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三维适放射治疗78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先行全脑放疗,然后行三维适放射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效果、随访结果及放射治疗急性反应。结果78例患者中,27例完全缓解,46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2例进展,有效率达93.58%。随访率100%,生存期最长为26个月,最短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死亡病例多源于肿瘤进展。78例患者中,1例出现明显记忆力减退,1例因精神症状的加重而停止治疗,3例发生出血和脑水肿现象,经对症降颅压治疗后获得好转,其它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副反应,但可以耐受放射治疗,未出现明显的放射性脑损伤。结论三维适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于脑部病变复发比例,还可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肺癌 脑转移 三维适形放射 临床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5-01
  • 简介: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TEIN)崮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长螺旋骨折的疗效?方法l回顾怍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儿童股骨干长螺旋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5例;年龄为2岁2个月至6岁,平均3.5岁;骨折类型均为长螺旋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住C型臂X线机监视下逆行穿入TEIN内固定。术后石膏或支具同定4周,4周后开始配戴支具进行小负重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儿术后获平均13个月(9-2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3.5个月。未次随访时按照Flynn等提出的弹件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l例。5例患儿钉尾刺激皮肤出现过敏“激惹”现象,拔除TEIN后迅速愈合;1例患儿患肢较对侧下肢长1.1cm。所有患者未发生骨髓炎、骨折延迟愈合或小愈合、断钉、钉脱出及骨骺损伤等并发症。结论TEIN同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长螺旋骨折具有创伤小、不损伤骨骺、骨折愈合良好、患肢功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钉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膜塑术联合框架眼镜对青少年高度近视的矫正效果分析。方法选取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共36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按角膜塑镜的验配程序进行试戴评估,角膜曲率选择FK41.50~45.50D。目标降度为5.00D;根据中心定位、移动度、荧光环及边弧是否理想,确定最后订片参数,夜间配戴角膜塑镜8~10h,戴镜1mo后,残余度数稳定时予白天配戴框架眼镜矫正,复诊安排为矫正后1夜。观察患者裸眼视力以及角膜健康状况等。结果(1)1wk;1mo后裸眼视力逐渐提高(P<0.05)。(2)联合矫正2a后的屈光度为-7.11±0.81D,比联合矫正前增加-0.29±0.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1,P=0.007)。(3)联合矫正2a后眼轴长度为26.37±0.59mm,比联合矫正前增长0.19±0.28mm(t=2.741,P=0.026)。(4)没有角膜感染、镜片黏附和严重镜片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该方法相对安全,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角膜塑形术 框架眼镜 青少年 高度近视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三维适放疗辅以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三维适放疗治疗,观察组使用三维适放疗+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存率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缓解率分别为73.33%、4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1年、2年、3年的生存分别为76.67%、60.00%、46.67%,50.00%、33.33%、16.67%,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三维适放疗辅以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高癌症的控制率,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消化道恶性肿瘤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5-02
  • 简介:目的:探索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小口径聚乳酸-己内酯[P(LLA-CL)]/纤维蛋白原管支架的方法,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行性。方法以P(LLA-CL)、纤维蛋白原为原料,制备小口径复合管支架,观察支架的大体形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三维结构;利用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皮下植入试验,评价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管支架表面呈网格状三维结构,并有大小不等、互相交通的孔隙,孔径平均直径为(4.56±1.23)μm,表面纤维平均直径(318±56)nm;P(LLA-CL)/纤维蛋白原浸提液溶血率为2.87%±0.49%;细胞毒性实验示P(LLA-CL)/纤维蛋白原浸提液较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皮下植入试验显示P(LLA-CL)/纤维蛋白原支架炎症反应轻微,材料逐渐降解。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可以构建小口径P(LLA-CL)/纤维蛋白原管支架,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材料。

  • 标签: 静电纺丝 管形支架 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纤维蛋白原 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