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脉冲振荡肺功测量气阻抗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1999年年初开始,已进行了测试,至今已有上万人次。采用IOS测量法对457例健康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进行了统计,并将结果进行了统计。

  • 标签: 脉冲振荡 肺功能 健康成人
  • 简介:摘要:脉冲振荡肺功测量气阻抗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1999年年初开始,已进行了测试,至今已有上万人次。采用IOS测量法对457例健康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进行了统计,并将结果进行了统计。

  • 标签: 脉冲振荡 肺功能 健康成人
  • 简介: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起病隐匿,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确诊时往往已有远处转移或血管浸润,手术切除率不足20%。因此对于伴有阻塞性黄疸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姑息性短路手术或支架植入术仍是其主要处理方法。但支架植入术后胆道阻塞、黄疸的复发率较高,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短路手术仍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拟就短路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讨。

  • 标签: 晚期胰腺癌 短路手术 临床应用 阻塞性黄疸 支架植入术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氧联合阻抗运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康复科收治的卒中后遗症患者入组,截止2016年10月,共入选对象94例,每入选1例对象,便在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上抽签分组。选择单纯的阻抗训练患者54例,纳入对照组,选择有氧联合阻抗运动40例纳入观察组,持续12周。结果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退出8例。康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MA、SI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联合阻抗运动有助于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有氧运动 阻抗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阻抗心输出量监测系统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分成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治疗高血压,实验组采用NICAS阻抗心输出量监测系统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随访半年后,实验组血压水平及新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阻抗心输出量监测系统能够有效的治疗高血压,并且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血压 阻抗心输出量监测系统 效果
  • 简介:通过模拟实验制作电气火灾中一次和二次短路铜熔珠实验样品,利用SEM观察两种熔珠的横截面,对其内部孔洞的微观形态进行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找到可供区别的特征参量:气孔直径D、孔洞数密度N和面积比S/S'。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为95%的条件下,孔洞数密度N〉50(个/mm2)时导线发生一次短路。小孔洞(直径D〈90μm)面积和与熔珠横截面之比S/S'≈0.8时,发生一次短路的可能性大。出现大气孔(直径D〉170μm)时导线发生了二次短路。大孔洞(直径D〉90μm)面积和与熔珠横截面之比S/S'≈0.7时,发生二次短路的可能性大。

  • 标签: 气孔直径D 孔洞数密度N 面积比S/S' 铜熔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判断,观察比较阻抗式呼吸监测法与肺部听诊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准确定位的成功率及消耗时间,探讨阻抗式呼吸监测法应用于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的实用性。方法 抽取我院2018.06-2019.02期间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阻抗式呼吸监测法组和肺部听诊法组,每组各40例,分别采用阻抗式呼吸监测法和传统肺部听诊法进行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并确定导管的位置,定位完成后,使用用纤维支气管镜判断两组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位置,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的准确例数及插管定位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判断,阻抗式呼吸监测组和肺部听诊组定位的准确例数分别为34例(85%)和22例(55%) ( P<0.05) ;阻抗式呼吸监测组和肺部听诊组插管定位时间分别为(177.18 ±34.07)s和(155.98 ±24.31)s ( P<0.05);经过统计学校正后,阻抗式呼吸监测组和肺部听诊组确定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准确率分别为90.0%和57.5% ( P<0.05)。结论 阻抗式呼吸监测法提高了左侧双腔管插管位置的准确率,虽然定位时间较肺部听诊法稍长,但具有无创、高准确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 标签: 阻抗式呼吸监测 双腔支气管导管 听诊 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康复中有氧联合阻抗运动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以数字随机分组形式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分别给予一般康复训练方法、有氧联合阻抗运动方法,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情况。结果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SS-QOL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中,在一般康复的基础上通过有氧联合阻抗运动方式,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运动功能的强化,应将该方法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有氧联合会阻抗运动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需确定超滤量的多少,干体重是评估患者超滤量的重要指标。准确合理设定干体重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效果和防止并发症发生。运用生物电阻抗技术评估干体重,因为简单易行、非侵入性、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意义。目前国内外常用人体成分测量仪辅助评估患者水负荷计算干体重。本研究采用了通过局部肢体生物电阻抗测量辅助评估患者水负荷的一种新型方式,选取温州市3所医院2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新型方式干预)和对照组(不采用干预方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显示实验组透析后的体内液体成分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物电阻抗 干体重 水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系统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术后临床效果,观察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选择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包括严重疾病)患者。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50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腔镜组,50例进行经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消融系统的子宫内膜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诺舒组,将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术后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作为两组疗效观察的指标。 结果 诺舒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5.78±11.59分钟低于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35.24±12.38分钟);诺舒组的出血量为7.31±3.76 ml,同时腔镜组为(12.75±4.29ml),诺舒组出血量少于腔镜组;术后诺舒组肛门排气时间为43.26±12.78min,比腔镜组的53.46±10.93min要短; 诺舒组术后患者可以进行下床活动时间为14.58±10.56小时,比腔镜组的时间(18.36±14.28h)要短;术后诺舒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2.79±16.38小时,低于腔镜组的51.34±13.68h。 从住院费用上看,诺舒组的总住院费用为6238±36.87元低于腔镜组的8402±41.48元,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 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切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并发症的宫腔镜诊治价值。方法2011年8月~2014年3月,因月经过多行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350例次,术后因各种并发症行宫腔镜检查9例,包括异常阴道排液2例,异常阴道流血1例,月经淋漓不尽3例,阴道出血多1例,月经量多1例,腹痛1例。结果9例宫腔镜检查均发现异常,包括宫腔坏死组织残留2例,单纯宫腔积血1例,子宫瘢痕憩室1例,宫腔积血合并宫腔粘连4例,宫腔粘连合并黏膜下肌瘤1例。6例行诊刮或清宫术,3例宫腔镜术后辅以药物治疗。8例症状消失,1例腹痛者拒绝行宫腔粘连分离术。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够有效诊断和处理诺舒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宫腔镜 诺舒 子宫内膜切除术 月经过多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阻抗力训练在改善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门诊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25例,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阻抗力训练治疗)和对照组(25例,采用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 盆底肌阻抗力训练 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MBIA)评估加味六君子汤改善脾虚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行标准CAPD治疗满3个月以上患者11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58例,予基础西医治疗+加味六君子汤中药颗粒剂,给药观察8周,使用MBIA技术测量患者容量超负荷相关指标细胞外水分比率(ECW%)值,并检测生化指标,影像学参数等,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细胞外水分比率(ECW%)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血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电解质(钙、磷、钾)两组治疗前后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能降低脾虚型CAPD患者细胞外水分比率(ECW%),改善容量超负荷情况。

  • 标签: 生物电阻抗 加味六君子汤 脾虚证 容量负荷 腹膜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