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在,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改善,但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慢性疾病的死亡率较高。目前,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威胁最大的是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本文通过分析基层健康教育在预防慢性疾病工作中的应用,对慢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延长人们的寿命,促进人们的健康。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病 防治工作 应用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也在快速增加,这对慢性防治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卫生改革的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和全科医师的参与为慢性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慢性的社区防治是全科医生的重要职责,发挥全科医生在慢性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与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全科医生 慢性病 防治 作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1-01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会经常性的反复发作,加快肺功能的减退,在临床上又没有比较有效的治疗效果,此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延续护理作为一种开放、健康的治疗形式受到了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的欢迎,主要包括了经由医院制定护理计划、运动训练、营养指导以及心理疏导。本文主要论述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护理的实施,并分析探讨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标签: 护理 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7-01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白江区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为该区高血压病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基本单位,全区11个街道和乡镇随机等距抽取9600户。调查内容包括询问调查、体格检查2个部分。结果该社区高血压时点患病率为17.12%,其中男性为17.41%,女性为16.76%;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易患因素的知晓率分别为71.43%、71.12%、31.06%。结论该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社区居民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规范化管理的力度,从而降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发现率。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居民 患病率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行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科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综合组为患者实行完善优质的系统护理干预;常规组仅提供日常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后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肺功能等指标。结果综合组6分钟步行试验及相关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既能够使其全面认识疾病,提能够有效帮助其缓解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帮助其缓解痛苦,提高疾病治疗速度及效率,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系统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与意义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6-01
  • 简介: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s,CKD)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随着CKD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及CKD人群老龄化进程加速,近几年房颤对于这一群体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全面认识与评价CKD患者房颤的流行病学现状及治疗现状可能有助于改善CKD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患者数量 慢性肾脏病 流行病学 房颤 治疗 DISEASES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100例,年龄52~7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COPD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不同气流受限程度患者例数与对照组相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 简介:目的调查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男性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2-12月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农村地区共4个社区的40-70岁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等方式。统计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调查631人,其中城区301人,农村330人。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地区40-70岁男性COPD人口标化患病率为7.95%,其中农村为12.07%,城市为7.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年龄、BMI、吸烟量是男性患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地区男性COPD患病率较高,农村高于城市,其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重视综合防治。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男性 城乡 危险因素 患病率
  • 简介:目的:研究舒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予舒利迭吸入剂治疗;对照组20例,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用药12周后,对比临床有效率及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吸入剂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医学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轻中度 舒利迭吸入剂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己椒苈黄汤对慢性肺炎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78例,将其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维拉帕米治疗,实验组予己椒苈黄汤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左心射血分数及用力呼气肺活量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在MPAP、LVEF指标变化上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在FEV指标变化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己椒苈黄汤能有效降低患者肺动脉压、提高左心射血分数及用力呼吸肺活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己椒苈黄汤 慢性肺炎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 简介:目的:观察噻托溴铵吸入剂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分型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67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肺功能检查,按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结果分为:A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B组: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且痰液嗜酸粒细胞计数<3%。两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思力华)18μg/次,1次/d,连用6周;6周后再复查肺功能,同时再取诱导痰行细胞分析及测定LTB4的含量。结果6周后,A、B两组FEV1较基线值分别升高(0.13±0.10)L,(0.04±0.05)L;FVC分别高(0.16±0.24)L,(0.03±0.05)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治疗前后LTB4治疗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治疗前后LTB4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能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COPD患者的气道炎症。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胆碱能拮抗剂
  • 简介:目的:应用年龄评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chronichealthyscore,CHS)和基础疾病个数评价基础疾病对危重病患者28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0912—2011-12的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计算人院时WIC、CHS和年龄评分、入院后48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评分Ⅱ和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OrganFailureAssessment,S()FA)评分;统计各个变量同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406名患者纳入研究,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的基础疾病分值、APACHEⅡ分值和sOFA评分较高,肺炎患者比例较高(P(0.05)。年龄评分和基础疾病评分分值越高,死亡率越高(P〈0.01)。年龄,CHS,基础疾病数,APACHEⅡ,SOFA,联合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分别是:0.634(0.570~0.699),0.540(0.471~0.609),O.651(0.587~0.714),0.786(0.734~0.837),O.787(0.736~0.839),0.817(0.768~0.8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评分(()R一1.188,95%CI:1.030~1.369,P=0.0.018)、基础疾病评分(OR=1.425。95%CI:1.049~1.934,P=0.023)患者28d预后独立相关,CHS(OR=1.127,95%CI:0.849~1.497,p=0.407)并不是28d预后的独立变量。结论:基本健康状况影响危重病患者的预后,基础疾病联合SOFA评分等有助于对lCU患者28d预后的影响。

