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深入探讨了抗生耐药的产生机制及其对策问题。分析了抗生耐药的特点,包括耐药的多样性、进化性和全球性,这些特点使得耐药问题愈发复杂和严峻。指出了当前抗生耐药存在的三大问题:临床治疗中抗生的不合理使用、耐药菌的监测与防控体系不完善以及抗生研发与替代药物的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包括加强抗生使用的监管与教育、完善耐药菌的监测与防控体系以及促进抗生研发与替代药物的探索。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有望有效减少抗生的不合理使用,降低耐药的发生率,从而维护患者的健康权益和公共卫生安全。

  • 标签: 抗生素耐药性 产生机制 监管与教育 监测与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临床用药情况与耐药。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呼吸内科所收治的70例患者,且选择同期的400张有效处方,进行本次研究,分析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的耐药。结果 经分析,半合成青霉素类的使用率为 42%,氟喹诺酮类为30%, 大环内酯类为25%, 其他抗生应用率为17.08%;70例患者中,单一用药率为45.71%、二联用药率为40%、三联用药率为14.29%,且耐药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临床半合成青霉素类应用次数较多,一般不会进行三联用药,部分患者在长时间的用药中,会出现耐药,一般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患者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球菌对7种抗生耐药及PPNG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门诊疑似为淋球菌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共从中分离得到90株淋球菌菌株,对其进行青霉素、红霉素、四环、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及阿奇霉素7种抗生耐药监测,并检测90株淋球菌的PPNG、TRNG情况。结果90株淋球菌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大观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及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7.8%、61.1%、65.6%、0.0%、88.9%、4.4%、4.4%,其中对于青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较高;90株淋球菌的PPNG检出率为38.9%(35/90),TRNG检出率为26.7%(24/90)。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PPNG、TRNG流行率高,监测淋球菌的耐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淋球菌 抗生素 耐药性 产&beta -内酰胺酶淋球菌 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玉林地区2012~2016年淋病奈瑟菌对临床常用几种抗生耐药临测及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淋病奈瑟菌(TRNG)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16株淋病奈瑟菌进行系统鉴定后,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定量法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在检测的116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PPNG阳性52株(44.83%),TRNG阳性64株(55.17%),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39/116(33.62%)、头孢克肟的耐药率为4/116(3.45%),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0.00%和0.00%。结论玉林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形势严峻,其中对环丙沙星的耐药严重,且PPNG菌株和TRNG菌株流行严重,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敏感。

  • 标签: 淋病奈瑟菌 药物监测 最小抑菌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见细菌药物的耐药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一共收到13611份不同类的细菌培养标本,在这13611份细菌培养标本当中,痰培养标本7332份,血培养标本有2495份,尿培养标本有1455份,颈管分泌物603份,分泌物384份,粪标本372份,咽拭子303份,脓液167份。分别对这些细菌培养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病原菌进行耐药分析。结果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度的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彭氏变形杆菌。从细菌药物的耐药监测结果来看,ICU病区、呼吸科、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细菌药物耐药普遍较高。结论从科室情况来看,呼吸科和ICU病区的病原菌检出率较高,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来看,对呼吸科和ICU病区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具有必要性。

  • 标签: 细菌 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ICU病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且分析病患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患,并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34人。其次,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能够进行尽早的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细菌耐药机制,探讨临床抗生应用管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160例应用抗生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强化临床抗生应用管理后)1106例和对照组(强化临床抗生应用管理前)10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价其临床抗生应用管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0.54%<1.80%)、多重耐药菌检出率(27.31%<42.79%)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0.66%<2.09%)相对更低(P<0.05)。强化临床抗生应用管理后,在用药指导、药物配伍、耐药预警、跟踪监测等方面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以细菌耐药机制为参考,加强临床抗生应用管理,能够为临床抗生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 临床抗生素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耐药机制促进抗生合理有效使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用抗生治疗者70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5例)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35例)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对比效果。结果 医院感染(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抗生素 细菌耐药机制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在促进抗生合理用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给予观察组细菌耐药机制指导,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合理使用抗生评分、医院感染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合理使用抗生中使用细菌耐药机制指导,能够提高使用抗生药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耐药机制指导 抗生素合理用药 医院感染发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