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南通市区精神分裂患者ABO血型分布情况.方法2007年5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在该院住院且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患者4614例,采用血型卡进行正向定型和反向定型.对照组采用健康体检者内外科住院者5111例,无精神病史和精神病家族史.两组资料年龄在15~90岁,Rh血型均为阳性.结果4614例精神分裂患者ABO血型分布与5111例对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组O型分布频率比例略高于对照组.精神分裂患者血型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患者血型分布为O型频率较高.结论男性和女性精神分裂患者血型分布为O型频率较高,与总体精神病患者O型分布频率较高一致.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ABO血型 性别
  • 简介:目的:总结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RDS)的护理。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发现ARDS.一旦并发ARDS要做好良好的气道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维持恰当输液量,同时应用机械辅助通气,防止进展为晚期,才能提高救治率及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护理
  • 简介:急性中毒一直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和隐匿性等特点〔1〕,深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临床医生所重视。中国每年约有3万人发生各种原因的中毒,占人口总体死亡原因的第五位〔2〕。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急性中毒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化学品的广泛使用,

  • 标签: 急性中毒 病因 特点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肠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21例急性肠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性闭塞16例,其中中心型9例,周围型2例,混合型5例,合并SMA硬化斑块7例;孤立性SMA夹层5例。结果中心型9例:5例行取栓,其中2例行小肠部分切除;导管溶栓4例,溶栓后支架置入3例,死亡1例,因小肠系膜缘出血行小肠部分切除1例。混合型5例:行剖腹探查肠切除3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短肠综合征1例;2例行导管溶栓,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另1例辅以支架置入。周围型2例:药物溶栓1例,导管溶栓、碎栓1例,均成功。孤立性SMA夹层支架治疗3例,保守治疗成功2例。结论SMA主干夹层病变首选保守治疗,如果症状不缓解,应积极治疗,以腔内治疗为主;急性肠缺血SMA主干栓塞,首选手术取栓;有时短段主干血栓形成或栓塞,也可以采用导管溶栓,必要时辅以支架。

  • 标签: 急性肠缺血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栓塞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下肢缺血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2年1月治疗69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动脉栓塞14例,动脉硬化闭塞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5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不明原因2例。根据病情采用: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8例,人工血管旁路17例;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15例;置管溶栓后进一步行腔内治疗12例;低位静脉动脉化2例;单纯药物治疗9例;I期截肢6例。结果12例(17.4%)治疗成功,50例(72.5%)治疗好转,1例(1.4%)治疗无效。57例(82.6%)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平均26.4)个月,42例症状不同程度改善,7例Ⅱ期截肢,5例死于心、肺疾病。结论急性下肢缺血早期诊断与及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下肢缺血 动脉栓塞 血栓形成 溶栓
  • 简介:<正>1引言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limbischemia,ALI)主要包括动脉栓塞(arterialembolism,AE)和动脉血栓形成(arterialthrombosis,AT)。两种病理过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临床均表现为远端组织和器官缺血。栓子通常来源于心脏和主动脉附壁血栓的脱

  • 标签: 下肢动脉缺血 动脉栓塞 急性 球囊导管 动脉血栓形成 取栓术
  • 简介: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是普外科急腹症中少见疾病,易发生于老年患者,该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早期确诊率低、手术破坏性大及预后不佳等特点。有很多原因造成老年急腹症的诊断困难,包括询问病史困难、交流障碍、症状不典型、由于共病存在引起的症状混淆等〔1〕。临床工作中易误诊、

  • 标签: 老年 栓塞 诊治
  • 简介:<正>急性下肢缺血(acutelimbischemia,AL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小于14天)下肢循环障碍和供血不足。ALI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每年发病率约13~17/10万人。本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若诊治不及时、不正确,可能危及患者肢体甚至生命。虽然ALI的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技术在不断完善和进

  • 标签: 开放手术 下肢缺血 血栓形成 下肢动脉硬化 影像学检查 腔内治疗
  • 简介:野战方舱医院是我军为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研制成功的机动医疗单元。由功能舱、通道舱、技术保障舱组成,能够完成伤病员分类、紧急救命手术、早期外科处置、早期专科治疗等危重伤病员的救治;同时配有野战X线诊断、野战临床检验、卫生器材灭菌、野战药材供应、卫勤作业指挥、远程会诊等多种功能设施,适用于完成战时伤病员救治任务和平时野外演习、灾害救援等野外环境下对伤病员救治[1,2]。

