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报道运用激光扫描共聚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游离钙的测定技术。用Flo-3/AM进行染色,有37℃,5%CO2的孵育箱内孵育60分钟,用激光扫描共聚显微镜进行荧光监测。药物最适应的pH值为7.4。此方法已成功地运用于多种细胞内游离钙的测定研究上,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灵敏,简单,快速,能实时监测细胞内游离钙的变化。

  • 标签: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细胞 游离钙
  • 简介:本文叙述了激光扫描共聚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以花粉颗粒为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显示镜对生物组织进行连续“光学切片”断层扫描,并重建其三维结构。结果显示重建后的图像为高分辨率的三维原色图像,可沿着X,Y,Z轴旋转或其它任意角度显示。

  • 标签: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三维重建 花粉 组织结构
  • 简介:用CFDA/AM荧光探针负载离体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仪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胞间通讯的变化。结果发现不同浓度和时间的FGF-2对原代的新生大鼠的心室肌细胞的胞间通讯的影响不同,1ng/ml组在FGF-2作用经1天和第4天对细胞的胞间通讯无明显变化影响;10ng/ml和100ng/ml在FGF-2作用的第1天的平均荧光恢复速率明显下降,在作用后的第4天,平均荧光恢复速率依然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ng/ml的FGF-2作用于心肌细胞的第1天,平均荧光恢复速率无显著变化,第4天平均荧光恢复速率明显增加。

  • 标签: 心肌细胞 胞间通讯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激光扫描共聚显微镜观察不同月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过程,通过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系统清晰地再现了巨噬细胞吞噬异物时的三维立体结构,探讨了老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特点。

  • 标签: 巨噬细胞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吞噬功能
  • 简介:用Fluo-3AM荧光探针负载离体培养的大鼠比目鱼肌细胞,在激光扫描共聚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16.7mmol/L葡萄糖和100μu/ml胰岛素使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钙拮抗剂硝苯地平(NF)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葡萄糖和胰岛素的刺激效应。然而在基础状态下,NF在低剂量(0.5μmol/L和1.0μmol/L时)对细胞内Ca^2+无影响,只有在高剂量(10μmol/L)时有轻微而短暂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肌细胞 钙流动 硝苯地平 钙离子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在膀胱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共聚激光显微内镜(CLE)的价值,为疾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医院收治的21例膀胱恶性肿瘤患者作为主体,全部患者均采取白膀胱镜(WLC)+CLE检查,对其临床资料实施分析,予以可疑病灶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对于切除病灶实施病理学检查,同时与WLC、CLE结果进行比较,病例选择日期为2019年1月-2022年5月。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整了手术治疗,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21例患者共有27例病灶,病灶形态包括14个乳头状病灶,13例扁平状病灶。根据病灶的部位进行分类,16个膀胱左侧壁,5个膀胱底壁,3个膀胱右侧壁,3个膀胱前壁近颈口。根据病理进行分类,有7个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TaLG),6个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TaLG),3个原位癌,3个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个腺性膀胱炎,3个膀胱慢性炎,2个重度异型增生,1例电切后瘢痕。结论:在膀胱恶性肿瘤的诊断中,CLE检查可通过显微细胞层面实时成像膀胱黏膜上皮病灶,尤其在区分扁平病灶方面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

