标签: 组织相容性 复合组织移植 肢体 抗原性 MHC 移植排斥
  • 简介:合组移植(compositetissuetmsplantation,CTT)是指以皮肤和肌肉、骨骼为主要成分的多组织异体移植,主要用于改善那些严重组织缺失患者的外观并重建他们的功能。例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烧伤、先天畸形及癌症切除术后的患者。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人们对于临床应用复合组移植的兴趣越来越大。1991年,我们组织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其目的是评估复合组移植的研究现状和最终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标签: 临床应用 复合组织移植 患者 研究现状 切除术后 异体移植
  • 简介:目的用简单、有效、可靠的方法修复手指掌、背侧复合组缺损.方法根据掌背动脉的解剖特点,设计以第二、三掌背动脉为蒂的肌腱皮瓣、骨皮瓣、肌腱骨皮瓣逆行移位修复示、中、环指掌、背侧复合组缺损共16例.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皮缘部分坏死,经拆线、换药后伤口愈合.术后3周开始系统功能练习,9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6个月,皮瓣柔软有弹性,外形佳,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第二、三掌背动脉复合组瓣血运可靠,并含有感觉神经,手术操作简单,用于修复示、中、环指掌背侧复合组缺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软组织损伤 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 手指复合损伤 手术适应证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对乳腺导管损伤小的乳头凹陷矫正方法。方法收治21例39只乳头凹陷患者。根据乳头、乳晕、乳腺导管的解剖关系,设计以乳头为中心,乳晕边缘为蒂、对称的两个单蒂真皮乳腺复合组瓣。在乳腺导管间形成隧道,将对称的两个单蒂瓣交叉穿过隧道,固定于对侧乳腺组织上,重塑乳头。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乳头乳晕血运障碍,外形良好,术后17例经3~23个月随访,除1只乳头单侧轻度回缩,2只乳头高度欠佳外,其余乳头高度及外形均满意,感觉良好,勃起功能正常,瘢痕小。术后哺乳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对称单蒂真皮乳腺复合组瓣是矫正乳头凹陷的有效方法,创伤小,美容效果好,能保留哺乳功能。

  • 标签: 对称单蒂真皮乳腺复合组织瓣 乳头畸形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复合组移植治疗慢性创伤性跟骨骨髓炎.方法1987年8月~2005年8月,应用复合组瓣修复慢性跟骨骨髓炎或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24岁~58岁.结果一期消灭死腔,改善局部血运,效果满意.结论取得良好疗效主要关键是彻底清创,合适肌皮瓣的应用和术后早期冲洗创口.

  • 标签: 复合组织瓣 移植治疗 创伤性 跟骨骨髓炎 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外伤性小面积耳郭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根据外伤性部分耳郭缺损患者的耳郭形态,尤其是耳轮脚明显、耳郭缺损位于耳轮部,面积约2cm×0.8cm以下的外伤后患者,采用耳轮脚复合组瓣游离移植进行缺损修复。结果本组7例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缺损修复满意,耳郭外形良好。结论耳轮脚复合组瓣游离移植,治疗外伤性小面积耳郭缺损,尤其是耳轮部缺损,可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耳郭缺损 耳轮脚复合组织瓣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带掌长肌腱的腕横纹游离皮瓣在手指复合组缺损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7例手指复合组缺损患者,通过急诊或择期手术,采用同侧带掌长肌腱的游离腕横纹皮瓣修复创面,皮瓣根据需要可携带正中神经掌皮支,供区创面直接拉拢缝合.结果7例皮瓣均成活,供区创面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好,无臃肿,质地柔软,静止两点辨别觉为3~5mm;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本组中手指功能优6例,良1例,优良率100%.结论本方法可一次性修复患指创面和肌腱缺损,重建患指运动及感觉功能,且皮瓣外形、质地较好,是目前修复手指复合组缺损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腕横纹皮瓣 手指 复合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