  • 标签: 基础疾病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脓毒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农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对过去一年间在农村社区收集的群众资料进行分析,了解18岁以上农村居民的糖尿病患率情况。同时从农村居民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知率四方面的调查,探讨对农村糖尿病防治对策。结果此次参与调查的农村糖尿病患者共200例,初期血糖控制率为32.6%,经过为期4个月的多种措施干预后,血糖控制率为62.4%。结论农村糖尿病患者因其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率在增高,但因受多种条件限制,导致糖尿病患者延误诊断及治疗,血糖控制率低,其以上风险出现机率更大,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质量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6-01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不同区域的2-5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以求在制定预防性方案中有所帮助。方法收集我院的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共计100例,按患者是否为农村居民分为2组城镇居民组,农村居民组。对所有研究对象抽血检测血常规及缺铁四项(FE、FER、TRF、TIBC),红细胞内卟啉代谢,结合临床症状,按贫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本次共调查100例患儿,总贫血率为12%。城镇居民组贫血人数共计4例(8%),农村居民组贫血人数8例(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城镇居民2-5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明显低于农村居民儿童,可能与儿童父母缺乏缺铁性贫血的知识以及摄入动物及蔬菜、瓜果类食物不均衡有关。

  • 标签: 儿童 缺铁性贫血 调查 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92-01
  • 简介:现在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由于其可针对大多数心脏占位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成为目前最广泛用于心脏占位性病变的检查手段,但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判断病变的组织学特性仍存在一定难度,对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存在局限性。而超声造影能够较准确地判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为心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45例心脏占位性病变确诊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评价心脏超声造影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 标签: 心脏占位性病变 超声造影诊断 价值 经胸超声心动图 超声造影检查 确诊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累及髂外动脉的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7例累及髂外动脉的股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了股动脉内膜剥脱及髂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观察围手术期结果及动脉再通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每例患者平均植入支架(1.51±0.75)枚,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增加0.54,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0%(8/47),无死亡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73.6±384.4)天。随访中有4例患者出现支架内闭塞。应用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7.8±2.2)%,术后24个月一期通畅率为(86.3±6.7)%。结论杂交技术治疗累及髂外动脉的股总动脉闭塞性病变围手术期结果及早期随访效果理想。

  • 标签: 杂交技术 髂动脉 股动脉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和田市墨玉县维吾尔族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多级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和田市墨玉县维吾尔族人群1500人[男757人,女743人,平均年龄(46.71±13.89)岁]进行血压及体质指数的调查.血压依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对血压水平的分类标准进行.结果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30.65%(232/757),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8.40%(211/743),不同性别间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1,P>0.05).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高.年龄、体质指数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和田市墨玉县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超质量或肥胖是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重要因素,应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危险性和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患病率 维吾尔族 人群 调查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病理证实的88例前列腺病变患者95个病灶,采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超声弹性分级和应变率比值。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弹性分级法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绘制弹性分级法和应变率比值法的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采用,检验比较弹性分级法和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95个前列腺病灶中病理诊断为良性47个,恶性48个。95个前列腺病灶超声弹性分级Ⅰ级26个,Ⅱ级19个,Ⅲ级16个,Ⅳ级21个,Ⅴ级13个。以超声弹性分级≤Ⅱ级诊断为良性,≥Ⅲ级诊断为恶性,超声弹性分级法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为76.84%(73,95)、敏感度为79.17%(38/48)、特异度为74.47%(35/47)。ROC曲线显示,应变率比值法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阈值为4.67、约登指数为0.622、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8.72%、准确性为81.05%;弹性分级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应变率比值法ROC曲线下面积为0.877。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略高于弹性分级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结论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疾病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