  • 标签: 方舱医院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药事管理
  • 简介: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thromboembolism,APTE)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气体、羊水、脂肪等)堵塞肺动脉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在西方国家APTE是常见病,住院病人的发生率为0.4%,美国每年新发病人数超过90万。也是发达国家常见的致死性急症。

  • 标签: 急性肺栓塞 规范化诊断 PULMONARY 病理生理综合征 治疗 肺循环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5例行单纯阑尾切除术,6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术,4例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冲洗及腹腔引流,54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经引流后二期愈合。结论: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迅速,易发生阑尾穿孔,并发多,术后恢复慢,应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手术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43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动脉腔内溶栓治疗,其中27例进行导管直接溶栓,6例导管直接溶栓前行血管内球囊扩张,7例导管直接溶栓后进行血管内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溶栓前后均进行球囊扩张有3例。腔内溶栓治疗无效转而手术取栓13例。结果30例(69.8%)患者血管再通及肢体保存,但其中1例因出血并发死亡,发生脑梗死1例。8例(18.6%)截肢,均为移植物血栓形成。1例肢体坏死但未行截肢。4例溶栓无效但肢体未坏死而最终采取药物保守治疗。结论溶栓治疗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总体安全有效,可优先考虑,根据病情的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下肢动脉缺血 急性 溶栓治疗 血管成形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例甲状旁腺肿瘤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治疗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以多发性骨折及颈前肿块为首发症状者各2例,人院时3例被误诊,3例并存泌尿系结石及甲状腺疾病;受检者全部存在高血钙、低血磷、高尿钙及甲状旁腺激素升高;术前B超、CT检查与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5%及100%;术中见2例位于甲状腺有叶下极后下方,1例位于甲状腺左叶下极后下方,另1例位于左叶甲状腺腺体内;3例良性者(甲状旁腺腺瘤)行局部切除,1例恶性者(甲状旁腺癌)行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早期均出现一过性低钙低钾低镁血,2周内电解质、尿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恢复正常。结论此病极易误诊,术前必须注重定性及定位诊断,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甲状旁腺肿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诊断 外科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65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小板减少多见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感染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缺氧、免疫及遗传等也占一定比例。临床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肺出血等。65例患儿中58例治愈,治愈率为89.2%。3例死亡(肺出血合并DIC),4例经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激素及输血小板等治疗血小板计数反复下降难以上升超过50×109L-1,其中1例因严重颅内出血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母孕期有高危因素者、宫内发育迟缓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要动态监测血常规,警惕血小板减少甚至DIC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血小板减少症 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颅脑外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11—2011—03收治的33例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33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健康教育护理后,痊愈19例,占57.58%;显著进步11例,占33.33%;进步3例,占9.09%。结论通过药物治疗、功能锻炼、指导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可使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快,恢复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障碍 颅脑损伤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技术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致肾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9月,对26例急性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肾感染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26例均有患侧腰腹部疼痛,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介于37.3—39.7℃之间。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抗感染、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3~7d,其中10例感染症状好转,随后接受微创手术碎石;另外16例经常规治疗后感染情况未明显好转,而先行输尿管置管(7例)或经皮肾穿刺造瘘(9例)引流尿液,待感染情况好转后再接受微创手术。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结果19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7例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均成功解除尿路梗阻,结石取净率95.2%。术中无输尿管穿孔、大出血、气胸、尿外渗、肾周血肿、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发生。术后2~8d后,所有患者体温和血白细胞数降至正常。随访3~12个月,患侧。肾无萎缩,无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在有效控制感染的情况下,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合并肾感染,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等优点,可作为结石合并肾感染的一种治疗选择。

  • 标签: 结石 尿路梗阻 感染 微创技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
  • 简介:不孕是指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2年未曾妊娠者。不孕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不孕发生率在女性因素占60%,近年来不孕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嘲。其虽不至于危及生命,但给不孕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引起不孕的病因复杂,包括年龄、营养、内分泌及免疫因素,先天发育和子宫、输卵管及卵巢的病变。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有众多的不孕原因无法通过非手术检查获得。

  • 标签: 不孕症 腹腔镜手术 心理护理 患者 女性生殖系统 致命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