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一、骨关节外科相关感染概况骨和关节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骨组织或关节造成的感染,可分为非特异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主要有急、慢性的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以及与植入物相关的感染,即人工关节的感染和内固定植入物的感染;特异性感染主要是指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其他还包括有糖尿病足感染,术后或创伤后感染,脊椎骨髓炎等特殊类型。各种感染的入侵途径包括病原菌经血行播散、临近部位蔓延感染以及直接种植等。

  • 标签: 骨关节外科 相关感染 抗菌药物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非特异性感染 内固定植入物
  • 简介:摘要分析我院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结论精神病专科医师抗生素使用需加强规范化培训,提高药敏检测,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指导临床医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标签: 专科医院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各类抗生素及人工合成药物。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药学研究的热点,保证临床合理用药不但可以改善疾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同时还有利于预防医患纠纷。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进行了分析,包括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真菌类及喹诺酮类;同时简单探讨了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问题。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给药时间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0-01
  • 简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但若使用不当则不仅可能造成院内感染,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对此,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选择范围及给药方法等作了明确规定,并不断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整治。

  • 标签: I类切口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围术期全身预防以及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疗效结果,以期为具体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80例老年性白内障,并经过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等因素将其分为全身组和局部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全身组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全身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局部组患者采取仅仅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法,并比较2组患者的眼部炎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均未出现眼部炎症。结论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手术的围术期可以采取局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法,不需要对其进行全身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老年白内障手术 围术期 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