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功能性音障碍儿童音特点并探索音训练方法。方法把136例功能性音障碍的儿童分成二组,每组68人。普通组采用音训练及音器官运动训练,增强组除音器运动训练、音训练外,另加入口肌训练。结果增强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91.18%vs76.47%,P=0.04),增强组治疗疗程明显短于普通组(P<0.001)。结论功能性音障碍虽然不存在音器官的器质性损害,但由于其音器官的协调性差及口腔感觉异常,因此加入口肌训练能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口肌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构音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经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临床上简称肝活检术,是采取肝组织标本的一种简易手段;是目前诊断肝脏疾病科学、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技术是遵循寻证医学原理进行的,为了早期、快速、准确地诊断肝脏疾病。在B超图像引导下,由穿刺所得组织块进行组织检查制成涂片做细胞学检查,为肝脏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疗效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 标签: 经皮肝穿刺活检术 适应症 禁忌症 操作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皮炎和癣是两种最常见的皮肤病,它们的性质和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对其,必须严格区分对待。皮炎和癣的临床表现皮炎的临床表现是急性期出现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烂渗出,边界不清;慢性期出现皮损肥厚、浸润,皮肤呈苔藓样改变。癣则最初出现水疱或丘疹,从中心逐渐向周围等距离扩散,呈环状、半环状,边界清晰,中间轻,有自愈倾向,俗称'钱癣'。总之,皮炎

  • 标签: 皮炎皮癣 皮癣区分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 AAC辅助沟通系统及分析 AAC辅助沟通系统在音障碍患者的应用。方法:选择 1名重度音障碍患者,对患者在情绪、行为、需求应知、交流量和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从前后的心理、交流结果的对比来看,使用辅助沟通系统之后,患儿的焦虑烦躁、抵触行为明显降低,需求应知和交流量明显提高。结论: AAC辅助沟通系统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患儿的交流欲望,减少了交流障碍,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值得在类似的疾病中提倡和推广。

  • 标签: AAC辅助沟通系统 重度构音障碍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薄型股前外侧瓣、前臂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作对比分析。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76例均分组为对照组用前臂瓣修复,观察组用薄型股前外侧瓣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数值均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修复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舌癌术后缺损修复患者选择薄型股前外侧瓣修复的效果更佳。

  • 标签: 舌癌 缺损修复 薄型股前外侧皮瓣 前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肝间叶性错瘤的CT及MR特征,总结鉴别诊断经验。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共收治小儿肝间叶性错瘤14例,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CT检查,均表现为单发的囊实性占位,术前明确诊断率8.3%(1/12)。边缘清楚,右肝8例、左肝3例、肝中叶1例。表现为类圆形8例、不规则4例,未见分叶。长径61~142mm,平均(85.6±15)mm,CT值12~18Hu,中位数15Hu。10例出现少量的条带状软组织密度影,1例见散在的点状高密度钙化影。MR检查10例,符合率20.0%(2/10),增强扫描轻度环形强化4例,1例增强扫描表现为不相融合的囊实性包块,MRI检查出现肝内血管受压4例,下腔静脉以及腹部主动脉受压3例。结论CT、MR诊断小儿肝间叶性错瘤容易误诊,主要与缺乏特异性的表现有关,今后需要建立诊断量化指标体系。

