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87~2002年对31例前臂断患者施行再植手术,30例成活,恢复部分手功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28例,女3例;年龄24~45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压砸伤12例,撕脱伤19例;断平面:前臂中段20例,中远1/3平面11例;受伤至通血时间3.5~11小时,平均6小时.

  • 标签: 前臂离断 断臂再植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 简介:  2001年03月~2006年3月我们急诊收治再植大肢体完全性断9例患者,笔者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断再植术 肢体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指尖断再植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吻合血管的再植技巧。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月25例单指指尖断施行吻合血管再植术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经相应处理。结果:随访1月至5年,再植指外形饱满,无明显环形缩窄带,痛温觉恢复,指腹两点辨别觉为2-6mm,所有存活患指均能有效完成对掌,对指功能。依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目:优17指,良2指,差1指,优良率95%。患者满意。结论:指尖是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使用最多最易损伤的部位,同时也是手指最特殊的区域,再植后多不涉及屈伸肌腱及关节功能重建等问题,存活后多能获得满意的外形及功能,采用吻合血管再植疗效优于原位缝合,应尽可能吻合血管予以再植。

  • 标签: 指尖离断 吻合血管 再植
  • 简介:目的探讨手指体复合组织的再植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本组9例10指复合组织块断均行再植术。结果成活8指,完全坏死1指,行皮瓣修复;1指1/5坏死,行换药愈合。随访4"16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随着小血管吻合技术的提高,手指体复合组织在正确把握适应证情况下,应尽力再植。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再植
  • 简介:目前断指再植术已为广大显微外科医生所掌握,但是同样伤情的断指再植后指体的外形、长度、功能未必相同。指体的不缩短再植、良好的功能恢复应成为断指再植的最高境界。我科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病人行不缩短再植135例190指,失败2指。获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离断 伤情 显微外科 功能恢复 病人
  • 简介:摘要动力疗法是一种光化学疗法,与传统治疗比,其优势在于高选择性和低毒性。目前动力疗法在皮肤疾病领域用于尖锐湿疣、非黑素瘤型皮肤肿瘤及癌前病变、痤疮、银屑病等疾病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对其在老化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参考。

  • 标签: 光老化 PDT 光动力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自王成琪(1997)对手指部分组织块断施行了再植获得成功以来,不断有类似报道。但因手指断组织块小,往往缺乏知名血管或可吻合的血管细小,再植难度较大,成功的报道不多。2004年8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18例20指复合小组织块断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再植,术后完全成活18指,大部分成活2指,获得较好的外形和功能,报道如下。

  • 标签: 复合组织块 原位再植 离断手指 显微外科技术 手指离断 离断伤
  • 简介:拇手指末节软组织断伤不乏其例,既往均未与再植,主要是因为再植难度大。随着患方要求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2002至2006年本院再植6例,全部成活,外形及功能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手指末节 离断伤 软组织 再植 医疗技术水平
  • 简介:摘要: ICU 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需要长时间卧床修养,部分患者同时需要辅以深度镇静、适当束缚等,容易造成肌力丧失,且易合并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康复。因此,就需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帮助患者进行简单肢体活动,鼓励患者早期床,从而促进预后恢复。本文简单探讨早期床活动的重要性,影响早期床活动的因素,并介绍早期床活动的护理措施,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康复,使患者能够更好恢复肢体功能,回归社会。

  • 标签: ICU 早期离床活动 护理
  • 简介:2005年4月我院为1例右上臂上段完全断患者行再植术,术后患肢顺利成活,并予以康复理疗,功能恢复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23岁,因右上臂齿轮绞伤完全断1h急诊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面色苍白,P76次/分,BP130/90mmHg。临床可见:右上臂于中上1/3平面完全断,创缘不齐,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残端肌肉组织外翻,挫伤严重,肱骨断端粉碎性骨折,可见多块游离碎骨片,肱动脉及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断端回缩,未见明显血管神经抽出,伤口活动性出血,可见油性污染,断肢体创缘皮肤挫伤明显,油污污染较重。

  • 标签: 完全离断再植 右上臂 高位 皮肤挫伤 粉碎性骨折 活动性出血
  • 简介:目的报道静脉动脉化再植拇指完全断的新方法.方法1999~2002年在5例拇指完全断再植手术中,因指动脉严重损伤或多次吻合指动脉失败后,将近侧动脉与断指的一条静脉吻合作为供血通路,近侧的静脉与断指的另几条静脉吻合作为回血通路.结果5例再植拇指全部成活,早期病例完全恢复了良好的功能.结论静脉动脉化是一种拇指断再植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动脉化 拇指完全离断 断指再植 血液循环
  • 简介:目的:探索体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HSC)活力维持的相关措施,为超远距离转运非血缘HSC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bloodhematopoieticstemcell,PBHSC)采集物按不同分组要求给予相应处理后,于4℃冰箱保存,并分别于0、24、48和72h检测CD34^+细胞比例、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相对集落形成率、氧分压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另设未经处理的PBHSC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D34^+细胞比例在72h内未检测到变化。对照组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相对细胞活性、相对细胞增殖率和相对集落形成率均逐渐下降(r=-0.796、r=-0.883和r=-0.815)。血浆稀释、抗氧化剂和充氧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对细胞活性和相对细胞增殖率,但充氧可降低相对集落形成率。2种或3种因素联合显示出更强的保护作用。细胞内ROS水平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充氧在提高氧分压的同时,也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加入抗氧化剂可降低ROS水平。结论:CD34^+细胞百分比不能作为细胞活力观察指标。血浆稀释、充氧和抗氧化剂可提高PBHSC存活和活力,但充氧可增加细胞内ROS水平,不利于PBHSC集落形成能力维持。多因素联合可更好地维持细胞活力。

  • 标签: 造血干细胞 细胞活力 细胞活力维持
  • 简介:目的介绍旋转撕脱性拇指断再植方法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旋转撕脱性拇指断的再植体会.采用桡动脉-拇指远端拇主要动脉吻合、桡神经浅支-拇指远端尺掌侧指固有神经接合、头静脉及桡动脉伴行静脉-拇指背侧静脉吻合、食指固有伸肌腱代替拇长伸肌腱、环指屈指浅肌腱代替拇长屈肌腱进行拇指再植术.结果38例拇指再植指体全部成活.随访2个月~2年,再植指恢复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定,获得较满意疗效.结论经血管、神经、肌腱转位的方法施行旋转撕脱性拇指断的再植,成活率高,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较理想,减少手术次数.

  • 标签: 拇指 旋转撕脱 再植
  • 简介:人类从幼至老是生命周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总人数的11%,老龄问题将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的主要问题,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问题又是核心,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人类“健康”的定义: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具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此我们就老年退c理卫生及适应略加探讨,是为了谋求老年退后全面的健康,减少身心疾病或行为缺陷的发生,使老年人在辛劳一辈子后能愉悦舒畅,安享晚年。

  • 标签: 离退 心理卫生 适应 分析
  • 简介:我科自2001年1月-2007年12月共接诊手指多段断患者10例,行再植手术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断指再植 成活
  • 简介:临床上足部大段组织块断少见,再植困难。2007年11月,我们对右足内侧约22cm×4cm×3cm纵形断组织块实施了再植1例,获得成功。

  • 标签: 足部离断 再植 足舟骨骨折
  • 简介:目的观察拇指旋转撕脱性断再植术后的疗效.方法对拇指旋转撕脱离断患者采用血管、神经、肌腱移位对拇指逆行再植.结果本组15例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后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3年,功能评定:优10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再植成活率高,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撕脱伤 拇指离断 断指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