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汁反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组,治疗组40例给予降逆和胃汤之方药,日1剂,水煎,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40例予吗丁啉10mg,每日3次,饭前15~30rain口服,硫糖铝混悬液1g,每日2次,饭前1h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现察并比较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上腹痛、饱胀、烧心、嗳气、纳差、恶心呕吐、大便千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上腹痛、饱胀、烧心、恶心呕吐、口干苦、大便干、胃黏膜糜烂、胆汁反和出血征象以及总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逆和胃汤能够明显改善胆汁反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炎症恢复及胆汁的正常排泄.疗效确切。

  • 标签: 降逆和胃汤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男性患者常规导尿法和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导尿法有不同效果。方法将80例男性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法,实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导尿法。结果2组导尿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男性患者中应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导尿法较常规导尿法更安全有效,成功率更高。

  • 标签: 男性 导尿 利多卡因
  • 简介:胆汁反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约占胃炎总数的16.4%[1]。胆汁反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可损害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萎缩、肠化生和局灶性增生。同时在食管炎、食管腺癌及胃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因此探索胆汁反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埃索美拉唑片、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胆汁反性胃炎66例,临床较好,报道如下。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熊去氧胆酸胶囊 埃索美拉唑 治疗方案 疗效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1Pearson相关的资料要求小样本并且个变量(X、Y)均服从双正态分布。2Spearman秩相关的资料要求①大样本或个变量不服从双正态分布;②或个变量均为有序分类变量;③或一个变量为有序分类变量,另一个变量为连续型变量。

  • 标签: 统计学分析方法 Pearson 正态分布 分类变量 小样本 大样本
  • 简介: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也是我国育龄妇女的首选避孕工具,使用率占世界避孕人数的80%。绝经后取环一直是妇科临床上比较关注的问题,取环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绝经后取环 取节育环 疗效 避孕工具 宫内节育器 育龄妇女
  • 简介:目的通过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项指标的联合检测为早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40例胸痛开始在0~6h、6~12h、12h3个时间段的ACS患者血清中的H-FABP、cTnI的值进行检测。结果cTn1在40例ACS患者发作0~6h测得阳性率为55%,H-FABP在40例ACS患者发作0~6h测得阳性率为85%,2项指标联合分析阳性率可达92.5%.而且在12h内的几个时段所测得的结果灵敏度在联合检测上都相应提高了很多。结论H-FABP与cTnI联合检测对ACS早期诊断具有高灵敏性。

  • 标签: 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I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通过对直接测量法和照片测量法在眉眼部测量中的结果比较,分析者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差别和问题。方法随机选择20例测量对象.年龄22~27岁.分别用直接测量法和照片测量法对其眉眼部的内眦点间距离、内外眦点间距离、眼裂的高度和瞳孔处上岭缘至眉弓下缘的距离进行测量,然后用SAS6.12软件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侧内眦点问的距离和眼裂高度在种测量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左右侧内外眦点之间的距离以及瞳孔处上硷缘至眉弓下缘的距离.在种测量方法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结论直接测量法和照片测量法虽然在某些部位的测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各自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量时应取长补短,尽量减少误差的产生,最终得到可靠的结果。