  • 标签: 小儿 肝间叶性错构瘤 CT MR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斜方肌肌瓣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解放军第 202医院收治的 16例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 9例,女 7例,年龄 20—64岁,平均年龄( 42±6)岁,其中高压电烧伤 11例,放射性损伤 5例,采用斜方肌肌瓣修复创面,供瓣区 9例植皮, 9例直接缝合。 结果 16例患者斜方肌肌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其中 3例患者术后瓣臃肿行二期瓣削薄修整; 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 2年,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损伤部位功能良好。 结论 采用斜方肌肌瓣是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斜方肌肌皮瓣 修复 颈部深度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肾镜碎石术(PCNL)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经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2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NL术后出血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鹿角型结石、合并高血压、分期手术、手术通道是PCNL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PCNL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PCNL术后出血的概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术后出血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股后神经营养血管瓣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二科5例采用腘窝直接动脉穿支蒂股后神经营养血管瓣逆行转移修复儿童腘窝瘢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8~15岁;外伤3例,烧伤2例;瓣切取最大面积18cm×8cm,最小10cm×6cm.结果5例患者移植皮瓣均一期成活,随访6个月~3年,腘窝部均获得满意外形及功能,股后部供瓣区亦未遗留明显畸形,儿童生长发育未受明显影响.结论穿支蒂股后神经营养血管瓣血供充分、供区较隐蔽、可供切取范围广、手术操作简单、不牺牲下肢主要动脉、瓣供区可一期缝合,是修复儿童腘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瓣.

  • 标签: 外科皮瓣 股后皮神经 皮神经营养血 管皮瓣 腘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肝脏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肝脏穿刺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病理学检查诊断中慢性乙型肝炎15例,肝硬化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16例,酒精性肝病22例,肝细胞癌6例,转移癌7例,原因不明慢性肝炎8例,确诊率91.3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能够安全、便捷的检验肝脏病变的检测方式,对于肝脏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肝脏穿刺活检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微创经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我院收治 的肾结石患者 40 例,随机 分为两组,各 20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采用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 分析两组患者 护理后的效果 。结果:对比发现, 研究组( 95.00% ) 经护理后的成效优于对照组( 75.00% ), (p<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的护理中,微创经肾穿刺治疗路径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有效缓解、控制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出现,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穿刺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跟部瓣修复术后的护理措施及固定支架的应用。方法选取7例我科行足跟部瓣修复术的患者,对术后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结果7例患者瓣均成活,围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外固定支架应用效果良好。结论外固定支架的应用能有效的改善术后瓣受压等问题,可以广泛应用于足跟瓣修复术后的护理中。

  • 标签: 足跟皮瓣 护理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择期行经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10例。常规静脉诱导,钢丝加强管气管插管,术中静吸复合全麻维持。术中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必要时血气分析,调整内环境及呼吸参数,维持麻醉平稳。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安返病房。结论经肾镜钬激光碎石技术麻醉管理要点特殊体位(截石位、俯卧位)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大量冲洗液对内环境的干扰,及体温降低对机体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破伤风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5~9月的100例破伤风患者进行抗毒素试试验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试验法,观察组50例采取护理干预试验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破伤风抗毒素试呈阳性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破伤风患者进行抗毒素试试验时采取护理干预,减少实验结果出现假阳性,试验结果更加准确,护理干预试验法显著优于传统试验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破伤风抗毒素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或经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合并脊柱侧凸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PVP或PKP治疗合并脊柱侧凸的脊柱压缩性骨折61例(PVP50例,PKP11例)。测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6个月和最后一次随访时脊柱侧凸Cobb角,以及伤椎最塌陷处的高度。结果骨水泥渗漏17例。61例随访8?12个月,平均9.4月,术前与术后4个时间点脊柱侧凸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5.745,^=0.000)。术前脊柱侧凸Cobb角为16.4°±5.5°,显著大于末次随访13.3。±5.5。(P=0.000)、术后6个月13.4。±5.5。(P=0.000)、术后3个月13.9。±5.6。(P=0.000)和术后3d14.2。土5.5°(P=0.000)。术前与术后4个时间点椎体最塌陷处高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7.928,P=0.000)。术前最塌陷处椎体高度(1.9±0.6)cm,显著低于末次随访(2.0±0.6)cm(P=0.000)、术后6个月(2.1±0.6)cm(P=0.000)、术后3个月(2.1±0.6)cm(P=0.000)和术后3d(2.1±0.6)cm(P=0.000)。结论PVP或PKP治疗合并脊柱侧凸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脊柱侧凸畸形以及伤椎最塌陷处高度。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脊柱侧凸 骨折 脊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用靶向穿刺技术引导经腰椎间孔镜手术穿刺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来到我院行腰椎经后外侧入路内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64例其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分组后其中32例患者在靶向穿刺技术辅助下行椎间孔穿刺,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另外32例患者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椎间孔穿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两种定位策略的穿刺用时、透视次数等评价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要明显比对照组短,且两组透视次数比较差异也存在极大的讨论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透视次数明显要比对照组少,提示辐射量较少。且两组皆未见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靶向穿刺技术的应用下,能精准、实时引导腰椎经后外侧入路内镜下的椎间孔穿刺,有利于缩短穿刺时间,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靶向穿刺技术 C型臂X线机 椎间孔穿刺 定位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某医院里在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头孢菌素类药试情况,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为该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对某院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头孢菌素类药试情况进行调查,共收集在此期间头孢菌素类药试的患者699例,并根据患者在试时候使用的剂量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患者的试情况。并统计调查的结果。结果在所收集的患者中,使用250μg·mL-1的399例患者中一共有14例出现阳性反应,占总人数的3.5%。一共有12例患者出现假阳性反应,占总人数的3.0%。使用500μg·mL-1的300例患者中一共有12例患者出现阳性反应,占4.0%。一共有10例患者出现假阳性反应,占3.3%。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的药物进行试,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考虑到安全因素,建议使用500μg·mL-1进行试。

