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磁共振成像中,谱仪梯度属于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将采集到的梯度波形进行分析,能够将波形的特点提取除开,进而确定硬件电路、脉冲序列编写是否存在问题。本文主要以实验的方式展开分析,首先将实验原理与实验设计陈列出来,接着分析实验结果,展开讨论,最后总结了全文。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谱仪梯度 波形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内节育发生嵌顿的影响因素,总结治疗宫内节育嵌顿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宫内节育嵌顿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0例未发生宫内节育嵌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痛经、妇科炎症、带环妊娠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手术与带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痛经、妇科炎症、带环妊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与带的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内节育嵌顿同患者的痛经、妇科炎症、带环妊娠以及带时间密切相关,放置前同时选择合适的宫内节育,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可以降低宫内节育嵌顿的发生率.关键词宫内节育;嵌顿;影响因素;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0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鼻腔较为狭窄,分泌物很多,若是没有立即做清理,呼吸时空气中混有的杂质灰尘进入鼻腔与之混合,会变干形成鼻痂。倘若长期不清除,可致鼻屎变大而堵住鼻子。因此,及时清理的鼻涕显得尤其重要。吸鼻也有手动吸鼻、电动吸鼻,电动吸鼻器使用方便,见效快,所以受到人们的好评。而对于儿童来讲,更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因为儿童总会有鼻塞的情况,所以家庭常备电动吸鼻,无论是成人和儿童均可以使用,对家人的健康有利,对家长们也更安心。

  • 标签: 电动吸鼻器 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呼吸波为基础的护理措施在改善人工气管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病人,采用抓阄的方式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基于呼吸波形两种模式展开干预,对不同干预方式的效果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效果及气道管理质量提升均高于甲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呼吸波形的护理干预,对人工气道管理质量的提升及护理效果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波形 护理干预 人工气道管理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制一种结构简单的颗粒药均分,以更加准确、方便地进行颗粒药均分。方法:该装置由包括底座、均分筒和接药盘;均分筒竖向设置,均分筒包括套筒、活塞和连接杆,连接杆与底座连接,活塞与连接杆的顶端连接,套筒套在活塞上并与活塞配合,均分筒上设置有用于计量套筒内颗粒药量的计量刻度;接药盘的形状为环形,接药盘套在套筒上。结果:能够较准确地等分颗粒药,保证服药剂量准确,尤其适用于儿童服药中。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医院和家庭使用均可。

  • 标签: 颗粒药 均分 专利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电图T波形态对STEMI患者PCI治疗后近中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72例STEMI PCI治疗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以患者术后24h心电图T波形态为依据,将

  • 标签:
  • 简介:滴眼液是眼病患者最常用的剂型,具有局部浓度高、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应用广泛。滴眼药水是眼科比较简单的一项基本技能,有效的滴眼操作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虽然操作简单,但由于自行滴眼时眼药瓶的高度及滴眼药的定位难以把握,该技能对患者存在较大难度。

  • 标签: 滴眼药水 应用 辅助器 设计 眼病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在呼吸波形上特异性改变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在不影响临床诊治前题下,对入选病例呼吸波形进行动态监测,研究阻塞性通气障碍病人呼吸波形改变与相应病情和医疗等情况的相关性及其在呼吸波形上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阻塞性通气障碍呼吸波形与正常波形相比,在压力、容量、流速曲线和压力一容量环上有连续、剧烈顿挫的特征性改变。其改变的幅度、大小、频率与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病理变化程度相关。模拟液体阻塞气道实验也可得到类似特异性改变波形。结论:阻塞性通气障碍患者在正压通气时,呼吸波形根据通气障碍类型分别可出现“锯齿”状、“波纹”状、“鸭头”状、“鸟头”状、“火炬”状等具有典型特征的特异性呼吸波形。这对其临床快速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阻塞 通气障碍 呼吸波形 特异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院外心肺复苏中双相波及单相波电除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1966—2016.12),EMBASE(1980—2016.12)数据库,Cochrane临床研究注册中心(CENTRAL)(建库至2016.12),并网络检索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所有关于对比院外心肺复苏时双相波及单相波电除颤患者预后的随机对照研究及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不同波形电除颤对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情况(ROSC),入院时存活率,出院时存活率,1个月存活率以及出院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纳入4篇RCT文献及3篇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院外心肺复苏时双相波与单相波电除颤在ROSC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95%CI:0.91~1.36,P=0.32,I2=65%),入院存活率(RR=0.94,95%CI:0.67~1.32,P=0.72,I2=76%),出院存活率(RR=1.14,95%CI:0.84~1.54,P=0.40,I2=0),1个月存活率(RR=1.13,95%CI:0.98~1.32,P=0.10,I2=70%)以及生存患者神经系统恢复情况(RR=0.95,95%CI:0.75~1.21,P=0.69,I2=0)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目前指南推荐使用双相波电除颤,但目前证据表明院外心肺复苏时使用双相波或单相波电除颤,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心肺复苏 电除颤 双相 单相 META分析
  • 简介: 摘要: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其中P波的形态变异在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尤为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P波形态变异对房颤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P波特征进行风险分层。通过对房颤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收集P波振幅、时限、形态等参数,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波变异与房颤复发、心功能恶化及并发症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波形态变异与房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特定P波特征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 标签: 心电图 P波 房颤 预后评估 风险分层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一种能够在使用时避免面部、耳部出现压痕、因连接不牢出现药液倾洒问题的一种新型医用护耳式雾化。此项设计主要针对于昏迷、年老体弱、新生儿群体,为了达到更好的雾化效果。方法 ①在原有的松紧条带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升级,将松紧条带优化为护耳条带。②在原本的连接管口内侧增加螺纹设计,便于连接管与雾化药杯连接的更加牢固,避免出现因连接管松脱导致药液倾洒从而影响雾化疗效的问题。结果 新型医用护耳式雾化确实能够更好的避免了面部、耳部出现压痕的问题以及能够更好的解决因连接管松脱出现药液倾洒的问题。结论 新型护耳式雾化方便可行,是代替原本雾化的优良方案。此项设计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雾化体验,避免出现面部、耳部压痕,及药液的浪费,实现更好的雾化效果。

  • 标签: 医用护耳式雾化器 避免压痕 螺纹接口 避免药液倾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感觉心啊,在砰砰直跳,跳动的节拍很快,这就是心悸的感觉。心悸的感觉让大多数人都感到害怕,是不是自己得了什么病?在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绝大部分的心悸都是不需要治疗处理的,并不严重。现在我们将引起心悸的原因告诉大家,当大家发生心悸时,不那么惊慌,同时,当出现严重的心悸时,大家可以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 标签: 心悸 机理 就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观察分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以及发生原因,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生并发症39例(占比30%),其中10例穿刺部位血肿(占比7.7%),3例迷走神经反射低血压(占比2.3%),4例尿潴留(占比3.1%),5例动、静脉瘘(占比3.8%),17例腰痛及全身不适(占比13.1%)。结论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所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总结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并发症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冬季输注甘露醇时使用输液加温对外周静脉炎发生及PVC维护时间的影响及后续的护理。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2017年12月-2018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该80例患者在被选取时接受的治疗方法均为静脉输注125ml的20%甘露醇,且每8h进行一次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输液加温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外周静脉炎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利用输液加温在冬季输注甘露醇可使外周静脉炎发生率降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延长,减轻静脉损伤,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输液加温器 甘露醇 外周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