  • 标签: 面部测量 直接测量法 照片测量法 对比
  • 简介:目的应用MRA对比观察一次注血法和二次注血法制造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差异。方法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一次注血组(17只)和二次注血组(18只),分别以生理盐水(对照组)及自体动脉血(注血组)注入枕大池。于造模前和造模后1、3、5、7、9、11天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MRA技术观测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动物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无明显神经功能损伤,基底动脉管径造模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次注血组造模后3天神经功能损伤最明显,基底动脉于造模后1天发生收缩痉挛,于造模后3天痉挛达到高峰,管径为造模前的68.18%,后逐渐恢复正常。二次注血组造模后5天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最明显,基底动脉于造模后1天发生收缩痉挛,于造模后5天痉挛达到高峰,管径为造模前的56.72%,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兔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是制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的良好方法;采用MRA技术可活体观测脑血管痉挛。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颅内 动物模型 磁共振血管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强身保健穴贴多个中心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多中心、随机分组、平行对照、单盲(研究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的临床试验原则,在前期小样本试验的基础上,算上20%脱失,并保证三个试验中心病例的均衡分配,药贴试验组和模拟剂对照组的比例为1:1,样本的总含量为78例,每个中心26例。各中心病人随机分为药贴组和试验组,组间病人年龄、性别构成无明显差异。药贴组:强身保健穴贴贴脐,每贴24h,2d一贴,30d为1个疗程。对照组:模拟药贴贴脐,每贴24h,2d一贴,30d为1个疗程。组病人开始前均分别评价临床症状得分,1个疗程后再统计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分,经统计后分别计算药贴组与对照组各组得分,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药贴组总有效率为74.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8.20%。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药贴组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气血虚证疗效显著,具有缓解疲劳症状和改善气血虚症状的效果,并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 标签: 穴贴 慢性疲劳综合征 气血两虚证 临床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SRM—IV前庭功能治疗系统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开放、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例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仪器复位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并在治疗次日和治疗后1周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Mann—Whitney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组间在访视时间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SRM.IV前庭功能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手法复位,并可弥补其不足。

  • 标签: 眩晕 评价研究
  • 简介:目的对当前发表的系统评价再评价(overviewsofreviews,简称Overviews)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调查分析,为Overviews制作者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2010年第1期)、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截至2009年12月,遴选出具代表性的Overviews。然后提取其质量评价标准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主要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共遴选出43个具有代表性的Overviews,其中32个(74.4%)对纳入的系统评价进行了方法学质量评估,15个采用OQAQ标准(34.9%)、3个采用AMSTAR标准(7.0%)、2个采用DARE清单(4.6%)、2个采用Assendel标准(4.6%)、1个采用EectivePublicHealthPracticeProject标准(2.3%)、6个采用自定义标准(14.0%),1个采用综合标准(2.3%),2个为其他(4.6%)。有10个研究(23.6%)进行了证据质量评价,其中8个研究(18.6%)应用GRADE分级系统进行评价,7个研究(16.3%)同时应用了证据质量评价和GRADE分级评价方法。结论现有Overviews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包括方法学质量和证据质量,但大多数现已发表的Overviews文献的质量评价实施并不完整。同时,现已发表Overviews中采用的方法学质量评价标准众多,尚无统一标准。鉴于OQAQ标准和AMSTAR标准评价内容全面,实施简易,其应用相对广泛,并得到了推荐,建议Overviews作者合理选择应用。GRADE系统相比其他证据质量分级系统更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推荐制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正确使用,使Overviews研究结果更加完整,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评价再评价 系统评价 质量评价方法
  • 简介:<正>目的:目前已有多种评分系统对肾肿瘤的解剖特征进行标准化的描述,然而还不清楚哪个系统是最有用的,或是否有比仅依描述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肿瘤大小或位置来讲更好的措施。为了阐明这些问题,本文评估了肿瘤大小、位置、

