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及vWF抗原含量,探讨预处理过程对ADAMTS-13及vWF水平的影响及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13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外周血,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采用FRETS-vWF73荧光试验检测血浆ADAMTS-13活性,ELISA法检测vWF抗原量。多数患者采取改良BUCY,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予TBI+CY方案预处理,淋巴瘤患者多用BEAM等方案预处理。结果:①移植后发生血栓并发症8例,49例患者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②1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低,而vWF抗原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减低的患者占59.3%(69/113),其中活性减低范围在60%以上的患者占8.0%(9/113);相应的VWF抗原含量也出现增高(P<0.01)。③8例血栓并发症患者ADAMTS-13活性预处理后均降低,与非血栓组有明显差异(P<0.01)。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60%的占37.5%(3/8),同时vWF抗原量增加(P<0.01)。④49例aGVHD患者ADAMTS-13活性均值在预处理后降低,但是与非aGVHD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其中25例患者在aGVHD发生当时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发生了明显减低(P<0.001),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60%的占6.0%(2/3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移植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下降超过预处理前60%,是后期发生血栓的风险因素(P<0.01);而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下降不是a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下降,vWF抗原含量升高;血栓病人尤为明显。ADAMTS-13活性降幅超过60%是后期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减低与aGVHD的发生无关。所以ADAMTS-13活性降低是移植后血栓并发症的重要预测指标。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简介:目的评估单采血小板样本核酸检测的必要性,以及常规酶免和混样核酸平行检测模式的可行性。方法血液筛查方法为2遍酶免(ELISA)加1遍核酸检测(NAT)。抗.HCV、抗-HIV1/2检测采用万泰和新创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HBsAg检测采用科华和新创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单采血小板样本采用ELISA与混样核酸平行检测,核酸检测采用罗氏COBASs201系统(6混样)。对ELISA反应性、NAT阴性样本进行确证实验,对ELISA阴性、NAT反应性献血者进行确认及追踪随访。结果共检测单采血小板样本37496例,检出反应性样本64例,其中ELISA双试剂、NAT检测均为反应性12例,ELISA双试剂反应性、NAT阴性5例;ELISA单试剂、NAT均为反应性4例,ELISA单试剂反应性、NAT阴性20例;ELISA阴性、NAT反应性23N。6例ELISA反应性、NAT阴性样本的确证实验阳性,其中4例为ELISA双试剂反应性,2例为ELISA单试剂反应性。23例ELISA阴性、NAT反应性献血者,经确认22N为隐匿性HBV感染者,1例为HIV“窗口期”感染者。结论ELISA与核酸检测形成互补,能有效减少单采血小板的输血感染风险;混样核酸与ELISA平行检测模式可行,可最大限度的缩短检测时间。

  • 标签: 单采血小板样本 混样核酸检测 酶免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菌检测分析前样本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从本院各个科室采集的1500份细菌标本进行临床实验,其标本包括有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血液标本、创伤组织标本,采用K-B法实施药敏实验对其进行检验,统计结果的准确率,并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本组1500例标本细菌中,806份标本细菌为优良,593份标本细菌为合格,101份标本细菌为不合格,合格率为93.3%。在不合格的标本中,44份标本为粪便标本细菌,32份标本为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细菌,20份标本为血液标本细菌,4份标本为尿液标本细菌,1份标本为创伤组织标本细菌。其中粪便标本细菌不合格率最高,与其他类型标本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细菌检验质量控制中,分析前样本影响因素研究非常关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细菌检测 样本质量控制 合格率
  • 简介:摘要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处理不及时会危及母儿生命。特别是部分胎盘早剥孕妇失血量与阴道出血量不符,病情被掩盖,延误诊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 标签: 胎盘早剥 诊断 处理
  • 简介:总结儿科常见风险的防范措施,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方法通过总结预防病房存在的常见风险,制定处理风险的管理对策,同时指导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风险。结果儿科风险主要存在于患者,医疗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儿科安全隐患数量多,人员涉及面广,提高质量,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人员应积极学习知识,从而提高的质量,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儿科风险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此两种问题。甲减在很大程度上会危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加流产和早产率,因此对怀孕期间的甲状腺功能降低问题解决特别需要注意和改进。同时在解决妊娠合并甲亢疾病出现情况时,要重点关注在母亲腹中的胎儿甲状腺功能的相应变化,当出现妊娠合并甲亢问题时使用甲状腺药物治疗是当前最被推荐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妊娠期 甲状腺功能减症状的处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的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3例,按照平行对照、临床开放的设计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9例),观察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麻醉后,在T1、T2、T3等阶段,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有变化,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波动不大,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高血压手术患者中具有临床应用效果,不会对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造成较大的影响。

  • 标签: 高血压 手术患者 麻醉处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手术人群在增加,手术伴高血压的比例明显增多,麻醉医生在围麻醉手术期处理高血压也是屡见不鲜的常事,但是,保证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也并非易事。本文浅谈高血压手术时麻醉处理体会。

  • 标签: 高血压 手术 麻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