  • 标签: 抗生素 头孢类 皮试情况 分析建议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经克氏针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4月期间收治的 5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经克氏针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 28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96.43%> 82.14%)、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 80.14±3.62)分>( 69.62±4.01)分 ]相对更高( P< 0.05),而并发症发生率( 3.57%< 14.29%)相对更低( P< 0.05),骨折愈合时间 [( 29.05±4.02) d<( 41.29±4.41) d]和住院时间 [( 4.62±1.05) d<( 8.49±1.64) d]相对更短( P< 0.05)结论: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克氏针固定方法,能够良好的固定骨折,加快其功能恢复。

  • 标签: 经皮克氏针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天竹植物甙、丹酚以及 天竹植物甙与丹酚复配 3 种溶液对昆明小鼠的抗炎止痛效果 。 方法: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 1 : 选取 体型体重较为一致、雌雄各半的 健康昆明小鼠,分为 4 组, 每组 10 只,分别为阴性组( DMSO)、天竹植物甙组、丹酚组,丹酚 +天竹植物甙组,进行抗炎效果对比实验;热板法试验 2 :将筛选合格的 昆明小鼠 40 只,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10 只, 在给药后 0.5 h 置于 热板( 水温恒温 55±0.5℃) 上,记录小鼠因热刺激产生疼痛反应的潜伏期 ,进行止痛效果实验 。结果: 抗炎效果实验显示 天竹植物甙组、 丹酚组以及 天竹植物甙 +丹酚组对昆明小鼠致炎耳朵的 肿胀抑制率分别 为( 10.2±2.2) %、( 18.5±3.1) %和 ( 26.5±4.3) %。天竹植物甙 +丹酚组的肿胀抑制率与天竹植物甙组的肿胀抑制率、丹酚组的肿胀抑制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同时止痛效果实验显示 天竹植物甙组、丹酚组以及 天竹植物甙 +丹酚组昆明小鼠的 痛觉潜伏期分别 为 7.2±0.9s、 7.4±0.8s和 12.6±1.1s。天竹植物甙 +丹酚组痛觉潜伏期与天竹植物甙组痛觉潜伏期、丹酚组痛觉潜伏期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

  • 标签: 天竹植物甙 丹皮酚 抗炎 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对胃结石患者实施微创经肾穿刺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创经肾穿刺治疗方法,并做好合理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为20-125分钟,住院时间为4.5-12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对于采用微创经肾穿刺治疗的肾结石患者采取针对性且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的术前紧张感,使患者积极配合,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微创经皮肾穿刺 肾结石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