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作者对4例因胆道或胰腺疾患患者应用间置空肠胆管空肠吻合术,经随访4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钡餐检查无食物返流情况。对手术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认为本术式较传统的胆肠Roux-Y吻合术比较更符合消化生理,术后不易发生溃疡病,能有效防止食糜返流,避免逆行感染发生等优点。

  • 标签: 间置空肠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 胆道疾病 胰腺疾病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为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属,1970年Roland[1]首先报道了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相继有创伤弧菌感染的报道[2],我国除少数地区(如台湾)外,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鲜见报道.近几年来,浙江温州地区陆续发生创伤弧菌脓毒症病例,75%的患者在入院48h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3].笔者单位2002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下肢创伤弧菌感染致脓毒症的患者5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行早期减张、引流、彻底清创,效果满意.

  • 标签: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弧菌性 创伤弧菌感染 救治 内毒素性休克
  • 简介:目的研究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法对Roux-en-Y滞留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普通健康幼猪14只,随机分为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组(实验组)和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组(对照组).术后1周检测空肠袢平滑肌肌电.结果慢波频率:实验组8.4cpm,对照组6.1cpm;慢波振幅:实验组2.31mV,对照组0.66mV;峰电发生率:实验组11.7%,对照组7.4%;峰电振幅:实验组0.58mV,对照组0.31mV;实验组平滑肌肌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MMCⅢ相时程为6.9min,较对照组的4.2min明显延长(P<0.01),MMC周期实验组(43.3min)较对照组(56.2min)明显缩短(P<0.01).结论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法可有效改善Roux-en-Y滞留综合征.

  • 标签: 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 空肠袢 肌电活动 Roux-en-Y滞留综合征 预防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在空肠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鼻空肠管置入的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结果:观察组的置管时间、置管费用、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在空肠营养支持患者的应用中,可减少置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少年学生脊柱弯曲异常调查分析和有效预防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市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917名学生通过以全国学生体质状况监测方案和有关方法进行诊断调查。结果经过诊断调查后,三至五年纪患病几率最高,患病几率最低的为二年级和六年级,经过统计学处理,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年少常见病之一则为脊柱弯曲异常,不仅会青少年的骨骼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青年少的成长和器官的功能发育,所以说,对于青少年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有效预防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学生 脊椎弯曲异常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一例送检三瓶血培养,在120h内仅有一瓶仪器报阳并鉴定出胎儿弯曲菌、另外两瓶“阴性瓶”经转种后均有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生长的案例进行分析,思考怎样提高实验室关于血培养检出少见菌及疑难菌的能力。方法:通过革兰染色涂片镜检及郑州安图质谱鉴定仪和法国梅里埃质谱鉴定仪认识胎儿弯曲菌,了解其生长特性,同时关注血培养仪检测原理及细菌生长曲线,对疑似“阴性瓶”进行验证。结果:检出的细菌经过染色及质谱鉴定确认为胎儿弯曲菌,“阴性瓶”中生长的细菌经过确认与报阳瓶中结果一致,这是一例由胎儿弯曲菌感染所引起的菌血症。结论:少见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常常由于细菌生长缓慢导致结果“假阴性”,实验室应当认真慎重对待每一个报阳血瓶及生长曲线,并关注感染病原体,发放出最值得有参考意义的检测报告单。

  • 标签: 胎儿弯曲菌 假阴性 菌血症
  • 简介:患者男,72岁.脐周皮肤刺痛50天,伴脐部阵痛8天于1998年12月27日入院.曾在门诊反复就诊10次,拟脐周皮炎、脐部顿挫型带状疱疹治疗无效.发病来食欲减退,体重减轻8kg.一般情况尚好,脐周皮肤4cm×4cm水肿性红斑,扪及腹腔5cm×5cm质硬肿块与脐部相连,轻度压痛.CT示结肠肿瘤侵犯腹壁.初步诊断为结肠癌.