  • 标签: 肾部分切除术 肿瘤大小 评分系统 围手术期 肾肿瘤 系统性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在右叶活体肝移植(LDLT)术前供体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名拟行肝右叶捐献的志愿者于LDLT术前行MSCT腹部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由2名医师观察肝脏血管系统的显影情况(采用4分法进行评价)、解剖结构及变异,并对最终作为供体接受肝右叶切除术者的CT表现及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名医师对肝动脉(HA)、门静脉(PV)、肝静脉(HV)分支及副肝静脉(AHV)显影情况的评分均为3~4分,观察者间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84、1.00、1.00和1.00)。40名志愿者中,HA正常19名,变异21名;PV正常28名,变异12名。10名志愿者因HA变异影响肝右叶捐献而被排除,包括7名肝右动脉(RHA)纤细和3名S4段肝动脉(S4A)变异;7名志愿者因PV变异被排除,包括2名PV右前支起自门静脉左支(LPV)、3名三叉型PV和2名门静脉右支(RPV)短干。最终包括2名RPV短干、1名PV右后支起自PV主干及2名三叉型PV在内的共15名志愿者作为供体接受肝右叶切除术。LDLT术中所见15名供体的肝脏血管系统解剖结构均与术前MSCT检查结果相符。结论MSCT是LDLT术前评价供肝血管系统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肝移植 活体供体 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正>背景:抗雄疗法和放疗均可用于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3年的抗雄治疗较半年的治疗带来更小的生存受益,同时伴有更多的毒副作用。在治疗中,我们认识到早期识别放疗和半年抗雄治疗的不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评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PSA)是否可以在早期替代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率(PCSM)。方法:我们系统回顾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①总体改善②放疗加半年抗雄治疗与单纯放疗的前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死亡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放疗后 治疗后 单纯放疗
  • 简介:目前,武警部队的任职教育和各类培训班基本上还在沿用集中面授的传统方式实施教学,教学组织、教学实施方式单一,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军队现代远程教育2001-2010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军队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构建具有我军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形成符合我军实际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全军2011-2015年在职科学文化教育规划指出:

  • 标签: 后勤 远程 继续教育 系统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病程、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Data,纳入所有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短疗程(≤6个月)与长疗程(〉6个月)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由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3个为RCT(共计7475例患者),5个为队列研究(共计12744例患者)。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4,95%CI(0.56,0.98),P〈0.0001];短疗程组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长疗程组低,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99,1.69),P=0.06]。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组的死亡或心梗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95%CI(0.45,1.08),P=0.11],应用Meta回归探讨队列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提示研究年限、随访时间对异质性有贡献(Z=3.61,P=0.000);而且长疗程组的晚期支架内血栓也较短疗程组发生率低[OR=0.40,95%CI(0.15,1.07),P=0.07]。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疗程(〉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患者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不会明显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长疗程组还有降低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趋势。但更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月)则未见明显优势。

  • 标签: 经皮冠脉介入术 抗血小板治疗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成人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BM、CNKI、VIP和WanFangData,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3月,查找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成人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RCT,共计10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组在有效率[OR=3.43,95%CI(2.44,4.82),P〈0.00001]、显效率[OR=2.33,95%CI(1.78,3.05),P〈0.00001]、病死率[OR=0.38,95%CI(0.15,0.95),P=0.04]和治疗后ESS评分[治疗后7天:SMD=-0.48,95%CI(-0.80,-0.17),P=0.003;治疗后14天:SMD=-0.89,95%CI(-1.17,-0.62),P〈0.00001;治疗后1月:SMD=-0.89,95%CI(-1.20,-0.59),P〈0.00001]及NDS评分[治疗后7天:MD=10.42,95%CI(4.78,16.05),P=0.0003;治疗后14天:MD=13.82,95%CI(12.86,14.79),P〈0.00001;治疗后21天:MD=10.33,95%CI(4.43,16.23),P=0.0006]方面均优于单用醒脑静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依达拉奉+醒脑静+常规治疗组在有效率[OR=3.03,95%CI(1.36,6.73),P=0.006]、显效率[OR=2.86,95%CI(1.50,5.44),P=0.001]和治疗后ESS评分[治疗后7天:MD=-6.26,95%CI(-8.49,-4.03),P〈0.00001;治疗后14天:MD=-6.43,95%CI(-8.73,-4.13),P〈0.00001]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成人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醒脑静及常规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不高,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依达拉奉 醒脑静 成人急性脑梗死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探讨采用现代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与标准THA治疗中青年患者髋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为临床选择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LINE(1990年至2012年6月)、OVID数据库(1990年至2012年6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2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年至2012年6月)。

  • 标签: COCHRANE系统评价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中青年患者 THA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ochrane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