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因为其可视性,近年来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随着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普及,各种与之相关的各类并发症也随之而来。而近年来新应用的超声引导下脊肌平面阻滞,则因为其操作简易性,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及限制条件较少,而受到广发关注。由于脊肌覆盖范围较广,所以从不同部位进行阻滞则可获得与之相对的镇痛节段,因此其在围术期镇痛中得到应用。本文则通过近年来对超声引导下脊肌平面阻滞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应用,旨在为脊肌平面阻滞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竖脊肌 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围术期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性,34岁,因"右侧阴囊肿大20余年"入院。患者自述20余年前在一次剧烈活动后,突然觉右侧腹股沟区不适,当时即发现右侧腹股沟区有一蛋黄大小肿物,可用手指将其还纳,因无腹痛,腹胀,无其他不适,未在意。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葫芦 腹股沟区 阴囊肿大 剧烈活动 右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股沟疝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7例新生儿腹股沟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择期手术治疗85例,术后恢复良好;急诊手术治疗42例,术中发现小肠坏死10例(24%),睾丸坏死3例(7.1%),卵巢坏死8例(19.2%),术后疝复发1例(2.4%),死亡1例(2.4%)。结论腹股沟疝是新生儿常见性疾病,早期及时合理的诊治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 标签: 疝,腹股沟,新生儿,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横切口行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的优势。方法:选取小儿腹股沟疝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观察组进行小横切口行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对比手术指标以及疼痛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以及疼痛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横切口行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是一种较为优越的手术方法,它的小切口、高位结扎和较低的并发症风险,使其成为小儿腹股沟疝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小横切口 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 小儿腹股沟斜疝 治疗优势
  • 简介:患者男,80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周于2012年8月22日入院。入院查体: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5cm×4cm大小包块,质软,边界清,不入阴囊,平卧可回纳,回纳后压住内环体表投影处包块不再突出,外环口扩大明显。右侧腹股沟韧带外下方可触及3cm×3cm大小包块,质软,无压痛,平卧后不能完全回纳。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股疝 入院查体 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区 体表投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肌前转位术在垂直斜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30例斜视眼.其中垂直分离性偏斜(DVD)伴下肌亢进10例;先天性上肌麻痹垂直偏斜>20△10例;V征伴下肌亢进垂直偏斜>20△10例.术后观察18个月,统计效果.结果30例伴下肌亢进行下肌前转位术,治愈及好转26例,无效4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抗上转综合征.结论垂直斜度>20△,垂直斜度<40△,下肌前转位术可一次手术矫正.关键词下肌前转位术;垂直斜视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13-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危儿的头能力训练当中,早期头控训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6例高危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28)及观察组(n=28),参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则需接受早期头控训练,观察两组患儿接受干预前后的运动情况与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危儿头能力训练方式的选择而言,早期头控训练的效果较好,可行性较强。

  • 标签: 高危儿 早期头控训练 竖头能力 运动 发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方肌肌皮瓣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解放军第 202医院收治的 16例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 9例,女 7例,年龄 20—64岁,平均年龄( 42±6)岁,其中高压电烧伤 11例,放射性损伤 5例,采用方肌肌皮瓣修复创面,供瓣区 9例植皮, 9例直接缝合。 结果 16例患者方肌肌皮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其中 3例患者术后皮瓣臃肿行二期皮瓣削薄修整; 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 2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损伤部位功能良好。 结论 采用方肌肌皮瓣是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斜方肌肌皮瓣 修复 颈部深度创面
  • 简介: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6个月~5岁儿童腹股沟疝200例,分别采用两种切口,总结其治疗效果如下:

  • 标签: 腹股沟 儿童
  • 简介:患者男,60岁,以右侧阴囊可复性肿物50年,手法复位后腹痛2小时入院。查体:于右下腹可触及一约15cm×15cm圆形肿物,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硬有触压痛,不活动。右下腹腹肌紧张,右腹股沟外环处可及睾丸约3cm×3cm,有牵拉痛,外环口可容二指余。急症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顺下腹腔内有一约15cm×18cm×18cm圆形肿物。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手法复位 肠梗阻 腹痛 阴囊肿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之后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分享。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腹股沟疝病患6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了无张力修补手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等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的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概率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存在显著优势。(P>O.O5)结论腹股沟患者行无张力术后实施优质的护理措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无张修补 护理
  • 简介:小儿腹股沟疝是小儿腹壁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若发生急性嵌顿甚至会威胁生命。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多切口长,创伤大,恢复慢,手术时间长。采集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100例,实施小切口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儿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 切口治疗 手术治疗 常见疾病 腹壁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