  • 标签: 皮肤转移 肠腺癌 腹腔化疗 小肠原发性恶性肿瘤 化疗泵 脐周
  • 简介: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患者的存活时间的延长,许多上消化道梗阻的患者,需行胃或空肠造瘘以便于给予肠内营养。胃或食管切除的患者,行胃造瘘术困难,仅能行空肠造瘘术。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外科共行空肠造瘘术49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期间行空肠造瘘术者共49例,剔除肝炎、肝病患者及4周内行放化疗患者。其中行改良式空肠造瘘术并配合早期肠内营养共32例作为治疗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55.2岁;食管癌术后19例,贲门癌术后8例,胃窦癌术后5例。对照组为17例,行传统空肠造瘘术,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肠内营养。男11例,女6例;年龄31~70岁,平均59.5岁;食管癌术后8例,贲门癌术后6例,胃窦癌术后3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治疗组:提起上段空肠,在距Treitz韧带下40cm处对系膜处作一肠管浆肌层荷包缝合1针,荷包中央戳孔向远端插入直径约5~7mm的蕈状管30cm,前端5cm内剪2~3个侧孔,结扎荷包,使肠黏膜内翻,并沿近端空肠壁行浆肌层的隧道缝合,包埋管道5~6cm,经腹壁...

  • 标签: 临床价值 式空肠 改良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5年10月7日,涟源市蓝田街道办事处日升村发生一起农家丧宴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事件,临床症状以腹泻、腹痛、呕吐、头晕、头痛、发热为主。涟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立即出动应急机动队进行调查处置。经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和实验室检验,判定为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致病菌暴发疫情。报告如下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调查
  • 简介:目的探求恶性胆道梗阻更安全简便的手术方法。方法我院设计采用胆管空肠搭桥术治疗不能行根治术的恶性胆道梗阻病人25例,并与同期外引流组12例和传统内引流20例比较。结果搭桥组及外引流组比内引流组术后黄疸消退快,搭桥组术后不带引流管,生存期生活质量较高,优于外引流组。结论认为胆管空肠搭桥术是一种简单,创伤小,安全性大的术式。

  • 标签: 恶性胆道梗阻 胆管空肠搭桥术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管空肠吻合术与开腹胆管空肠吻合术临床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管囊肿患者48例均分为A(n=24,开腹胆管空肠吻合术)、B(n=24,腹腔镜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两组,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较A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更少,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胆总管囊肿较开腹胆管空肠吻合术的安全性更高,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量,并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

  • 标签: 腹腔镜胆管空肠吻合术 开腹胆管空肠吻合术 胆总管囊肿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全胃切除术后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30年来全胃切除术后采用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与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54例胃底贲门癌和胃体癌(Ⅰ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27例,无手术死亡;其中1例术后5d出现间置空肠排空障碍,经治疗3周恢复正常;27例均治愈出院;术后6个月~1年,全组均进食量增加,每餐可达200~300g,每日3~5餐;检查见间置空肠代偿性扩张,最大直径达6cm.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27例,无手术死亡;25例治愈出院;2例吻合口瘘,经治疗3周后瘘口愈合;术后6个月仍有3例发生倾倒综合征,5例出现轻度胆汁反流性食管炎.结论保留幽门环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术是简单可行而有效的方法.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更为简单,适用于年老、重症或姑息性全胃切除的患者,但部分患者可出现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是其缺点.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幽门环保留 空肠间置 消化道重建 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方法检测外环境标本中霍乱弧菌效果。方法资料分析本地区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集的各种标本共370份,均采取分离培养法与胶体金法检测外环境标本中霍乱弧菌,观察所有标本检测符合率。结果经检测健康人群、鱼类涂抹、养殖水、水与海产品、厕所涂抹、江水、蛙类、熟食品及生活污水等标本共370份,胶体金法检测阳性数共3份,分离培养法检测阳性3份,且经血清鉴定皆为O1群霍乱弧菌稻叶型,检测结果符合率达100%。结论于检测外环境标本中的霍乱弧菌中实施胶体金法能够用于快速筛查,并提供快速报告,且辅以培养法可完成霍乱弧菌确诊情况,可被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两种方法 外环境标本 霍乱弧菌 研究
  • 简介:为预防胆道内引流术后肠胆反流发生,对143例需行胆道内引流的病人,选择间置空肠代胆管和人工乳头术,其中胆总管狭窄65例,胆总管囊性扩张症60例,胆总管损伤15例,胆管癌切除5例。通过观察:①胆管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淀粉酶测定;②碘剂T管造影;③钡餐造影;④十二指肠镜检。发现间质空肠组胆管液淀粉酶值明显低于十二指肠液;造影剂及钡剂不向空肠段返流。130例人工乳头呈半球形或扁平形粉红色粘膜突起,15例乳头萎缩;术后无上腹痛、低烧、黄疸等慢性胆管炎和再梗阻症状。认为间置空肠代胆管和人工乳头术能有效控制肠、胆返流,从而减少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

  • 标签: 胆道外科 间置空肠代胆管 人工乳头术 胆道内引流 肠胆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