  • 标签: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膀胱恶性肿瘤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细胞钙瞬变共聚图像的特点和处理过程。方法心肌细胞钙瞬变由电刺激激发,钙信号指示剂为Fluo-4,其图像由激光共聚显微镜记录;之后选用适当的软件和自编的一些程序(IDL语言),对原始图像进行格式转换、标准化后,提取其特征曲线和重要参数,最后与重构的钙瞬变图像一起呈现。结果钙瞬变图像经上述过程处理后,其所包含的在钙瞬变过程中胞内胞信号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和细胞长度随时间缩短或恢复的过程等重要信息得到有效提取。此两类重要信息与重构后的钙瞬变图像一起呈现使结果完整、直观、明确。结论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处理分析心肌细胞钙瞬变图像可达到提取重要信息、明确实验结果的目的,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图像分析 钙瞬变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心肌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三维激光表面扫描结合翻转配准法量化评估面部不对称畸形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于随机抽取的临床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三维影像数据,利用翻转配准法获取期望治疗效果,并对期望值与原始图像做差值比较,绘制等高彩色分布图。结果三维激光扫描提供的三维数据准确、迅捷,预期治疗效果可信度高并易于为受试者本人接受。绘制的等高彩色分布图清晰、直观,并可同时提供临床治疗所需的差值体积、术区表面积等基本量化资料。结论三维激光扫描结合翻转配准法可以快速、有效的评价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疾患严重程度,能够提供准确、直观的三维量化信息,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三维激光扫描 翻转配准 逆向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性角膜炎使用共聚显微镜(Invivoconfocalmicroscopy,IVCM)诊断的价值。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对我院接收的感染性角膜炎患者98例进行分析,治疗前进行共聚显微镜诊断,角膜刮片镜检,真菌培养,然后进行保守治疗,对失败的患者进行角膜移植和眼内容物剜除。患者治疗两周和一个月后分别再次进行共聚显微镜诊断。结果诊断显示有70例真菌感染,占总数的89.7%,有28例检出细菌感染,占总数的90.3%,临床总检出率是89.9%;角膜刮片镜检有64例感染性角膜炎,占总数的58.7%,检出率比共聚显微镜低(P<0.05)。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病原菌平均浸润深度为(64.37±8.85)μm,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原菌平均浸润深度为(69.52±9.71)μm。治疗两周后治愈率是0,一月后的治愈率是67.3%。结论共聚显微镜对感染性角膜炎的诊断以及疗效判断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分析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共聚焦显微镜 感染性角膜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角膜共聚显微镜联合眼表综合分析仪在蠕形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诊治中发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角膜共聚显微镜观察确诊蠕形螨感染的60例眼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使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对其干眼程度进行分级,并评估睑板腺缺失程度。结果 睑缘炎患者合并干眼、睑板腺缺失者占比均高于非睑缘炎患者(P<0.05)。结论 蠕形螨感染所致眼表疾病诊治中应用角膜共聚显微镜联合眼表综合分析仪,可全面评估患者睑板腺情况及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数据。

  • 标签: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 眼表综合分析仪 蠕形螨 眼表疾病 睑缘炎
  • 简介: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及其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具有支架和缓释的双重作用,目前针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工程学和药学领域。本文对PLA/PLGA共聚物的代谢特征、降解机制,以及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PLA/PLGA共聚物 降解机制 组织工程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在64排双下肢CTA扫描中降低千伏值对保证图像质量以及降低患者吸收辐射剂量的意义。方法 取本院需行双下肢CTA扫描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管电压分别为120kVp、100kVp。使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进行扫描,采取阈值120HU自动触发扫描方式,其余扫描条件均一致。后计算患者所受有效辐射剂量。利用统计学spss23.0软件根据计量资料用(`x±s)实行标识,进行t检验结果两组检查均达到了诊断要求,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所受辐射剂量(ED)降低30%。 结论 将双下肢CTA扫描使用的120KVp降低到100KVp同样能达到诊断要求并且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对降低双下肢CTA检查所增加的不良反应有积极意义。

  • 标签: 64排螺旋CT 双下肢 CTA 低剂量 千伏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D增强扫描技术在颅脑MRI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医院就诊的颅脑病变患者90例,在常规Ax、Cor、Sag增强扫描的基础上,加扫3D-T1FSPGR增强。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扫描检查结果。结果在所选的90例患者中,脑膜瘤增强显示脑静脉系统对瘤体有供血21例,其中后矢状窦受肿瘤侵犯5例;后交通段脑动脉瘤血管3维图像重建可见清晰瘤体8例;胶质瘤18例,其中脑动脉血管对肿瘤有供血且存在肿瘤染色7例;脑血管瘤可看到小毛细血管团25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重建可见清晰粗大畸形动静脉血管走形关系10例。结论在颅脑病变的检查与诊断当中,采用颅脑3D增强扫描技术,能为诊断医生的诊断和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资料。

  • 标签: 颅脑 3D-T1 FSPGR增强扫描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脉CTA自由呼吸扫描与屏息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收集以及分析了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冠脉CTA检查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吸气之后屏气扫查,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平静呼吸。比较2组患者图像扫查质量。结果:观察组CT值、CNR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SNR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由呼吸可提高图像的强化效果及强化均一性,且可得到与屏气条件下同样质量的图像。

  • 标签: 冠脉CTA 自由呼吸扫描 屏息扫描 图像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对增强CT扫描患者扫描前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增强CT扫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干预,干预后分析结果。结果:分析和研究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研究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30.25±0.74分和22.69±0.17分,数据分析可知,研究组优势显著。研究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0%。结论:针对增强CT扫描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方式,优势显著,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提升CT扫描图像质量,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细节护理干预 增强CT扫描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