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舒适性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护理学科,通过对护理活动的研究,使人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社会舒适性护理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是整体化护理追求的结果。我科自2009年6月对孕产妇开展了舒适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孕产妇 舒适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接受社区维持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社会心理干预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社区维持药物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社会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社会功能、坚持维持药物治疗、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经不同干预,观察组患者PSP 评分明显升高,维持药物治疗率较低,病情复发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维持药物治疗 社会心理干预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采取的心理护理方法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评价。方法: 78例研究病例均系 2016年 9月 ~2018年 9月至我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施以常规抗病毒治疗及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并记录患者干预前后以及 3、 6个月随访时的焦虑、抑郁以及社会支持测评分值,研究其焦虑、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78例患者在院方干预后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社会支持分值则显著升高,在 3、 6个月随访时焦虑、抑郁得分有所有回升,而社会支持分值则趋下降,两者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焦虑、抑郁与社会相关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有显著统计意义( 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因疾病、经济以及社会歧视等原因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并与社会支持呈负性相关,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以及良好的社会支持均有利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社会支持 心理护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 -2017年 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全面系统的护理,重点加强社会功能康复护理。通过康复状态量表( MRSS)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 MRSS、 SDSS分值均远小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其社会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社会功能的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影响。方法择取本院10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随即分成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评分。结果治疗后,①研究组SAS及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的低;②研究组BPR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的低,而ADL显著较对照组的高。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干预 长期住院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康复
  • 简介:目的对当前发表的系统评价评价(overviewsofreviews,简称Overviews)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为Overviews制作者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10年第1期)、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截至2009年12月,遴选出具代表性的Overviews。然后提取其质量评价标准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主要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共遴选出43个具有代表性的Overviews,其中32个(74.4%)对纳入的系统评价进行了方法学质量评估,15个采用OQAQ标准(34.9%)、3个采用AMSTAR标准(7.0%)、2个采用DARE清单(4.6%)、2个采用Assendel标准(4.6%)、1个采用EectivePublicHealthPracticeProject标准(2.3%)、6个采用自定义标准(14.0%),1个采用综合标准(2.3%),2个为其他(4.6%)。有10个研究(23.6%)进行了证据质量评价,其中8个研究(18.6%)应用GRADE分级系统进行评价,7个研究(16.3%)同时应用了证据质量评价和GRADE分级评价方法。结论现有Overviews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包括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但大多数现已发表的Overviews文献的质量评价实施并不完整。同时,现已发表Overviews中采用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众多,尚无统一标准。鉴于OQAQ标准和AMSTAR标准评价内容全面,实施简易,其应用相对广泛,并得到了推荐,建议Overviews作者合理选择应用。GRADE系统相比其他证据质量分级系统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推荐制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正确使用,使Overviews研究结果更加完整,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评价再评价 系统评价 质量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结果对照组在焦虑/抑郁、自尊、自我接纳、态度、归属感、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感的得分均低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提升社会功能、依从性的效果。方法:评价对象选择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的29例患者分入研究组,施以常规护理干预的29例患者分入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治疗依从性研究组明显较好(P0.05;与对照组对比,社会功能评分和PANSS护理后研究组明显较好(P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针对性护理干预 社会功能 依从性
  • 简介:药品是中国重要的卫生资源.尽管上市前药品研究已受到相当重视,但对上市后药品的实际问题关注较少.合理使用和分配上市后药品资源是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经济学评价作为优化分配和使用药品的有效工具现已得到公认.本文介绍了上市后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方法与原则.上市后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根据证据的有效性和数量分为三种情况,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上市后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应采取标准路径.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建立经济学评价框架和评价经济学证据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同类药物的评价方法.

  • 标签: 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 药物评价 循证医学
  • 简介:何谓生命质量评价王文奇近年来,西方医学界引入了生命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对慢性病人和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生命质量是指人的一种机能状态。它不仅反映个人的客观特性,而且反映个人的愿望和志向。也就是说,生命质量反映出个...

  • 标签: 生命质量评价 机能状态 测定工具 心理状态 健康状态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逐步完善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极为重要,相关人士与广大学者均十分注重建设项目职业评价的具体评价方式。本文将对风险评价概念和分类进行详细介绍,并认真分析其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中的实际应用,将其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来,希望能为日后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工作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风险评价 建设项目 职业卫生评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实施常规的护理与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实施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的可行性的价值。方法:选取的70例样本,选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70例样本随机分为两个组别:35例样本为参照组,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另35例样本为研究组,实施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组间症状评分对比(P>0.05);经过干预后,研究组的思维障碍、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敌对猜疑、激活性等症状评分,与参照组的评分相比明显更低,组间评分对比(P<0.05)。干预前,两组间评分对比(P>0.05);经过护理干预,研究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总得分的社会支持评分,与参照组的分值相比,明显更高,组间对比(P<0.05)。研究组护理优23例,良9例,差3例,优良32例,优良率91.43%;参照组护理优14例,良11例,差10例,优良25例,优良率71.43%,组间护理效果对比(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实施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能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的能力,提升社会支持,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现实模拟式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先兆流产病人护理中心理评价与干预的效果。方法:先兆流产病人取样115例,随机分组,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干预(常规组),收治时间为2020.01-2020.12,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与保胎成功率。结果:常规组生活状态(51.56±4.05)分,社会功能(58.27±5.22)分,心理领域(59.52±5.74)分,躯体功能(54.36±6.27)分,保胎成功率87.93%,皆低于观察组,SAS、SDS评分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先兆流产病人护理中心理评价与干预有助于减小患者心理应激,改善其生活质量、情绪状态,提升保胎成功率,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效果评价 先兆流产 心理评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先兆流产病人护理中心理评价与干预的效果。方法:先兆流产病人取样115例,随机分组,行心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干预(常规组),收治时间为2020.01-2020.12,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对比生活质量评分与保胎成功率。结果:常规组生活状态(51.56±4.05)分,社会功能(58.27±5.22)分,心理领域(59.52±5.74)分,躯体功能(54.36±6.27)分,保胎成功率87.93%,皆低于观察组,SAS、SDS评分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先兆流产病人护理中心理评价与干预有助于减小患者心理应激,改善其生活质量、情绪状态,提升保胎成功率,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效果评价 先兆流产 心理评价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病房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夯实了基础护理,转变了护理理念。方法采用制订优质护理服务考核标准,把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权交给患者,让患者满意度成为评价护理工作的标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服务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说明在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优质的、多层次的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以此推动医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评价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社会故事在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孤独症的概念和孤独症儿童社交困难的表现,然后详细讲解了社会故事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中的应用优势和实践案例。接着,本文介绍了社会故事的编写和实施过程,包括编写原则、实施过程、评估和调整等。最后,本文总结了社会故事在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社会故事的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社会故事 孤独症儿童 社会交往能力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在于临床疗效。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数百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尤其在痛证、神经系统疾病和功能性疾病等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然而,针灸学到目前为止仍未完全建立起符合自身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因此,探索新的疗效评价体系、发现新的评价方法,是使针灸学既能保持自身特色,又能加速融入国际主流医学的关键所在,是目前针灸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 标签: 针灸  临床疗效  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