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TC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死亡预后模型,旨在为肺腺癌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及正常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关临床数据,筛选出与死亡相关的预后基因,运用LASSO回归模型构建死亡预后模型。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20个死亡相关基因,通过LASSO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13个死亡相关预后基因。根据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ROC曲线验证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结论:ANGPTL7, DDIT4, SLC1A4, GDF15, SLC2A1,RRM2, ALOXE3, PHKG2, LINC00472, LINC00336, ALOX15,SLC7A11, 和GLS2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有效的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 标签: 肺腺癌 铁死亡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TC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死亡预后模型,旨在为肺腺癌患者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及正常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关临床数据,筛选出与死亡相关的预后基因,运用LASSO回归模型构建死亡预后模型。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20个死亡相关基因,通过LASSO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13个死亡相关预后基因。根据危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组,与低风险组相比高风险组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降低。ROC曲线验证了模型的预测能力。结论:ANGPTL7, DDIT4, SLC1A4, GDF15, SLC2A1,RRM2, ALOXE3, PHKG2, LINC00472, LINC00336, ALOX15,SLC7A11, 和GLS2的风险预测模型能够有效的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

  • 标签: 肺腺癌 铁死亡 预后模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调素(Hepcidin)联合骨髓染色及炎性介质白介素-6(IL-6)等在慢性病贫血诊断中的价值及相关性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符合“慢性病贫血专家共识”的慢性病贫血(ACD)患者以及同期因单纯血小板减少做骨髓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选患者骨髓染色外均为阳性(+~++++),按粒幼细胞的比例将ACD患者分为ACD1组(粒幼细胞≤15%)和ACD2组(粒幼细胞>15%),把单纯血小板减少做骨髓检查的非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的血样检测血清调素(Hepcidin)、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SI)、铁蛋白(Fer)、转铁蛋白受体(sTfR),记录所有检测数据,并将观察指标在三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SI)水平在ACD1组明显低于ACD2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D2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sTfR水平在ACD1组明显高于ACD2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D2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Fer、Hepc、IL-6、CRP水平在ACD1组明显高于ACD2组和对照组,差异具在统计学意义(P<0.001),ACD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比较:血清调素水平与IL-6、CRP、Fer、sTfR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SI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调素与患者体内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是ACD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联合其他代谢指标和炎性介质对ACD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铁调素 铁染色 白介素-6 慢性病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疾病认知评分、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为(67.54±2.67)分,住院时间为(33.17±6.76)d;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为(92.74±3.62)分,住院时间为(25.78±5.63)d。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强化运动功能,提高疾病认知,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出血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恽樵(1878~1935),他是近代具有创新思想的著名中医学家。早年从事编译工作,后弃文业医。从事内、儿科,对儿科尤为擅长。在数十年应诊治疗的同时,创办了“樵中医函授学校”,致力于理论和临床研究,培养了大量中医有用之才。他竭力主张中医改革,撰写了《群经见智录》等二十余种著作,较早地用西医学说,比较全面系统地阐发了中医典籍之精华,有“国医革命之创导者”和“杰出中医理论家”之誉,在近代中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恽铁樵 中医学家 杰出中医理论家
  • 简介:摘要调素调节蛋白,一种重要的代谢调节蛋白,对调素的表达起重要的调节作用。HJV蛋白有两种亚型,一种是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和在细胞膜上的m-HJV,另一种是经弗林蛋白酶作用的分泌型HJV。两种亚型的HJV均可对机体代谢进行调节。对HJV调控调素表达和代谢的进一步研究不仅使我们对体内稳态的平衡有进一步了解,也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针对多种贫血症和代谢病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铁调素调节蛋白 铁调素 铁代谢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 4)10-0140-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肾性贫血患者采用蔗糖与右旋糖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于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为35例。实验组实施蔗糖治疗,参照组给予右旋糖酐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2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治疗后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总结合力、血清、血清铁蛋白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组总有效率(100.00%、97.14%)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临床治疗显效率(82.86%)高于参照组(57.14%),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蔗糖与右旋糖酐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方面均具有一定效果,但蔗糖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蔗糖铁 右旋糖酐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髓染色在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小细胞性贫血患者列入观察组(其中IDA患者35例,ACD患者40例),另选30例骨髓象正常者列入对照组,均行骨髓染色检查,检测细胞内外。结果小细胞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内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其中IDA组患者骨髓细胞外含量减少,ACD组患者骨髓细胞外含量则在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骨髓染色是IDA检查和鉴别诊断较为可靠的参考指标,能够准确反映患者体内贮存及利用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小细胞性贫血 鉴别诊断 骨髓铁染色
  • 简介: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种关键手段,在外科手术,肿瘤治疗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输血治疗始终存在众多的潜在危险。红细胞在储存过程中损伤是多方面的,影响红细胞保存的个体和综合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如输注长时间储存的红细胞,因过载对受血者的不利影响,可能造成多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国外,对于输血引起的过载的治疗指征和处理实践已有多个共识和指南,而国内对于过载的发生和危害性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全面认识和了解输注储存红细胞对人体的危害性,预防红细胞输注后的副作用,应是临床输血医学研究红细胞输注的重点。

  • 标签: 红细胞储存损伤 铁过载 去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分析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相关情况。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中,13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73.3%;观察组30例患者中,19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7%。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于减轻和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提高急救成功率,调整心理障碍,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整体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